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日常生活情境提高数学认知能力

2019-11-16 06:59俞晓澜
求知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游戏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及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数学认知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只有在掌握幼儿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将具体的形象或实践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加强幼儿对数学概念化的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在愉悦、快乐的气氛中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认知;游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19)29-0075-02

引 言

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一个心理过程。数学认知结构是人类在现实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心理过程,所以数学认知结构是和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1]。本文中笔者结合日常生活情境,探讨了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策略。

一、数学认知的重要性

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中的机会,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将概念化的数学知识,内化为认知结构,并引导其将之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

“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学习思想,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契机和题材,将数学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打破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枯燥局面,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2]。

1.利用生活情境,使数学教育游戏化

生活活动在幼儿活动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变成幼儿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情境对幼儿数学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正是这些经常的、重复出现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数学学习产生着影响。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幼儿很好地感知和体验生活中的情境。

例如,每天幼儿都在幼儿园进餐,三餐两点,幼儿园会为幼儿提供各种点心,其中最多的是形状、大小不一的饼干,幼儿园实行自主点心,这给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幼儿在进餐的同时,也对形状大小不同的饼干充满了兴趣,琪琪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今天吃什么饼干,她常常会不经意地喊出:这些饼干是方的,这些饼干是圆的。而其他幼儿常常会选择一些饼干凑上去,韵韵说:“我选的也是圆的。”韵韵将自己的饼干重叠在琪琪的饼干上,“但是我的饼干比你的小。”笔者发现这一现象后,特意在幼儿吃饼干之前加了“评选每日最受欢迎饼干”的环节,让幼儿选择自己想吃的饼干,然后找到和自己选择相同形状的伙伴们,相互之间比较一下饼干的大小,说一说自己拿到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也比一下选择圆形的多,还是方形的多,选出最受欢迎的饼干,将形状、大小这些数学知识,随机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形状的认识,笔者结合绘本《贪心的三角形》,随机引导幼儿多动脑筋,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的饼干变成其他形状。幼儿听完都特别开心,鑫鑫首先将饼干啃成圆形,咧着嘴告诉笔者:“我的饼干变成了圆形,像一个轮胎!”乐乐把饼干变成长方形,说是一把小尺子,姐姐做作业的时候就要用尺子;佳佳把饼干变成心形,说是她最喜欢的形状……在把饼干变形的过程中,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了数学中形状和大小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减少了浪费,还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在此期间他们争先恐后地将饼干比作生活中的实物,也增长了生活经验。

另外,笔者在每天户外活动时,注意让幼儿观察各种物体的形状,如房顶是三角形的,门和窗是长方形的,树干是圆柱体,银杏叶是扇形,枫叶是手掌形的等,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各种图形,学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不仅如此,在每天游戏结束环节,笔者也增加了“箩筐找家”的教学环节,要求幼儿将积木等装进箩筐,放回指定地点。箩筐上贴了标签,是和柜子相对应的,有的按照颜色和形状分类,红色三角箩筐对应红色三角形标签的柜子;有的是按点、数匹配的,箩筐上5个点,对应柜子上的数字5;有的是按编码分类的,1—1即是柜子第一排第一个柜子等,有难有易,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进行简单的分析,也会求助同伴或者教师,努力解决问题。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就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建构数学概念,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

2.结合数学经验,使生活情景教育化

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中,给予幼儿支持、鼓励及引导,会让幼儿自身碰撞出思维的火花[3]。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字,电梯是个不错的选择,明确的数字,能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帮助幼儿发现并总结相关经验:排列规律、单双数、相邻数等,如邻居家养了几只狗狗,一块数数,1、2、3、4,哇!四只狗狗,其中1只白的,3只黑的;分的过程中发现还可以按照大小分:2只大的,2只小的;还可以按照品种分:2只泰迪,2只拉布拉多。在数狗和分狗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积累数学经验。吃饭的时候,家长也可以让幼儿数数家里几个人吃饭,需要拿多少只碗,多少双筷子,并且摆好,一个人对应一只碗,一双筷子。

例如,一次笔者带儿子去电影院看电影,座位号是5排6座和7座,笔者直接找好位置坐下了,但是儿子看到了就问:“妈妈,你怎么知道这个座位是你的?这里的数字明明没有了。”笔者的座位号“5”缺失了,笔者告诉儿子,那你说我是怎么发现这是5呢?他说:“左边有个数字4,还有我的座位是6,4和6中间就是5。”趁着电影还没开始,笔者让孩子找找,他还发现了座位的哪些秘密。于是儿子开始了他的研究,一会儿他告诉我他的几个小发现,母子一起总结了一下:(1)这个厅每一排座位都是11个;(2)一共10排座位,每一排的颜色都不一样,同一排颜色相同,一共10种颜色;(3)每一列座位号都是相同的,如在第一排找到2座,那么1排2座那一列对应的就是2排2座,3排2座……直到10排2座。于是笔者让他根据笔者提供的信息说出电影票的座位号,如红色第三个座位,笔者前面的座位,戴眼镜阿姨的座位,根据之前归纳的经验,他都可以准确地说出。

结 语

幼儿时期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如果教师、家长能抓住时机,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情境加以引导,让幼儿自主、愉悦地体验、操作,能够使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得到迅速发展,这也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黄瑾,田方,叶美蓉.促进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11):70-72.

顾叶萍.论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活动的认知特点及指导策略[J].成才之路,2018(16):69.

邵晓平.如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8(10):13-14.

作者简介:俞晓澜(1988.5—),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游戏
游戏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