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失踪》中的“我”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关系变化

2019-11-16 06:52徐伏跃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社会性主体性

徐伏跃

摘  要:小说《象的失踪》由“大象失踪”事件引入,围绕主人公经历“大象失踪”事件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展开,这一变化过程表现为:主人公由最初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平衡发展,伴随“大象失踪”事件的发生,这一平衡被打破,逐步发展为“主体性”让步于“社会性”,尽管一定程度上让步于“社会性”,但是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在内心深处得到了保留,“主体性”的保留这一观点通过“我”在“大象失踪”之后的一系列表现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象的失踪;主体性;社会性;主体性保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3

《象的失踪》是村上春树于1985年8月发表于《文学界》的短篇小说《象的失踪》由“大象失踪”事件引入,围绕主人公“大象失踪”这一事件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展开,《象的失踪》发表以后,《象的失踪》的相关研究也随即展开。国内关于《象的失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象”具体代表什么以及主人公的“主体性”走向方面,而主人公“主体性”走向研究结果多显示为“主体性”消失亦或是“主体性”屈从于“社会性”。

关冰冰,杨炳菁(2013)在《“我”与“象的失踪”----论村上春树短篇小说<象的失踪>中的“我”》中认为“我”的内部同时存在着高效合理与“不合时宜”的两个“我”,伴随着象的失踪,“不合时宜”的“我”最终也会和“象”一样不复存在。

关冰冰,杨炳菁(2014)在《论<象的失踪>中“我”所观察的社会》中以“大象失踪”事件所显露的认识为坐标描写了整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并将整个社会中的人群分为三类:以警察镇长为首的完全被社会体制所左右的一类人;以女编辑为代表的随波逐流的一类人;以“我”为代表的能够觉察到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并对其有清醒认识的一类人。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论述:首先,通过对主人公和大象各自具备的特点的分析分析二者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对“大象失踪”前后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和内心变化过程分析主人公“主体性”与“社会性”关系的变化;最后,基于主人公“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变化过程得出主人公的“主体性”虽然一定程度上让位于“社会性”,但是依旧保留在内心深处这一结论。

一.“我”与大象

(一)“我”的特点

“我”是一家大型电机公司的工作人员。“我”起床时间精确到分钟;起床后的“我”的行为动作每天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我”的看报行为也是按照不同分类按照顺序进行;其次,我的工作表现也与生活表现呈现出一致性, “我”能准确锁定产品推销对象并成功吸引目标对象的兴趣,即使内心深处并不一定喜欢自己做的事,但是依旧能够出于工作而展现出“商业性笑容”[1]推进工作顺利展开。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描写,一个生活井然有序,对时间严格掌控,目标明确,高效工作的“我”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中的“我”的上述一系列行为均可以理解为自我规制,“我”的这一形象符合社会学中对“社会性”的定义,“社会性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把实体化的共同体作为绝对的本体,强调共同体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一切存在者的根据。”[2]“社会性”强调,人从来没有也完全不可能以孤立的个人形式存在,只有在社会之中,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我”因为生活在社会之中,所以遵循社会规范,以上均是“我”的“社会性”的体现。

(二)大象的特点

这是一头生活在小镇郊区动物园中的老象,在动物园因经济原因而被迫关闭时无法得到妥善安置,动物园把其所在地卖给了住宅业者,住宅业者打算在小镇上建高层公寓,但是,无法处置的老象却成了这一计划的阻碍。通过以上的信息,一个体积庞大年迈体弱,且无法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与高效至上以及利益至上的社会没有保持协调发展的大象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我”与大象之间的关联性

基于以上关于“我”和大象特点的描述,会发现“我”与大象是截然不同的存在,那么二者是因何而联系在了一起呢?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我”从一开始便对“大象问题”怀有个人兴趣,小说中“我”在与女编辑的对话中表明了“我”对大象的态度:“大象这种动物身上有一种拨动我心弦的东西,很早以前就有这种感觉,原因我倒不清楚。”[3]可见,我内心深处是对大象这一存在充满向往的,正是因为对大象向往,所以才会对有关大象的一切产生兴趣。基于以上分析,外在高效的“我”与社会保持了协调发展, “我”的内心深处对与社会以及外在的“我”截然不同的大象充满了向往,“我”的这一表现正是“我”遵从自己内心声音的表现。而“我”与大象由于“我”对大象充满兴趣被联系在了一起。

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意味着人是自己的实践过程具有主导能力的行动者。对于个人主体性的发挥需要通过认识个体价值,追求个性发展来体现。“我”对大象的兴趣正是“我”个人在内心深处追求“主体性”的表现。

二.象消失前的“我”:“主体性”与“社会性”平衡发展

基于上文分析,表面上“我”是一个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我”的“社会性”,而内在却有着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面,这里可以理解为“我”的个人“主体性”。通过小说的叙述我们了解到,“我”每天白天正常工作,到了夜间便会独自一人后山一个隐蔽的场所通过通风口偷偷观察大象,通過观察夜间大象与饲养员的一系列不同于白天的表现,“我”的“主体性”得到了满足。

“我”的这一观察行为是秘密进行,所以“我”内心的另一面并不为人所知,白天“我”在“社会性”的支持下生活工作,夜间通过观察大象“我”的个人“主体性”得到了释放,“我”的“社会性”与个人“主体性”保持了平衡。

“我”在社会中正常的生活就是“我”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平衡发展的表现,

猜你喜欢
社会性主体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THE WALKING DEAD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简析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