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9-11-16 11:12明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收益成本

明星

[摘           要]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使市场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观察每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薪资情况能够发现,人才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获取的工作回报不容乐观。高职教育的成本与收益之间是否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是当前相关教育人员应该研究的一项重点问题。因此,选取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成本收益视角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教学的适用性,使高职教育的成本与学生工作后取得的收益更相匹配。

[关    键   词]  成本收益论;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36-02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随之而来的是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难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工资水平低下使人们不禁怀疑高职教育的意义何在?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应对这种教育成本与收益失衡的首要措施,分析成本收益视角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措施十分必要。

一、成本收益论简介

在经济学中,成本指的是厂商为生产某一产量的产品所必须付出的支出。且有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之分。而收益主要指厂商销售商品或服务所获得收入。通俗地来说,成本收益理论就是指一件事物的付出与回报。

在教育行业当中,引用成本收益论主要是为了衡量教育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与学生通过教育提高的生产能力能够获得的回报之间能否达到一定的平衡标准。当然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社会生产能力,即追求收益大于或远大于成本[1]。因此,收益成本论便成为衡量教育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经济学

工具。

二、高职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一)高职教育成本

对教育成本而言,说法不尽相同。有些专家认为,教育成本是教育过程中培养每位学生的总支出,也有其他学者认为,教育成本应该使用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支付的全部费用去衡量。本文所研究的高职教育成本是指学生就读期间为受教育而支付的全部成本的总和。可分为如下几类:(1)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指的是学生在就读期间使用实际货币支付的支出,包括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以及其他生活必需费用。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资助、获取的奖学金等需要被算作收益扣除在外。因此可得到如下公式:高职教育实际成本=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其他-教育收益[2]。高职教育的成本会受到地域、学校、学生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有数据显示,同一班级的学生在教育实际成本上也会有5%左右的差异。(2)机会成本。高职教育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學生年满十八周岁后选择继续就读而没有步入社会工作所放弃的那部分收益,即为接受高职教育所付出的成本代价。

(二)高职教育收益

高职教育涉及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是一项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因此会给受教育者带来一定的收益。接受过高职教育的学生会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个人素养,会比直接步入社会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接收到更高的收入。因此,高职教育的收益可分为经济收益和精神收益两部分。经济收益指的是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后在其一生中能够多获得的收入;精神收益主要指学生通过接受更高的教育,在精神丰富度、人际关系等层面获得的进步。

(三)成本收益论下的高职教育

使用成本收益论分析高职教育,需要将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同时考虑在内。接受高职教育后,学生的生产能力更高,在同等条件下会创造出更多的产量并会获得更多收入,相比较下多出的那部分收入就是高职教育收益[3]。且这种收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理应获得一定的收益,且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获得的收益也越高,这种收益在不同时间段表现的数量也有所差异,会随受教育者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受教育的过程需要耗费较高的时间成本,这种成本最终会转化为收益,即及时教育使人开始工作的时间向后推移,但在收入上仍要高于未接受教育者。

三、成本收益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通过以上成本收益论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投资具备较为可观的收益。但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成本收益率更加合理、更能实现教育培养的附加价值,即提高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工资水平。英语口语训练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门技能,同时也是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社会竞争力的一项优势,对帮助提高学生就业收入、合理化成本收益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因此,相关教师要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毕业收入为目标,对现有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利用英语口语进行日常交流、工作交流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个人能力[4]。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英语口语爱好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具备较强的应用性。但在高职教育阶段,除课堂教学外,学生能够利用到英语口语的机会很少。且在以往的学习当中,英语主要是为了应对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就导致我国学生群体“哑巴英语”的状态,学生不会张口说、不敢张口说英语。而社会发展至今,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代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不但如此,具有良好口语能力的人才还会备受企业青睐,有效提升学生的工作竞争力。因此,在成本收益视角下进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有张嘴的机会,并建立起英语口语交流爱好,为之后的教学建立畅通的知识传输渠道。在具体教学时,可使用情景教学法,在课堂建立起英语交流背景,以轻松、活跃的方式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可提前选取该专业学生比较了解或感兴趣的景点视频,在课上进行导游讲解活动。选取2~3名学生作为导游,其他学生扮演外国游客,跟随教师播放视频中的景点进行导游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设定好的情境中体验实际工作。将学生带入到现实场景中,并通过较强的课堂互动,带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不要怕说错,传递只有锻炼才能减少错误的学习理念,培养英语口语爱好和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传递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会对其之后的求职竞争带来很大的帮助,找到更满意、待遇更好的工作,激发学生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主动性和热情。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收益成本
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小学英语口语纠错策略的研究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哲理漫画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