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职教育优势 助力教育精准脱贫

2019-11-16 11:12刘兴勤张建祥张明艳刘晓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贫困地区毕业生

刘兴勤 张建祥 张明艳 刘晓龙

[摘           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高职教育扶贫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且最有效的“造血式”的扶貧方式。高职教育助力精准脱贫重在实效,贫困家庭学子接受高职教育,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技术技能培训,能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高职教育助力精准脱贫的有效策略有“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训”“精准就业”等,通过落实这些举措,能实现高职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目标。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精准脱贫;招生扶贫;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01-03

教育脱贫是贯彻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脱贫攻坚摆到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扶贫、指导扶贫、督战扶贫。“发展教育脱贫”是党中央交给教育的新时代重大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教育的新时代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这些都是做好甘肃教育扶贫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根本遵循。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脱贫攻坚的实践充分证明,高等职业教育扶贫是效果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扶贫方式。一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市场宽阔,就业稳定,薪酬待遇高,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二是一头连着产业,为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一头连着贫困家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带动家庭脱贫致富。

一、高等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的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重在实效。实践证明,贫困家庭子女、劳动力通过接受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培训,能提高个人及家庭经济收入,提升其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贫困家庭从根本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方式。高职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乃至与产业链联系最为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对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助力最为直接、最为快捷、最为有效。

(一)高职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是职业教育职能特征的功能体现

从教育目的来看,普通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复合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掌握,受教育者能够短时间内较好地融入工作,并在工作初期获得较高的收入。从教育对象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因学制时间长,学费生活费等支出较高,传授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所学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强,学生短期内难以为家庭带来预期收益;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生源以高中毕业生、中专中技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为主,教育对象涉及层次较多,范围广,且其中的贫困人口占比较大。从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来看,普通高等教育多为学科类专业,教育内容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高职教育设置的多为技术应用类型专业,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培养和技能掌握,操作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强,聚焦于技术技能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上,且专业和课程均建在“产业链”上,更适合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又急需获得工作收入的群体。从教育方式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以理论教学、实验室实验为主;高职教育则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途径实现工学结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过程锻炼、生产过程实践,使其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收益,带动家庭脱贫,并且有效防止返贫。“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教育在促进扶贫、实现脱贫、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可持续性的。

(二)推进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现状的迫切需要

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并实现社会各阶层人才自由流动的主要途径。通过对贫困家庭不同受教育水平劳动力收入比较和对受不同教育水平从事不同行业企业劳动力的收入比较得出,教育收益随着受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明显增加。调查表明,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超过50%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22.3%的家庭表示,因为缺少技能摆脱不了贫困。

为了持续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教育部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减少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切实提高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培育贫困家庭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贫困家庭的根本脱贫。

通过3年高职教育,让贫困家庭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拥有致富本领,在较短时间获得较为满意的收入,能为贫困孩子的家庭带来脱贫希望,增强贫困孩子家庭成员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迈上致富的快车道。所以,在“十三五”脱贫攻坚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成为迫切的民生需求;对处于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甘肃而言,这种需求更显迫切。

(三)推进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是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家庭面貌的优项选择

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能够直接提升贫困家庭孩子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事实证明,贫困家庭孩子在高职院校通过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进入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并逐步成长为技术能手、技术骨干,改变着自身命运和家庭面貌。例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大多数已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或技术管理人员,薪酬待遇享受年薪;愈来愈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中高收入群体中的成员。愈来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其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带富一家”的教育脱贫目标。

二、甘肃省省情现状

甘肃省有2600多万人口,是全国比较贫穷的一个省,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脱贫的途径。14个国家确定的连片贫困区中的三个区涉及甘肃省(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四省联片的藏族贫困地区),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分散插花型贫困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17年底,尚有贫困人口189万,贫困发生率为9.6%,居全国第二。脱贫攻坚,是甘肃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

近年来,甘肃高职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战略部署,坚决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重要讲话精神,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抓手,以就业脱贫为导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把教育脱贫作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采取特殊政策举措,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着力落实“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帮扶、户户能脱贫”,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的多元举措,创新思路,牢牢抓住精准扶贫这一主攻方向,积极探索高等職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策略和有效举措,依靠教育“拔穷根”,突出“精准”强保障,走出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路子。

三、高等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策略举措

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等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情况,分类施策,加强技能培养,强化技术指导,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脱贫致富能力。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带动一片的目标,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国家战略。

(一)构建较为完善的职教精准扶贫制度体系

《国家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把职业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对职教扶贫所做的专章部署,练内功、借外力、强保障,统筹教育资源,多管齐下,细化明确职教扶贫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方,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大高职教育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进一步做好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谋篇布局、高职教育扶贫制度体系建设等工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采取特殊政策举措,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切实发挥高职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中的突击作用,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

(二)实施“精准招生”,开展高职教育招生扶贫

按照“着力重倾斜”的思路,提供“拔穷根”的优质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畅通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增加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一是国家继续予以政策倾斜落实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对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实现全覆盖;二是落实省级扶贫招生专项计划,实施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扶贫招生专项对贫困县实现全覆盖,单设批次、单列计划、单独录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加大省内高职高专科院校分类招生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考生倾斜力度;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一定比例面向省内58个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三是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覆盖面。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三)落实“精准资助”,保障贫困学子求学无忧

按照“着力全覆盖”的思路,加大高职教育精准扶贫资助与免费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量,扩大政策覆盖面,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的资助体系,保障贫困家庭学子求学无忧。一是完善精准扶贫免费与资助体系,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信息,精准摸排贫困家庭学生底数,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家庭学子解决生源地助学贷款,政府贴息,做到“应贷尽贷”;二是学校构建全方位资助体系,重点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助学资助,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助力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四)强化“精准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脱贫致富本领

按照“着力拔穷根”的思路,精准对接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和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情况,分类实施,全面覆盖,确保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项技能,有一技之长,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脱贫致富能力。一是充分利用省内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建立精准扶贫实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定点、定时、定向,因人、因地、因时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各地要立足当地实际,开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班,增强贫困家庭的自我“造血”功能,真正实现“一人学技、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二是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涉农及有关高职院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面向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种植养殖基地、田间地头、电子商务实训室、生产现场、生产车间等开展教学与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科技知识与实操技能,造就一批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和带头人、引路人。三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科技和技能等优势,紧紧围绕贫困地区产业需求,在产业转型升级、员工培训、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专业办到产业链上,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切实发挥高职教育作为脱贫致富“直通车”和产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五)确保“精准就业”,实现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目标

按照“着力强保障”的思路,让高职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就能带动所在家庭稳定脱贫,既是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步骤,也是高职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目标;也是贫困人口融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办法和根本措施。一是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部党组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要求,切实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實做到就业工作“四到位”,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常态化、制度化,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二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思想观,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三是落实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建立贫困家庭毕业生信息库,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实行“一对一”动态管理和服务,对贫困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就业帮扶,优先推送就业岗位,加强创业指导和培训,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充分发挥就业脱贫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新时代的重大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教育的新时代重要使命。我们将不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教改革发展和精准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优势,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努力拓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脱贫通道,切实提升高职教育在精准扶贫上的造血功能,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朱爱国.基于精准视阈的职业教育扶贫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6(1):4-7.

[2]张永丽,刘卫兵.“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以甘肃14个贫困村为例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9):167-175.

[3]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 2016(1):16-20.

[4]贾海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6(25):70-7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贫困地区毕业生
比亚迪集团扶贫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