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型技术视角探索项目课程学与教的项目活动设计①

2019-11-16 11:12孙仁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学职业课程

孙仁鹏

[摘           要]  为了使项目课程的实施接近做中学,提出以工作任务为联系,从用技术、学技术、拓展技术,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原理、由个体活动到共同活动,以技术应用的实践性问题为突破口,整合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探索学与教的项目活动设计。

[关    键   词]  典型技术;项目活动;做中学;实践性问题;共同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76-02

高职项目课程改革引领着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并为大多数职业院校所接受和认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理解、定位的偏差,项目课程的实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实践证明,只有深入项目活动设计层面,才能真正使项目课程发挥最大效用。然而依托项目实施过程的教学活动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它需要教师在确定项目的基础上,深入地进行项目的学与教的活动设计。项目课程直接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技术或方法,拓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何围绕一系列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设计出可实施有效的项目活动,既能使学生做中学、促进实质性参与项目课程学习,又能构建和生成职业能力,是项目课程实施的一个难点。本文尝试从典型技术视角探索设计项目课程学与教的项目活动,使项目课程的实施接近做中学。

一、典型技术与项目活动

职业能力的内涵是“方法、知识、技能、情感”,其核心是“技术”。技术是“职业能力”的分解和细化,职业能力是“技术”的综合。项目课程的本质是做中学,是以作为基础的全面学习活动。做是用技术,学是学技术。典型技术指关键技术,也泛指本文中所说的技术,在做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越丰富,就越接近真正的“做中学”。

在意大利瑞吉欧地区的学前教育中,项目活动体现为“围绕主题的、持久的、深入的探索活动”。刘永凤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瑞吉欧幼儿教育法述评》中提到,“所谓项目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主题或题目或认识中的问题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詹传玲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学数学项目活动的开发》中指出,项目活动可以理解为“一套能使教师指导儿童对真实世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课程活动,它要求学生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构想、验证、完善、制造出某种产品”。针对职业教育项目活动的特殊性,本文将项目活动理解为“促进做中学达成、体现产品和任务,旨在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项目课程实施的具体学习方式”。因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项目活动的目标是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用好技术、学好技术。项目活动一般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做中学的活动”而非单向“教的活动”

项目活动把重心定在学生做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上,把活动过程的性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与生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个体活动”基础上的“共同活动”

项目活动首先是个体参与,然后是建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实践共同体,引导学生实质性参与。

3.“综合体活动”而非仅仅是“技术实践知识活动”或“技术理论知识活动”

项目活动不仅仅是传递和训练技术经验,更要帮助学生建构、内化和生成职业能力的综合体活动。

二、学与教的项目活动设计

(一)以技术应用为主(做为主)的项目活动

项目课程重要的命脉——联系、结构和结果。其中联系论指导我们,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努力在与工作任務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技术应用指用技术实现项目或相应的一系列任务,是技术和工作任务的联系。“做”是获得能力的唯一方法,只有“做”了才能“会”,也只有做了才能学下去。显然,首先要解决做和做出来的问题,就得在工作任务中用技术。那么在技术应用环节如何考虑学与教的项目活动设计呢?教师活动:以企业工程师身份在操作演示中讲解任务需求、手把手一步一步实现任务、示范表达如何做。结合任务,直接传授技术实践知识和经验。学生活动:以企业入职员工身份操作使用项目、明确任务需求、结合项目实训文档,以模仿为主或以参考为主方式实现任务,然后自主实现教师布置的项目中其他类似的任务。以技术应用为主活动是在任务联系中,传授技术如何用,重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技术如何用,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思考方法、步骤、工具、情境、问题等,掌握技术实践知识。

(二)以技术应用产生问题驱动(解决问题为主)的项目活动

学生在用技术实现任务做的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比如有的环节不知如何做、做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实践性问题是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融合的理论纽带,真实世界中就是通过对实践性问题的解决来融合两类知识的。学生活动:根据错误或问题关键字向课程平台寻求解决方法、在课程平台发布自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探索相关技术原理知识,以寻求解决方法。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帮扶结伴做,规定一对一地让做出的学生帮扶指导没有做出的学生完成当堂任务,一方面锻炼做出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带动滞后学生跟上做的进度,实时建立个人自我认可度和合作做出的愉悦感。帮扶结伴法非常有利于班级全体参与做中学,解决了因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多关系,难以实时响应每个学生的问题。在课程平台查看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技术原理知识、集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现场引导问题解决、指导问题解决。问题驱动的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注意力、探索解决方法和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加强学生对技术应用的理解。

猜你喜欢
中学职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