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生长干部班作战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9-11-16 11:12何青海吴超徐国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员潜艇部队

何青海 吴超 徐国军

[摘           要]  针对潜艇生长干部班作战类课程,确定了面向战场、面向部队的实战化教学改革思路。打破原有内容体系,按照理论精讲、基本技能实作、案例研究和想定作业的模式编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扎实贯彻军队院校作战指挥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生长干部;作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18-02

部队生长干部在院校训练阶段要解决岗位任职前的能力形成,以适应第一任职需求。随着潜艇装备性能的提升和海军使命任务的拓展,潜艇部队正处于大发展的阶段,同时对潜艇指挥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贯彻强军目标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军委机关关于院校教育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新形势下我军院校教育必须向实战聚焦[1]。

潜艇生长干部作战类课程是形成潜艇军官指挥能力的课程。从分析岗位任职对学员能力、素质的需求出发,对潜艇作战类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把部队作战训练的最新成果融入课程,实现学员知识、能力与未来岗位任职需求相符合,使课程改革满足新形势下实战化教学的需要。

一、潜艇生长干部岗位任职需求

潜艇生长干部院校毕业后到潜艇上要履行部门长岗位职责。而潜艇工作不仅要求潜艇部门长具备扎实系统的潜艇理论,还应具备在实际作战中应用的能力。作为部门军官,情况紧急时,要能够以潜艇指挥员身份处置所遇到的战场情况。如何判断战场态势,如何进行攻防决策等,都是学员需要熟练掌握的实战技能。因此,学员需要能够将他们在院校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未来岗位任职所需的实战素养。作战类课程是一座桥梁,它能够将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融合,以满足初步具备值更期间应急指挥能力为目标,培养学员履行值更职责的能力。

二、基于课程和教学对象特点确定实战化教学改革思路

(一)作战类课程的特点

1.内容更新快

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逐年更新,包括引进新战法、新训法、新装备、新对手、新作战海区等,每年都有新的内容,要教好和学好本课程,必须及时跟踪这些新变化。

2.实践要求高

课程内容来源于战斗实践,又服从和服务于战斗实践。必须要紧密联系潜艇装备、训练、作战对象、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去研究和运用,实践要求高。因此,作战类课程重视学员对理论的掌握,更重视学员处置实际战场情况的实践能力。

3.灵活运用多

战无定法,潜艇作战的精髓是灵活运用。当战场的客观条件一定時,潜艇指挥员的战术素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就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作战类课程对学员的要求是不仅仅局限于学会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毕业后在岗位上履职时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对象的特点

生长干部班学员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专业学习充满了渴望,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希望在潜艇部队建功立业,未来任职面向所有艇型。但他们都缺乏潜艇工作经历,普遍对潜艇部队不了解,对潜艇专业岗位不熟悉,对实践不自信,动手能力较弱,没有经历过作战模拟训练。

(三)教学改革的思路

如前所述,作战类课程重要且特点鲜明;教学对象的作战理论与实践基础薄弱,但期望值较高。军队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2]。作战类课程的总体改革思路基于两点:(1)面向战场,按照作战指挥类学员能力生成模式即理论精讲、基本技能实作、案例研究、想定作业来组织教学。(2)面向部队,按照部队任职岗位的考核内容和要求来施教施训。将部队作战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确立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另外,课程实作训练也瞄准训练与考核大纲中对该训练项目的要求。面向部队的目的是确保院校教学与潜艇部队作战训练要求相一致,从而提高实战化教学水平。

三、依据教改思路设置与实战相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是适应未来作战岗位任职的新要求,面向战场,立足部队训练实际。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学内容改革需要瞄准以下几个方向。

(一)打破原有的理论体系,按照四步教学法来重新编排内容

减少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等内容,增加技能训练、作战问题分析、战法研究等方面内容。

(二)实现教学内容与潜艇装备、部队训练最新动态相一致

增加新装备的作战使用,不仅仅局限于性能特点,重点是研究其作战使用方法。课堂教学内容与部队训练内容看齐,同时,将部队训练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要求、新经验引入,并选择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成果进入教学。

(三)重视海洋环境的战术使用

从海上作战角度看,掌握战场海洋环境是在作战准备和对抗行动中取得主动权所不可或缺的条件。能否掌握和有效利用作战海区的海洋环境信息,直接关系到潜艇作战的成败,潜艇指挥员必须加强对作战海区海洋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本课程在讨论具体的作战问题,分析潜艇应该采取的战术措施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海洋环境来深入探讨。

四、围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的作战类课程四种教学模式,理论精讲突出一个“精”字;基本技能实作突出一个“实”字;案例研究突出一个“真”字;想定作业突出一个“热”字。

(一)理论精讲

理论教学环节的重要模式是理论精讲。为达到“精”的效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学员自学与教员精讲结合法

