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 追求“诗意”

2019-11-18 09:44杨培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言文课文同学

杨培松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为学生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重任。但由于文言文所用之言、所述之事、所陈之情距离学生的生活有点遥远,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其兴趣不高、兴味不浓。文言文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例为例,浅说如何通过活化教学流程、灵活处理课文等途径,创新文言文教学细节设计,改变文言文教学“苦累差慢”的现状。

[关键词]

以生为本;设计创新;文言文教学

余映潮老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一书中说:“研究高效的阅读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非常注意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做文章。”“所谓诗意,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比较生动美好,比较有文气和比较雅致。”窃以为,在初中文言文(指用“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和诗词)教学中,立足“以学为本”“以生为本”,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大胆创新,策划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对改变文言文教学“苦累差慢”的现状是很有裨益的。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教学实例,具体谈一谈在这方面的几点探索。

一、打乱常规次序,活化教学流程

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基本遵循“导入—解题—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主旨—赏析写法—指导背诵—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流程。每篇课文都按这一流程教学,显然是枯燥乏味的,难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不循常规、灵活安排教学流程。如:开课直奔同学们感兴趣的、重要的和能生成新知识的地方,而把作者简介放到最后或需要的节点上;把疏通文意布置成预习(现行教材注释详尽,同学们适当参考些资料完全可以完成),课上以检查促落实;学课文时可先让同学自讲(内容不作限制,是自己的理解就行),老师顺着同学讲的予以补充、深化,等等。例如,笔者教杜甫的《春望》时,一上课就对同学们说:“唐代诗人杜甫我想同学们都听说过,好多同学也知道他被后人尊称为?”立马有学生回答:“诗圣!”笔者接着说:“这个评价可是非常高的,自古以来能获此尊称者唯他一人。这可不是靠广告打出来的!(生笑)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代表作之一《春望》来看一下他‘圣在哪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可以多读几遍,思考:你从这首诗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注意要有依据,即你是从哪句诗或者哪个词上看出来的。”同学们读完诗后,七嘴八舌地开说了:有说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看到了一位忧愁的诗人;有说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中的“白头”看到了一位苍老的诗人,“搔”看到了一位焦急的诗人;有说从“家书抵万金”看到了一位牵挂着亲人的诗人;有说从这首诗他看到了一位爱国的诗人。同学们的这些感知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只知“然”却不甚知“所以然”,即到了所谓的“愤”时。这时,笔者才给他们补充杜甫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来“启”他们。李白的《行路难》也可用这种方法:读完诗后,讲前两句,让同学们认识到这顿宴席很“高档”。再讲三、四句,同学们发现这么好的酒席李白竟然不吃也不喝了。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要“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时好多同学会直抒己见,老師再根据同学的回答边补充背景边引导他们学习后面的诗句,显然比一开课就介绍背景、逐句讲解更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上课我先让同学们背诵杜甫的《望岳》(刚学完),重点强调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然后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学的《登飞来峰》中有两句诗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话音刚落,许多同学已开读了,并很快找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然后引领同学们稍作探究,《登飞来峰》一诗的重难点就突破了。学习杜牧的《赤壁》,一上课,笔者就说:“下面我给同学们读一首诗,同学们听完后谈一下,你从这首诗中的哪句想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争着发言。这样既学好了这首诗,又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因为听别人发言,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受到刺激了。

二、找准“肯綮”切入,从容尺水兴波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的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这句话告诉我们: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就是引导同学们理解它的“肯綮”。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找准这个“肯綮”,就能纲举目张、尺水兴波。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可引导同学们探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具言所闻”(渔人说了什么)和“皆叹惋”(他们叹惋什么)这个关键点。事实上,同学们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是需要查找一些资料的。那就留成课外作业,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第二节课交流汇总,老师再顺势引导点拨,作者所言之“志”同学们自然理解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也一样,抓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的“闲人”这一关键点,引导同学们探究作者为何自称“闲人”。(这也需要他们查找资料)这个问题解决了,这篇课文的“志”也就浮出水面了。而理解文言文中作者“所言志所载道”恰是学习文言文的实质,也是到达学习文言文的落点——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反思的“肯綮”。可见,找准切点,既能引领同学们高效理解课文,又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谓一石三鸟。

