人与自然

2019-11-14 10:16王夏雨
环境与发展 2019年9期
关键词:环境问题

摘要:环境问题是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可避免的热议话题,从水资源短缺到雾霾再到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不断且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习惯。由此,人类不得不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然而,个人认为,关于此种举动,更确切的说法,应为“环境补偿”。

关键词:环境问题;人类活动;环境补偿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9-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9.131

Man and nature——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Wang Xiayu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00,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nevitable hot topics in daily life. From water shortages to smog to global warming,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ntinue to affect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constraints. Peoples behavioral habits. As a result, human beings have to adopt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fter realizing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However, individuals believe that the more accurate statement about such a move should be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ssues; Human activities;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1 人类视角下的环境与环境问题

不可否认,人类是一种自私的动物,这点从人类对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定义中便可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于环境的定义是这样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人类从自我视角出发,对环境范畴予以认定,具体划分不同学科虽略有不同,却无本质之差。因此,可继续从该视角出发,对环境进行进一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又可按成因分为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人工环境可按所在位置分为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可分为资源短缺或耗竭(指资源数量、质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环境资源供不应求)、环境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破坏(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和生产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三种基本类型,其中,某一具体问题可能同时属于多类环境问题,且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干旱既是资源短缺性问题,又是生态破坏型问题,还会由于流域缺水而引发污染物质沉积,形成环境污染型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多种行为产生影响。综合以上,不难看出,人类对环境与环境问题的界定皆以人为本,然而大多数环境问题的形成,亦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故在此提出“环境补偿”概念,以便更确切的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后期的人为“补偿”措施。

2 人类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间存在明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各种目的的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环境有所影响,可能使之遭到破坏,此为对立;而人类为环境的内部要素之一,环境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等活动发生的载体,人类与环境需要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此为统一。但人类往往会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某些行为,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人类在建造、使用工厂时,不仅要占用土地资源,还需要从地表岩石圈获取部分资源来生产钢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此情况,就将部分物质從岩石圈转移到了人类社会经济圈,从而改变了部分矿产资源的地表分布和存在形态。与此同时,在产品生产、消耗过程当中,会有部分物质以工业废物、建筑垃圾等形式排放到环境当中去,因此,人类活动对环境系统形成了影响和干扰,且后期在工厂的使用过程中又会制造废气、废水、废渣等物质,排放到周边环境中去,造成不良影响,以上行为整体看来,将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不难理解,自然系统也如同人类举重一样,存在承载人类活动水平的能力问题。此时,不得不引用的概念为“环境负荷”与“环境承载力”,即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指某一特定时期,针对特定环境,在维持该环境系统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下,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特定技术水平下的人口及经济规模的大小。由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压力与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共同决定,其结果可大致分为稳定状态,临界状态与不稳定状态三种类型。后两种情况较为严重,尤其不稳定状态,表明环境系统将可能出现问题,甚至遭到破坏,导致其正常的结构失调,功能紊乱,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实质为人类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出了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导致人与环境关系失衡。为此,人类应注意权衡环境资源供应与使用、环境容量与污染排放等方面的平衡,如对于可再生资源,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能超出资源自身的更新速度,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不应超出替代资源(新资源)的开发速度等。综上所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关注重点也一目了然,与其大肆宣扬环保,不如低调践行补偿。

3 加强补偿意识,采取相应措施

人们还应在判断是否存在环境问题及其严重程度时保持敏锐。从前文可见,人类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多种行为所引起,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并由于其行为的强度超出了自然承載的能力所导致的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问题,而人类的活动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判断是否存在环境问题及其严重程度时,仍可从人类自身需求所引发的活动强度与环境对相关人为活动的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入手。其中,环境系统对人类生存发展起到承载和容纳作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源的来源,同时,又是人类复合系统所排废物的接纳场所。在人类复合系统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表现为在人类某一特定需求下带动的各类生产、消费等基本活动。从人类自身的需求来看,其生存和发展目标不仅需要满足自身的健康,而且需要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当其自身健康、日常行为活动受到威胁时,就表明环境中已存在并发生问题,如沙尘天气导致人们鼻腔干涩,又如近年来,频繁的雾霾天气使人们呼吸道疾病频发等。为了保护人体的健康,缓解环境污染,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多种措施予以应对,如企业停产、机动车限行,甚至在必要时要求中小学停课等。为了保证人体的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不可超过人类及生态系统的耐受极限,否则,将对人体形成健康隐患。为此,各个国家针对与人类密切关联的各种环境,根据环境的用途,制定了相应的环境质量的标准,如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其中规定了环境中污染物的品种、检测方法、浓度限值等要素。而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则需加强补偿意识,提高环保观念,并将之践行于日常生活中,如不乱丢垃圾、随手关灯等。环保无小事,关键靠大家。因此,“补偿”可理解为从主观角度出发,转变环境观念,调整环境行为,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建设人类环境文明。

4 结语

“环境补偿”是从人类主观视角出发,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强调重视及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个人认为,该概念能够更加有效地加深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警觉程度,并有助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发展。

参考文献

[1]GB/T 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S].

[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3]刘静玲等,环境科学概论,2010.

[4]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5]环保法修订案,2014.

收稿日期:2019-06-20

作者简介:王夏雨(1998-),女,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人类活动与环境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问题
铁矿采选行业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浅议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建设现代高效生态林业工程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论述环境污染与“绿色”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