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整合

2019-11-16 11:12李琼靳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任课教师思政

李琼 靳岩

[摘           要]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提升,这种情况下加快了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良莠不齐,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整合,正确引导以减少消极信息对其影响。因此,部分高校进行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整合,以保证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更新课程设计理论和教育理念、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应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根据教育对象差异进行热点问题教育、现代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手段进行整合,确保学生政治思想的正确方向,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这种教育整合方式也是日后培养全方位优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关    键   词]  社会热点事件;高校思政课程;整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14-02

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就是广大群众关注的,能够引起社会反响的事件[1]。社會热点事件包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主要成因是我国目前处于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大众性、敏感性以及复杂性的基本特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手机、网络、社会实践、聊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传播,这些信息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群体并未达到完全成熟阶段,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没有完全融入社会,暂时没有深入、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各种困惑。高校思政课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领地,应当融合社会热点问题对思政教育进行整合,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地为素质教育提供帮助,确保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正常发展。

一、基于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整合方法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与社会热点结合,对思想政治进行整合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思政课整合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本文提出以下措施。

(一)更新课程设计理论和教育理念

在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时需要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有着深刻的认识,熟练地掌握思政教育的教育规律。同时,以先进的思政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并且熟悉思政教育的课堂过程。以上是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整合的基础。在实施思政课程整合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来源于任课教师的落后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大部分的任课教师还将思想停留在落后的理论教育教学阶段,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不易改变。通常,任课教师只关注思政学科体系内部的优化与学生的成绩是否提升,极少注意到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相互交叉、衔接和沟通,对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综合的、整体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对思政进行学习的热情,而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由于思政课程内容单一,又缺乏整体的知识优化,没有与社会结合的现实性,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没有益处。因而,在进行思政课程的整合过程中,第一点就是要改变思政课的任课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陈旧的课堂设计。淡化单一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界线打破,充分加强思政学科与热点问题的联系,由以往思政学科或专业单一教学转变为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多元化教学。同时,思修课程应当以高校思政教育新理论为指导,并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品质技能人才为重要目标,充分进行课程的整合与改革[3]。

(二)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应急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大部分的社会热点问题发生的时间都不易预见,且大部分的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突发性与变化性。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做好对于突发社会热点问题的应急准备,以备不时之需。通过对以往高校应急思政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过往的应急教育大都是以应对突发事件为主。根据我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它也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高校思政教育在以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教育刚好为社会热点问题的进行应急教育方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与经验。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也为应急思政教育提供了优化的空间与实践。在应急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预测与协调能力对学生进行引导[4]。在疏导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热点问题的利益关系与问题根源,抓住焦点问题并进行及时疏导,加强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减少消极影响,将社会热点问题转化为案例,使学生深入其中,在探究热点问题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因为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大学生社会热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把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时,任课教师不但要考虑其是否与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还要基于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在热点问题的解读过程中确立学生的是非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在对思政课程进行教育安排时,可以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蓝本,将思政课程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其他思想政治理论为辅的方式进行课程安排。并将各类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相结合,把教学的重点由思政理论转化为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进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也可以结合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甚至地方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形成社会热点问题教育的教育体系[5]。

(四)根据教育对象差异进行热点问题教育

学生对热点关注的差异性是在进行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难点,任课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点,并由此设计课程以满足学生多角度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学生的差异性规划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关注重点与现实工作的重点为依据,对社会热点问题加以分析,学习党和国家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基于研究,我们了解到,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具体如图所示)大部分的学生乐于了解社会,对这一类的学生,我们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了解社会积极的一面,而不会受消极部分的影响。

由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这一群体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有所不同,大学生通常对自身的利益以及未来的前景与发展较为在意。因而,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任课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及特点对其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帮助其树立信心,走出迷茫。

(五)现代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經从传统的以报纸、杂志、书籍为载体的纸质载体变成了网络和手机[6]。这种新型媒介相对于传统的媒介而言,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大学生通过网络和手机接收时事新闻,使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认识日益加深。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媒体建设工作,基于学生视角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点评,分享具有正能量的媒体资讯,反映真实的校园生活[7]。通过以上措施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少由不良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采用微信、贴吧、INS、IG等一些系列网络传播媒介,基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对媒体平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媒体平台要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实际生活的内容与资讯,充分吸引学生去阅读;同时,还要对学生大量浏览的、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影响深刻的网站进行绿化,增加正面积极内容的出现频率,对负面消极的信息进行筛选,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

二、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讨论的重点,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他们课余生活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政教育务必要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以最佳的话题作为两者衔接的切入点,将热点问题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通过采用多种教育措施、更新教育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认识社会,促进其全面成长[8]。学校通过对思政教育进行课程整合,使课程内容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思政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课程理论价值的融合,从而实现思政学科知识与社会责任的全面整合,培养出有思想、有作为的高素质全能型大学生。这是思政课程整合的最终理想和目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思政课程任课教师与学生做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文.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当代中国社会热点观察:文化实践与民族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8(2):22-23.

[2]刘慧.供给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71-72.

[3]车桂兰.社会热点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2):220-224.

[4]张甲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引导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269-270.

[5]李伟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强化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17-119.

[6]刘飞.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探析[J]. 高教探索,2017(a1):165-166.

[7]许静波,王春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81(14):86-88.

[8]杨琴.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应用探析: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1):33-34.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任课教师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探究集合中的热点问题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