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师学术阅读与学术、语言能力生态化发展研究

2019-11-16 11:12曹东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态化高校教师外语

[摘           要]  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从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师学术阅读的现状、困难与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建构有效的学术阅读策略,切实解决教师在学术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不同困难,真正促进教师学术阅读水平的提升,增强外语教师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高校英语教师学术、语言建设能力的生态化发展。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学术阅读;学术能力;语言能力;生态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98-02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教师学术阅读与学术能力、语言能力生态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全民阅读”在2016年、2017年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国家软实力的智慧举措,对我国实现文化强国部署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树立文化自信十分必要,而全民阅读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1]。高校教师是国家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教师素质的提高、业务水平的提升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教师意识到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学术水平。因此教师对学术阅读的重视与普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恰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基于文化自信的视域,不仅探讨高校英语教师有效的学术阅读策略,而且提出高校英语教师学术能力、语言建设能力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对提升高校外语教师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促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拉动文化消费的重要举措,是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的积极响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

第三,阅读是获取知识及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是高等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外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有机载体,外语教师学术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师专业的生态化发展。

二、当前高校转型期外语教师学术能力培养与语言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收集一手资料,不难了解当前高校外语教师在学术阅读上所持的观念,也不难发现在学术阅读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2]。如在访谈中,很多教师会说:“想看的书很多,不过时间不够用;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没有太多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出国研修或是校际的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归其原因,是阅读时间有限、目标性和计划性不强、个人惰性、有效阅读策略的缺失、交流平台不足,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写作、发表的强烈诉求等。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有两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1)教师培训表层化与功利化。教师入职后的一些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根据教师的生态位需求组织培训与进修,并且教师把培训、进修和评职称联系起来,有利于晋级的就参加,反之不参加。(2)职称聘任制度的非生态化。虽然高校一直主张实行聘任的“竞争机制”,尝试推行“有限聘期”和“有限次晋升”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还是职称“终身制”。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教师学术能力发展与语言能力建设,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外语教师文化自信的树立,对教师职业的发展与自身价值的体现都是十分有害的。

三、基于有效的学术阅读策略,提升高校外语教师学术能力、语言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生态化模式下的教师学术能力、语言建设发展,应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内容,教师个体的专业目标、价值观取向及个人角色定位等均有涉及。不同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及促进,进而影响教师个体的思想、行为的有序发展。基于生态化发展所涉及的環节,应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高校外语教师学术能力、语言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文化自信为此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注重教师学术内涵的建设,培养良好的、高效的学术阅读习惯

高校教师发展有科研、教研、教学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学校、教师特别重视教师的学术内涵建设,它是学校、教师增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学术能力”包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建构认知能力,运用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科学研究与创新创造能力等[3]。学术阅读是指查阅学习专业相关论文、表数据等专业强的研究资料,然后能够对信息整合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教师学术能力、语言能力发展需要较强的学术阅读能力,因此,培养良好、高效的学术阅读习惯是前提条件。教师主观上应有较强的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利用先进的学习资源,增强文献检索查阅能力。

(二)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科研评估体系

学校顶层设计应引入“生态人”的发展理念,考虑各方面要素的平衡及协调,围绕“教师主体”展开,对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中各大要素进行优化。从教师发展的生态化角度出发,创建教学、科研、教研、个人发展等多维的评估体系,是推动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的必要环节。在自我价值提升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主客观、内外部协调持续发展。(1)丰富考核内容,对教师个人素养与专业素养进行全面生态评价。前者包括师德素养发展、人文素养发展、交流和反思能力发展;后者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能实践能力、学业背景、继续教育经历、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经历与经验。(2)拓展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创建教师自评、专家督评、同行互评、学生参评、社会反馈等多维评价方式。(3)优化评价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良的“土壤”,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让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形成自身前进的动力。学校在转型期间应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有一定的宽容度,设置专门管理与评价考核机构,在约束教师发展之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建设,协助教师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增强自信心,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健全高校的学术能力培训机制

建议设立学校高级学术委员会、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制定高效、合理的指导、培训机制,能够切实地帮助教师提高学术能力与水平。高校应激发每个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加教师生态位宽度。发挥二级学院、教师发展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研室、優秀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等功能和作用,摒弃个人主义行为,建设教师发展的学习和实践共同体,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多元合作,互动交流,打破封闭、半封闭发展状态,使集群共赢发展的作用最大化。如学术委员会应举办切实有效的学术研讨沙龙、学术文章阅读技巧培训,常用数据分析软件、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使用方法的讲座等。

(四)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多维的、立体化平台

与时俱进,结合慕课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校内培训、校外实践、校际交流、国内外学习方式,搭建多维的、立体化学习平台。建议学校增设学术培训周,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集中的精力投入科研教研中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与学术水平、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五)增加外语教师去社会实践学习的机会

为了提升外语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学校应增加实践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语言实践内容,完善语言能力建设。外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跨校修读教学模式,“走出去”拓宽视野。紧密结合高校转型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对接,增强教师自身学术自信、语言交际自信,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4]。

(六)倡导充分利用大量阅读活动促进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运行机制

学校应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可以考虑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调动教师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结语

面对坚定文化自信战略,以教育生态化理论为指导,基于学术阅读的视角,构建高校外语教师学术能力、语言能力发展的文化生态圈,是当前外语教师提升学术水平、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创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高校教师的学术能力机制,从物质和制度上鼓励教师多阅读、多思考、大胆创新,提升高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十三五”期间高校教师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吕奇伟.浅谈全民阅读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J]. 出版广角,2018(19).

[2]胡萍萍.高校英语教师学术阅读的质性调查研究:阅读观念、策略与困难[J].Foreign Languange World,2014(1).

[3]黄春梅.高校教师学术能力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6(6).

[4]曹东波.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生态化高校教师外语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