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破解“城市病” 人大来支招

2019-11-17 05:16高海刚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菏泽市菏泽市政府

□康 谦 宋 攀 高海刚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菏泽市民切身体会到了交通拥堵“城市病”带来的不便,聚焦这一顽疾,菏泽市人大常委会连建良策、频出妙招,充分体现了人大担当。

首治电车 既缓拥堵又减事故

到目前,菏泽城区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0万辆,管理不当极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市区48%以上的交通事故都与电动三轮、四轮车有关。针对这一顽疾,市人大常委会于2017年听取了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报告,2018年开展了城市道路拥堵专题调研,并连续在审议意见中着重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大对超标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整治力度”。针对电动车治理,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电动车辆管控工作的建议、关于制定电动车交通管理办法的建议等意见建议近20件。

人大监督、代表建议与市委决策不谋而合,也为政府力推超标电动车治理增添了信心。自去年8月1日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市45家生产企业关停33家,超标三轮车、四轮车基本清除,免费发放电动两轮车登记牌照43.5万副,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1.5%和33.3%,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

公交优先 既助通行又促环保

菏泽的公交系统曾经相当落后,1977年仅有1条公交线路、两辆公交车。直到2012年,城区公交车还只有200余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日益膨胀,为缓解交通拥堵,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势在必行。

市人大常委会结合环保整治要求,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向市政府提出了“鼓励绿色出行,全面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殷正红作为公交从业者,连续提出了公交车辆路权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推进公交换乘枢纽站建设等多条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截至2018年底,城区公交车达到1065辆,新能源车辆超过90%,常规公交线路47条,学生定制、通勤公交180条,公交线路总长突破1700公里。

搭建天桥 既保安全又添亮色

每座人行天桥,都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道路交通拥堵治理等专项监督时,各界群众对建设人行天桥的反映尤为集中、诉求非常强烈。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在反馈给市政府的审议意见中,市人大常委会不止一次提出了“要坚持因地制宜、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科学设计,有序推进人行天桥建设”的要求。

市政府积极采纳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每年都将人行天桥建设列入“十个方面民生实事”。目前,城区已由之前的1座人行天桥增加到5座,天桥建成后,原来逢上下学必堵的实验小学、二十一中等附近变得十常畅通,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问题了。当前,中华牡丹、黄河西安两个路口的环形天桥设计方案正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建成之后必将再为城市增添更多亮色。

疏通脉络 既提形象又助发展

早在2016年棚户区改造视察和2017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视察时,市人大常委会就连续向市政府提出,要借助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契机,统筹谋划城区路网布局,提高城市微循环能力。在近两年聚焦城市道路拥堵开展监督时,更进一步提出要科学统筹规划,完善路网建设,尽快打通断头路,疏通微循环,构建大循环。在市人代会上,侯宪会、高洁等市人大代表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交通智慧城市等建议。

近年来,菏泽市借棚户区改造之势之力,坚持高位推进,科学编制了《菏泽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同时大力疏通交通循环,投资14.2亿元打通了42条69公里断头路,投资2.5亿元渠化了52个重点路口……今日的菏泽,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个个渠化的路口,已悄然间延伸到城市的角落,有力拉动着城市发展,愈发便捷着群众生产生活。

猜你喜欢
菏泽市菏泽市政府
云南16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文旅发展将聚焦这些工作
“万副春联送万家”活动 菏泽市关工委开展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挂牌
菏泽市举办中小学创客大赛
如何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
快递时代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