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师生对学校认同感的因素探索及思考

2019-11-16 11:12杜安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认可度认同感师生

杜安强

[摘           要]  就KY大學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行调研,从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等方面探索影响师生对学校认同感的因素,提出了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效能、深化各项改革、加强文化建设等角度强化师生认同感的思考,为开展师生思想教育和引导,推动学校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  学校;师生;认同感;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06-02

学校认同是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接受和认可,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师生对学校是否认同,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师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充分认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探索影响师生对学校认同的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有利于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凝聚全校教师和学生力量,对推动学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KY大学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情况,调研组经过认真分析,明确了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师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接受情况,分析影响师生对学校认同的因素,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从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安全等方面分别制作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组织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533名学生,来自不同岗位的71名教师填写了问卷。总人数为604人,其中男性202人,女性402人。参与调研的学生中,一本录取的占45.07%,二本录取的占54.93%。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2.42%,来自县城的学生27.58%。参与调研的教师中,40岁以下的占90.14%,其中党员占81.69%,从事教学岗位的教师占18.31%,管理岗位的占45.07%,服务岗位的占14.08%,其他岗位的占22.54%。问卷调查结束后,调研组进行认真统计,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对学校总体工作的认可度

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总体评价方面,教师和学生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给予好和较好评价的教师占70.56%,学生占81.11%。在向他人进行自我介绍时,有95.77%的教师愿意表明自己是KY大学的老师,93.25%的学生愿意表明自己是KY大学的学生。50%以上的师生表示,如果再有一次选择工作或学习的机会,仍然会选择KY大学。统计结果显示,KY大学师生对学校总体工作的认可度较高,认为学校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自己在KY大学工作和学习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度

统计结果显示,在对学校教学质量是否满意的调查中,有87.61%的教师和82.42%的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有12.39%的教师和17.58%的学生对学校当前的教学质量不满意。在对教师授课情况和课程设置的调查中,满意率较高,但仍有12.7%的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授课方式不满意,20.66%的学生对当前学校的课程安排不满意。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提升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教师勤奋敬业、学生刻苦好学的良好氛围。师生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还不够高,教师认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衔接还不够紧密,部分内容学用结合不够;学生认为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上课进度快,部分课程课时过于集中,学生接受难度大等。

(三)对学校管理方面的认可度

统计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管理方面的认同感还不够高,学校还需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水平和效能。有31.13%的教师和25.9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水平很高,45.07%的教师和41.09%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水平一般。另外,在对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认可方面,表示熟悉并赞同的教师为53.52%,学生为55.27%,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可度低于教师,师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可度不高,是影响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关键。师生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管理正逐步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学校并未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管理效能不高,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发展。

(四)对学校服务保障方面的认可度

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学校在服务保障方面做得很好的占36.9%,认为做得差的占12.68%。有46.1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宿舍、食堂等后勤服务方面做得较好,认为差的占11.38%。其中认为食堂员工服务态度很好的占48.47%。教师认为学校服务保障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待遇和激励机制方面,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年轻教师比例较大,年轻教师迫切希望在待遇方面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希望学校有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大胆探索创新。学生中,不满意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食堂,认为食堂的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比如菜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开放时间还不够灵活等。

(五)对学校其他方面的认可度

在对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认可度调查中,有70.42%的教师和63.79%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好,认为开展得差的不到5%。在对学校校园安全方面的调查中,67.61%的教师和68.11%的学生认为学校在校园安全方面做得好,认为差的不到3%。在对校园绿化的调查中,有64.79%的职工和48.7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绿化很漂亮。学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校园安全、校园绿化等方面认可度较高,希望学校今后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加强师生交流、强化安全教育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增強师生对学校认同感的思考

教师对学校是否认同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学生对学校是否认同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和学习的主动性,较高的认同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思考与探索新知。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凝集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加快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步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不仅影响着师生对学校的认可,也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统计结果显示,师生均高度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80%以上的师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影响自己对学校的认同感。调查中,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师生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学校不断强化质量第一的意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努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用人才,赢得社会和师生的高度认可。学校要始终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注重激发全校师生智慧,凝聚全校师生合力,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要在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有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才能不断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才能不断提高。

(二)强化学校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管理出效益,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也反映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有序高效的管理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是节约人力资本和资源的重要途径。统计结果显示,学校师生对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的认可度并不高,认为各项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监督和落实,全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机制,这是学校管理效能低下的表现,影响学校整体发展。因此,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是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对全校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理顺管理关系,明确校、院、系三级管理的责权利关系;要结合实际制定各级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之中,提升管理效能。

(三)转变服务方式,增强保障能力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推进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转变服务方式,增强主动性,将服务窗口前移,变被动为主动,是新时代推进服务保障工作的要求。在调研中,部分师生对学校服务工作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对部分服务项目内容不了解。调研中,无论是服务教师的教学保障还是服务学生的食堂、宿舍等保障,大多是被动服务,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部分职工和学生认为学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一般。针对教师和学生对服务需求的转变,学校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应主动适应时代需求,转变服务方式,深入教学、科研一线了解教师需求,深入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到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目标,扎实做好学校各项服务工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注重顶层设计,深化各项改革

顶层设计是确立科学的方略和思路,集中系统资源,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合力,高效快捷地达成目标。统计结果显示,师生认为学校在顶层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应系统谋划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学校各单位要在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应自己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要着力做好学校各项改革工作,让广大师生通过改革增进对学校的认同。

(五)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也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灵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提高师生对学校认同感的重要内容之一。统计结果显示,师生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校园建设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师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认可度,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好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利用好学校校史馆、网站、微信平台等宣传载体,组织开展知校爱校荣校教育,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自信。

学校是各类人才培养的摇篮,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不仅是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学校文化传承创新,构建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需要。学校要发展,离不开社会、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只有社会大力支持,教师积极奉献,学生刻苦努力,才能激发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学校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79-81.

[2]曾丽红.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5):92-96.

[3]张望.高校大一新生学校认同感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8(23):163-16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认可度认同感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麻辣师生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