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

2019-11-16 11:12李夏冉许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团思政院校

李夏冉 许波

[摘           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要基于素质教育,注重思政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内加以学习,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知识运用实践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展开论述,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相关应用策略,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社团;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30-02

新时期发展下,高职院校不止局限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全面型人才发展战略,对学生的培养从能力、思想到素质、性格、价值观的培养。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束缚在课堂内部,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文化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是与当今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课程。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团发展中由于其活动职能的优越性,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都改进了思政德育教学方式,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将相关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展开,深入实际,以直观的形式体现相应的思想政治德育知识。我国当前学生社团的教学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教学效果甚至优于课堂。

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在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学生动手操作、创新创造、知识整合、实践应用等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不同专业的学生甚至能以自身专业能力与技能将其思政相关知识融入实践,加强案例身材层次教学,使相关理论更具有实践性质和现实意义。并且学生社团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好的自主性,教学活动能够全方位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意向,作为独立教学“课堂”的存在,相比較传统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效果显著,教学质量水平良好,学生拥有较好的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主观能动性显著提升。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首先,一般来说,学生社团内部成员由于时间不统一,成员流动性大,在学习和活动时都有许多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管理问题上,再加上由于年级、实习和学业等多方面问题,社团的沿袭制度导致相关教育工作的质量无法保障。其次,就是组织性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容易激发内部矛盾,不利于教学职能的开展。再次,社团由于以学生带领,指导老师多为挂名,缺乏相关专业思政教育老师的指导和辅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念偏差或者思维不清等问题,影响学习。最后,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主导地位,严重影响社团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教育功能

(一)具有实践探索职能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以实践创新为主,与其常规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注重生活实际和知识的应用,能够将常规知识点与生活互相融入,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内容,更注重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够基于自身专业,加强知识的连续性和联系性,培养严谨细心、一丝不苟、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等良好品质,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三观”打下基础[1]。

(二)具有价值导向职能

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性,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人生发展提供相关见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贯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结合时事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社会环境。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思想教育功能的措施

(一)注重教学活动形式的转化,开展优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应当聘请资深的教学专家,聚集专业领域的学者,为学生社团思政教学活动进行培训和指导,组织听课,纠正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高职院校根据相关课程的需要设置编纂独立的校本课程,就院校特有的教学问题展开论述,联系学生校园生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向,有针对性地解决,立足于实践,做相关意识和思想问题方面的拓展延伸。其次,需要结合时事热点,做相关问题的整理、汇总,结合教学知识点进行探讨与交流,注重学生的观点与意见,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评价,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2]。还有要注意的是,要充分做好相关问卷调查和访问,了解学生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与思想文化,有机融合,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

对社团教学活动来说,可以适当开展公开活动,以比赛竞技、表演展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思政相关主题的设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与记忆,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核实的激励和奖励机制,能够吸引大批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学形式[3]。灵活运用学生社团的活动职能,将课堂形式加以转变,优化教学模式,以生活化、趣味化的体验开展教学。

加强基层学生的参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又有助于相关细节工作的管理。高职院校学生会由于其专业课程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出现一些偏差,对思政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致使参与度低。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渐渐延伸到思政教育内容。如,当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相关的思政网络学习平台,专门为学生开设了热点问题的讨论专栏,学生就可以在其中进行问题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升自身的思辨

能力。

(二)深入以文化人内涵,渗透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增长见识、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必须要与时代教学理念共进退,融入新知识新文化,让学生紧跟“潮流”。要想加强学生社团教学职能,就必须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入,加强文化育人教学理念的渗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与发展有积极意义,在新时期教育教学中,要以育人为主,推行素质教育,不能过度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把人学得呆傻一般,既缺少利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又缺乏为人处世的综合素质[4]。

学生社团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常规教学来说,以实践性为主张,更注重实例和案例教学,能够辐射出社会形势和样貌,更贴近事实,有利于联系时事热点,能够完善思政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品性、塑造优秀品格的必要手段。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诸如现代社会中的网络游戏文化、汉服文化、健身文化、音乐文化、饭圈文化以及二次元宅文化等,这些虽然算不上正统文化,甚至其中少数内容还隐藏着部分不良文化,但是整体内容上仍然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学生对某一项事物的追求,对某一个信念的坚持,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5]。学生社团活动要注重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加强模范教学。因为这些文化既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又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之外被影响、所收获的精神感悟,所以每一种对人的生理、心理有积极影响的文化都应该被接受、被弘扬。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具体内涵并不注重内容,而是表现在影响和价值上,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不同,如何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是文化育人的重点工作。传统教学理念中的正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以浓厚的历史底蕴做铺垫,吸引学生。但是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不是说要抛弃和忽略发扬传统文化,而是要与时俱进,如何转变正统文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何提高非正统文化的地位,如何促进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和谐并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遭受过不同的經历,这些感受和经历常常不会与外人说,也不会被他人理解,埋藏在心底,长此以往,容易出现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产生抑郁、担忧、人格分裂等负面情况,影响生活和学习[6]。高职院校的教师无法帮助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这个时候,学生社团就能发挥相对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调节情绪,释放压力,从负面状态中走出来[7]。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找到存在感和自我认同感。通过思政工作影响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让学生多受正面情绪和语言的感化,接触自己封闭的状态,主动接受并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并且,学生之间还能够建立友谊,促进关系,通过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来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学生社团领导者要引导和注重成员实践思维的培养;实践出真知,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真实的实践来验证的。对成员的心理问题,伙伴之间要基于实际情况和具体事例进行解答,帮助其结合日常生活,寻找答案,尝试做出不一样的改变,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相关思政教学时间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解决自身的困惑。如此,学生不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能提升自信心,在下一次的实践中更有动力,养成不断钻研的学习精神[8]。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拓宽自身的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四、结语

现阶段,思政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在新时期教学标准的改变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思维拓展是当今教学任务的重点内容。学生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还要重视学生社团的教育职能、活动职能和指导职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纯,吴仲明.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76-78.

[2]陈瑞华.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3]张俊文,张江,李琼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建设相融合的思考: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红星闪闪社团”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7(4):35-38.

[4]王爱军.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9(6).

[5]周贤君.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7(2):44-47.

[6]徐亮.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9):13-14.

[7]尹诗伟.探究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8):74.

[8]孙承俊.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百千万建设工程为例[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1):56-59,68.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社团思政院校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