教员在课前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有些内容可以让学员自学,而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留在课堂上精讲。针对自学内容,教员会布置一些问题去引导学员,提供给他们学习资料或者让他们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例如,提前让学员学习部队演习的系列材料,了解部队演习过程中实际情况。课堂上教员会精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讲深入,讲透彻。学员在研讨环节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中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发言。

2.参与式教学法

坚持学为主体,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建立“小教员”制度,成立研讨小组,针对教员布置的问题,课下各小组自行组织搜集资料,研讨问题,课堂上以各组为单位进行讲解,交流。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让学员完全自主参与到课堂之中,增强了学员主动研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特别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打瞌睡”这一老大难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3.实例引入法

课程理论部分的每一讲都采用实例引入,既可以是我部队训练实例,也可以是外国潜艇部队的一些实例。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提高学员的感性认识和听课兴趣,循循善诱,将抽象枯燥的作战问题转变成直观具体的现实问题。

4.提问讲评法

除了课堂上组织研讨环节外,每次课最后都布置一些问题,学员课后思考与完成,教员下次课前进行提问讲评。通过这种方式,对课程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二)基本技能实作

基本技能实作环节,强调学为实用。为达到“实”的效果,实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参照训练与考核大纲。具体来说,就是部队训什么,考什么,我们就练什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集中示范与分组施训相结合法

课程的实作训练都是以潜艇作战训练软件为支撑,针对潜艇作战行动,进行作图绘算。教员负责实作准备、科目下达、明确训练要求、开展实施和总结讲评。为保证训练效果,每一项目的第一次训练,教员先集中人员对训练过程进行讲解示范。而后分组展开,两名学员配合,一次实作结束后角色互换。针对实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教员再组织大家集中研讨分析,提高效率。

2.分层次递进法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入难的程序,设置不同的战场态势进行训练。循序渐进,让学员比较容易接受并理解训练内容。

3.互助法

一段时间的实作训练后,会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一部分学员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强,学习认真,很快掌握了实作训练的要领。另有一些学员领悟慢一点,或者动手能力差一点,实作时跟不上节奏。生长干部班学员人数较多,教员一一去指导会比较浪费时间,因此采用互助法,改变原有分组,将掌握好的学员和一般的学员进行配对,让他们互帮互助,快速提高实作技能。

4.口诀及经验法

将一些实作训练的要领和方法编成口诀,使学员容易记忆。将部队的经验做法传授给学员,并对绘算原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员彻底理解,会分析,会推导,且容易掌握。

(三)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環节,针对课程重点内容采用合适贴切案例,用生动的情节来还原当时的战场环境,营造出“真”的效果,引导学员深入学习和思考。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专业分组准备法

生长干部班学员涵盖潜艇指挥各专业,针对这个特点,教员提前将学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包含各个专业的成员,类似于一个艇员队,还原成案例中角色。各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全面阅读理解案例内容。针对案例中布置的问题,小组成员会从他们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其部门在潜艇作战行动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在小组个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讨论研究,形成小组意见。课堂上分组讨论,讨论时要让学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员对学员的意见和表现要适时、适当地作出客观评论,同时教员要注意把握问题讨论的宽度和深度。通过交流,碰撞出新思想、新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激励法

案例研究实施难度大、耗时多,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准备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激励学员进行案例研究,应明确对学员提出要求,小组讨论意见要以书面形式上交,并对课堂研讨交流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这些都作为学员的平时成绩。各小组设小组长,对表现好的小组公开进行肯定,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四)想定作业

想定作业环节,要紧扣军事热点方向。为达到“热”的效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由选择想定法

教员瞄准地区军事热点和我海军当前一段时期最有可能的潜在作战方向,编写情况想定,区分为不同的艇型、不同作战对象、作战海域及作战任务,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想定。组织学员根据选择好的具体情况想定,制定战斗方案。整个过程以教员为主导,分步指导,以学员为主体,独立完成。

2.深化研究法

在想定作业的基础上,组织学员研练潜艇在战斗过程中遭遇特殊情况时的处置,将作业和技能训练综合起来,培养学员解决实际战术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小结

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改革需聚焦实战化训练需要。本文分析了潜艇生长干部岗位任职需求,基于课程和教学对象特点,确定了潜艇作战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运用教学方法。通过教与学的一体化设计,突出学员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形成满足岗位需求的基本作战素养,具备岗位值更指挥能力。

参考文献:

[1]楼钧,裴海林.新形势下我军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培养模式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39(4):39-43.

[2]王彦磊,袁博,朱尚卿.海洋环境对潜艇活动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2010,32(6):52-5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教员潜艇部队
俄部队军演
晚上好, 教员先生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潜艇的由来
校长问题
潜艇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
潜艇总动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