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2019-11-16 11:12邵典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涵式大众化学术

邵典

[摘           要]  近十年來,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在规模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动力是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强化办学特色,重点是弘扬大学文化。

[关    键   词]  内涵发展;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34-02

目前,我国高校的在校总人数已达到3000万,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这无疑给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推动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内涵式发展就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内外部资源,塑造自身特色,调整内部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发展模式。而外延式发展是指通过增加学校硬件设施、占地面积、学生人数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模式。

这两种发展模式并不完全对立,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不再扩张规模,而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系。因此,内涵式发展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当今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种发展模式。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坚持内涵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它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出现了问题,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仍有不少毕业生因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社会上很多人对目前的高等教育持怀疑态度,更有甚者放弃读大学,部分用人单位也表示,现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质量大不如前,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升。

(二)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不断加强

高等学院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场所,实行的管理体制应以学术发展为主,需要权衡好学术和行政两方面的力量,然而,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都趋向于行政化,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首先,在教学管理层面,教师才是高校的主体,但由于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断发展,日常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都被行政力量所支配,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引发了教师和学校行政层之间的矛盾;其次,科学研究管理的行政化。在高校,行政力量可以支配课题和论文发表方面的资源,并且缺乏公开透明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这就很容易造成教育腐败。

(三)高等学校办学定位的趋同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各级高校也应该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形成办学特色。

然而,部分高校目前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问题,一些低层次院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盲目提高办学层次,严重忽视自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出现专业设置重复、专科向本科看齐、师范向综合看齐等现象。这种办学定位严重趋同化,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高层次人才无工作可找,低层次工作无人才可招的尴尬局面。

(四)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在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要由外延式发展转变成内涵式发展,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1862年,伴随着《莫里尔法案》的颁布,美国掀起了扩张高校规模的狂潮。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美国选择了内涵式发展模式,坚持以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和办学体制为核心,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

内涵式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软实力,激发各类教育要素的潜能,同时也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弘扬,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

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

1.改变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学生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去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高校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一味地满堂灌,由于课堂规模扩大,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因此,要倡导小班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立德为先、立学为基,高校不仅要加强专业教育,还要注意思想品格的培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拓宽学生的视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注重理论、实践和育人相结合,防止出现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企业的联合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管理体制改革是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要分配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力和高校的内部权力,简而言之,就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分配问题。

1.坚持并完善校长负责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高校必须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现代高校办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统一。高校要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分工,体现出校长负责制的优势。

2.保证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首先,必须要确保高校具备自主办学的能力,拥有相对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并建立透明公开的权力监督机制,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同时需要政府提供的政策软环境和制度环境条件,使政府权力下放与现代大学制度相匹配。

3.改革传统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官本位思想的产生,行政化的管理也必然会影响到学术的自由发展,因此必须向保证学术自由、独立和创新的自主管理模式转变,这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此外,高校应该处理好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必需的行政体制之外,建立一套独立的学术管理机构,两套机构划分好各自的职权范围,并行运作,互不干涉。

(三)强化办学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只有具备独特办学特色的高校,才能凸显自身的办学优势,在同行競争中保持生机与活力。

1.实行分类管理

不同高校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都不同,各自的办学定位也不同,这就需要科学地进行分类管理,以特色导向为重点,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扩大办学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2.打造优势学科

学科可谓是高校的门面,也是其办学特色所在。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学科结构,注重学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形成优势学科,打造学科品牌。

3.支持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要重点解决办学定位问题,避免盲目追求升格。要对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给予政策支持,加强高职院校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高校。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家的西部振兴计划,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提升高等教育薄弱地区的办学水平。

(四)弘扬大学文化是内涵式发展的重点

文化是高校精神的载体,文化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健康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激励他们去学习、去创造、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宽自己的视野,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经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培养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文化,指引高校内涵式发展。要积极开展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真正培养出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凝聚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对社会风气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学生对校训校规和校歌的了解,多举办积极正面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

目前,高校的主流学风积极向上,但也出现了一些学术造假甚至学术腐败的现象,这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学术管理,重视学术道德建设,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事,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以此保证高校学术的健康发展。

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3]佟林杰,孟卫东.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四维一体”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44-47.

[4]朱晓东.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5]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

[7]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5):4-6.

[8]韩震.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10-11.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内涵式大众化学术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如何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