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研究

2019-11-16 11:12肖卓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战略人才农村

肖卓霖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当前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同时也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本身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牢记自身的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简要阐述地方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详细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地方高校的要求,并具体谈谈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意义;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66-02

习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现阶段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表现得最为显著的就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民的职业能力、农村的产业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对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一、地方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乡村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地方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乡村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为高校众多科研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载体,有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创造相应的社会效益[1]。我国农村地区极为广阔,在发展过程中科技水平相对较低,需要相应的科研团队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地区的发展。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可以基于本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从乡村地区采集相关科研数据,并展开相应的研究,将本地区的乡村地区作为实践载体,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地区科技发展的水平,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进步。

(二)有助于完善乡村地区人才结构,拓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范围

在乡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主要需要技能服务型、生产型、社会服务型等人才,地方高校服務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满足乡村地区发展的人才需求,完善乡村地区的人才结构,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也可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求适当拓展人才培养范围,重点培养一批当前乡村地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地方高校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实习以及创业等活动,鼓励大学生扎根广大的乡村地区,带动相处地区的发展。

(三)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发挥地方高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要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要推进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切实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地方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发挥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发展多样化的乡村文化,极大地丰富乡村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能将乡村地区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一定的创新,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2]。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同时也能使乡村地区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可以极大地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地方高校的要求

(一)乡村地区农民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地方高校输送专业人才

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地区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新型职业的农民,新型职业的农民是发展乡村地区经济的主力军。而鉴于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难以有效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为乡村地区输送相应的专业人才,从而有效开展新型职业的农民培养工作,壮大发展乡村地区经济的主力军。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和本地乡村地区建立合作机制,针对农村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先进思想的农民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使其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符合当前乡村地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3]。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培训和学习,提升农民的职业能力。其次,地方高校可以建设一支乡村服务团队,定期与乡村地区的负责人进行对接,了解当前发展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通过长期的合作促进农民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乡村地区产业兴旺需要地方高校指导实现产业协调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于使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聚集大量的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催生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粗放,需要进行全面的转型和升级,首先要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的产业园区支持,产业园区融合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是乡村经济全面升级的要素集聚体。另外,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需要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目前,农村急需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进集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将旅游业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进行融合。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会带来三次产业的兴旺,为此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的发展需求,与农村三次产业对接,在专业设置上要动态化,通过建设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一)从思想层面重视地方高校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服务作用

地方高校的领导首先要适时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入理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同时也要重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在科研方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一定的转变,切实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次,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況,重点服务于本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的问题,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建设的指导意见[4]。再者,地方高校要建立以服务本地区乡村发展的科研目标,通过对本地区的实践研究,将科研成果服务于本地区的发展。最后,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要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有政府统筹协调,地方高校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地方高校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定位,明确服务的方向。首先确定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角色定位时,需要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的优势,包括专业设置方面、科研方面、人才培养方面,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然后确定自身的角色定位。只有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明确角色定位,才能在服务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服务[5]。其次,地方各个高校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乡村地区的振兴和发展。

(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人才

现阶段,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中,受教育层次普遍偏低,乡村地区的人才结构上存在极大的缺陷,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各种专业人才,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人才结构无法有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因此,就需要地方高校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众多高素质人才。首先,地方高校需要提供农业科研人才,这部分专业人才是推动乡村地区农业创新的主要力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地方高校注重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其次,地方高校需要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偏低,很大程度是由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深,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效促进乡村地区农业的发展。再次,要提供新型农业经营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以及电子商务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人才可以指导乡村地区发展新型农业模式,促使乡村地区经济转型和升级。职业经理人可以指导发展家庭农场,集中土地资源,发展集约化农业,创新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是为乡村地区的产品构建网络宣传和销售的渠道,拓展市场,使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高校的服务作用对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积极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地方乡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与人才保证,为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农民收入增长、群众安居乐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毛平,邓良基,张禧.地方农业高校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和人才保证[J].高等农业教育,2018(2):22-25.

[2]付洁.新时期乡村振兴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125-126.

[3]崔佳,赵明媚,郭伟.乡村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4):63-70.

[4]侯丽华.高职院校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12):12,14.

[5]高江涛,朱坤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263-26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战略人才农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毛遂自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