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书写民政为民新篇章

2019-11-17 16:46周伟峰
西部大开发 2019年7期
关键词:重特大民政全县

文 / 周伟峰

近年来,山阳县民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从“大”处着手,创新实干,在部门包村脱贫攻坚工作中走在前列,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精彩答卷,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包村脱贫攻坚工作优秀单位”;今年4月,被人社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商洛市唯一获得此称号的民政部门。

多机制“兜”牢保障底线

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制度,不断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做到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对接;通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清洗、脱贫攻坚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加强专项整治和日常督查;发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作用,对全县低保对象全面实行挂牌管理,深入开展社会救助规范化镇、村创建,不断夯实社会救助基层基础工作;全市社会救助规范镇村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连续两年在山阳召开。全县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全覆盖。2018年,该局脱贫攻坚工作所承担包扶的中村镇洪河寺和梅岔两个村率先顺利脱贫摘帽。他们探索出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市民政部门的肯定,并在全省民政工作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大手笔推进项目建设

补短板,求突破,大手笔、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借助新农村建设及相关渠道项目建设配合支持、整合利用公共资源,加大民政设施建设投入。 2018年,改扩建敬老院3所、新建“兜底保障院”5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个、农村幸福院3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8个、社区公共活动广场4个,完成县儿童福利院、县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即将投入使用,总投资1.2亿元,提升了山阳县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了山阳县精准扶贫“爱心超市”总店和全县239个村(社区)村级“爱心超市”。

加快殡葬改革步伐,通过项目资金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已建成2万个墓穴的经营性公墓1座、村级公益性公墓4座,建起殡仪馆和火化厂,建立殡葬改革执法队伍,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打好基础。

在项目储备上下功夫。对前期工作扎实、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形成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在资金筹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破解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难题。在项目落地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支持民政项目建设,实行优先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优先安排资金预算、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和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三优一减免”政策。

新思路提升保障水平

创新实施“第五重”医疗保障。为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第五重保障,每年通过县财政拿一部分和社会捐赠等筹集资金1000万元以上,在县民政局设立“山阳县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近三年来,共筹集基金3500余万元,通过按比例报销,救助重特大疾病患者815人次,发放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1800余万元。

实施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利用撤并后镇政府、学校闲置房产场所,争取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捐款100万元,南京市政府捐款500万元,南京市六合区捐款100万元,改建设立“兜底保障院”5所,采取超常措施办法,对全县551户650名贫困户家庭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不属五保对象而实际无人赡养、没有劳动能力、住房困难的老年人,实施集中供养兜底保障。

猜你喜欢
重特大民政全县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我国沿海地区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应对策略研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北京通—民政—卡通”开始发放
国家对重特大医疗救助的用药范围有何规定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关于加快民政事业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