三、灵活处理课文,精准呈现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启示我们对教材中的课文可以“创造性”的处理。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把课文按记叙、描写、抒情分为三段,按起、承、转、合分为四段来阅读。这样一变体,文章的章法之美一目了然。像《爱莲说》,解题后可让同学们找出交代了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的句子先学习,理解后再让同学们读剩下的句子,并思考作者仅仅是喜爱莲花吗,然后再回到刚开始学了的句子探究莲花品行与君子品德的对应关系。像《〈论语〉十二章》,读完课文可直接让同学们凭直觉找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的句子。尽管有困难,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找出来,然后按这三块有重点的学习。像《桃花源记》,可由预习提示中成语世外桃源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社会入手,让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句子说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好在哪里。这自然比按顺序学习课文更能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像《醉翁亭记》,学完后同学们能感受到课文中的21个“也”字让课文音韵和谐,读起来流畅自然。但对“也”的理解,这显然不够。如果把《小石潭记》有句号的地方加上“也”,或者把《醉翁亭记》中句末的“也”去掉,让同学们读,他们就会发现改动后与作者的心情(一沉重忧伤一悠闲旷达)是不相符的。这自然比由老师“强灌”或分析得出,更能增强同学们对文言虚词表情达意的功能的认识、对文言之美的体会。

四、创新导入方式,优雅“入情”“激趣”

教育家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课的第一锤”。好的导入能点燃同学们智慧和情感的火花、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创造美好的教学情境。对文言文教学来说,导入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习文言文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背,文言文讲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有点遥远,等等,都使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高。如果老师能创新导入方式,把课堂导入“做得自然一点、得体一点,力求在很短的时间内,优美、从容、有情味地导入课文。”那么,学生就会被“吸引”、被“点燃”、被“激发”,就能饶有兴致的“在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就学习语文”。韩军老师教杜甫的《登高》是以讲电影故事的形式导入的;我们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可以把黄金台的典故、作者的人生遭际和诗串成一个电影故事导入,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完,诗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与朱元思书》的导入,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富春江景色的视频,让同学们试写一段描写所看到的景色的文字,然后让他们读课文,比一比自己和吴均谁写得好,进而领会骈文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可引用梁衡评价此文的资料导入,以吊起同学们的胃口。《爱莲说》可在解题的基础上,让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交代作者“爱莲”的原因的句子、《桃花源记》可由文前预习中对世外桃源的解释——理想中的美好社会入手,让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反映桃花源“美好”的句子导入并切入。这样或故事、或背景、或图画、或视频、或引入资料、或直击重点导入课文,方式新颖合特点,兴味盎然有奇效。

五、细化朗读指导,读出“趣”“韵”“情”“味”

韩军老师说:“扯开嗓子,忘我吟诵,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即美读吟诵。千百年教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包括背诵。这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可惜,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朗读吟诵,甚至认为它太费力费时而弃之不用。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朗读吟诵作为教学语文的首选方法。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教学文言文尤应重视朗读吟诵,只有通过读,才能“因声求气”,才能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古诗文“韵”“情”“味”之美,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古之趣。不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细化朗读指导,灵活采用多种读法,让同学们知道去做什么,怎么去做。切不可只是让读,而无具体指导。余映潮老师在教学《狼》时,就让同学们在“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后面加了一个“啊”字,这一加,“趣”“味”皆出。笔者在教学《马说》时,就指导同学们通过文中的“不”和“也”读出或同情、或气愤、或悲叹的语气,进而体会作者之“情志”。指导同学们朗读吟诵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正确的节奏划分、停顿处理读出韵;通过关键字的重读、拖、扬读出情;通过男女生轮读、分合结合读,重点句子重复读,配乐读读出味等。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我们根据具体课文“量体裁衣”,但教师的朗读指导一定要细、实、活。

六、编演“煽情”“微剧”,巧妙化解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编演课本剧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叙事类文言文的教学中,编演课本剧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工合作、学会模仿创造,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古文”“古人”之美,进而激发、增强他们的学“古”之趣。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单纯地让学生读、记文言文,也许他们兴趣不大;但让他们把文言文改成微型剧并表演出来,对好动的初中生来说,应是件有趣的事。而“改剧”需要精研课文,“改剧”的过程就是读熟、读懂课文的过程,也是加深情感感悟的过程。这尽管不比听老师逐字讲解、逐句分析省力,但学生愿意去做,因为他们感兴趣。曾听一位老师上白居易的《卖炭翁》,他在课上就让几位同学表演宮使强夺老翁的炭的场景,扮演老翁的那个同学还创造性地加上了老翁在大雪夜被冻死的结局(这个想象是合理的),这时“观众”无不眼噙泪花,教学难点被巧妙化解。我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让同学们分两块排演课本剧——杜甫生活之苦和杜甫心胸之博,两相对比,主旨不言自明,难点不攻自破。这显然比老师讲、学生记或者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更有趣、也更有效。不过,课本剧一定要微型,要为学课文“演剧”,而不能喧宾夺主。同时,要尽可能排演“文言剧”。

七、引进课外资料,增加“厚度”“活力”

同学们怕学文言文,有一个原因是文言文所用之“言”、所述之“事”、所载之“道”距離他们的生活过于遥远,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即使有兴趣,也常常望“言”兴叹、畏“文”却步。教学文言文,引入一些课外资源,一者能激趣;二者能克服同学们的畏难情绪;三者能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丰富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积淀,增加课堂厚度;四者能让同学们对古人产生敬佩之心;五者能激发同学们主动探究的活力,好处颇多。笔者在教学《孙权劝学》时,课前先让同学们自读《三国演义》中的“吕子明白衣渡江”到“关云长败走麦城”几回,上课时即由此导入,并在学“与蒙论议”一节时,补充了关羽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绝与孙权联姻和吕蒙为鲁肃筹划“御羽五策”两段史料。这样就使同学们对吕蒙“才略”的长进有了具体的认识,进而使他们感悟到读书的意义。在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时,给同学们插播了《经典咏流传》中梁越群老师和他的学生演唱袁枚的《苔》的视频。这既让同学们理解了托物言志这种方法,又对同学们进行了“三观”教育,还拉近了文言与生活的距离。教学《岳阳楼记》,可考虑用范仲淹在西北边境的传闻——“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导入,用范仲淹凄惨的童年生活结课。教学《周亚夫军细柳》可在课上给同学们讲讲“七王之乱”及其平定经过以及周亚夫的最终结局,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周亚夫的性格并得到做人的启示。但引用资料一定要精当、适量。

八、适当来点幽默,轻松“破闷”“克难”

戴建业教授成为“网红教授”,主要就是他讲“文言”幽默通俗。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学会用幽默来化解“文言”的凝重、沉闷、较难理解。例如,笔者在教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就猛然感叹道:“陶渊明聋了!”同学们很吃惊,我又说:“没聋,怎么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呢?确定聋了!”有同学立马起来反驳我。于是,群生兴奋。我在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我对同学们说:“张岱这人有病!”同学们同样很惊讶,我解释说:“没病,大雪天的半夜里去游什么湖?是你,你会吗?”于是,大家开始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是“有病”,不过是古代文人的“通病”和他个人的“心病”。显然,这比直接分析更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文言课堂不再沉闷。

此外,老师可作背诵示范(要背得超快、绝对准确),以激起同学们比一比的豪情,来破解背诵这一难题;可学用结合,让同学们学写古诗古文,以写激趣,等等。总之,我们要大胆创新,走出文言文教学目前的困境,实现文言文教学以生为本,富有“诗意”的追求。

[参 考 文 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3).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3]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课文同学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文言文阅读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