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系统评价研究

2019-11-19 06:40魏敏
微型电脑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评价系统过程

魏敏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咸阳 712000)

0 引言

远程教育作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有效手段,在教育现代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可使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夯实了教育公平,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水平对课堂教学质量做到进一步优化,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在使教师专业能力得以不断完善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已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教学评价则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当前远程课堂教学中利用评价促进教学优化仍是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已构建出了多种评价系统,但这些评价系统的评价过程大多缺乏完整性,缺乏系统的实践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目标及任务的差异性重视不足,使评价系统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1 现状分析

作为教学的重要构成教学评价已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远程教学中具有工作量大、操作处理烦琐的特点,对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求较高,快速发展完善的网络计算机技术为远程教学的管理及评价过程,教学评价系统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运用已实现了评价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例如,张颖等人构建的评价管理系统以不同的管理权限为依据可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具有良好的数据维护功能;李显军针对课程教学构建的课程考试教学评价系统,完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计算方法(根据学生考试统计数据)的设计。但现有的评价系统虽建立起了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普遍存在评价过程完整性不足的问题,大多针对某一方面的实践层次,对整个教学过程评价功能的差异性的重视不足,缺乏系统的实践过程。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评价者较为单一,通常由组织者聘请远程教育专家针对参与者提交的课程进行评价(采用统一的预先商定的指标体系),缺少对网络课程使用者(学习者和教师)的感受和意见,科学鉴定课程通常需要本学科的专家完成,而远程教育专家评价的单一模式易于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各项评价结果的全面和公正[1]。此外,为避免主观随意性,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量化评价法(指标量表)确保可操作性和客观性,但对于指标体系外的内容(包括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全面反映出来,目前网络课程评价工作的重点在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充分协调,科学合理的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避免主观随意性的同时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获取。

2 远程教育在线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

2.1 理论基础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本文对教育评价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不同评价任务及特点作为整体进行系统考虑,并从不同维度(包括安置性、过程性、总结性)出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运用信息化工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现有评价理论基础上完善实践应用,对教学前的学生基础、教学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安置性评价的使用完成判断和确定过程;教学中教学问题的诊断通过使用过程性评价实现(以教学活动的持续性监控为主);在通过总结性评价对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进行明确,据此对教学过程加以改善和优化。教学前根据认知负荷理论(Sweller),需教师对学习者的先前基础进行充分考虑,围绕智力的多方面表现及新旧经验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安置性评价即是在教学前以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水平为依据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学习者通过建立起知识同已有经验间的关系实现新知识的获取,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建构主义)。通常所属群体发生变化是个体改变的前提,强调师生间的协作和交流(勒温)。过程性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注重评价和教学间的交叉和融合,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监控,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总结性评价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发现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2.2 系统功能结构

教学评价系统的功能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

主要由4个模块构成,便于评价者完成在线评价过程。本文以教学前、中、后不同的目标任务为依据,完成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安置性、过程性、总结性三个主要评价过程,教师可自主选择评价活动以确保评价在各教学阶段的全覆盖,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信息(包括学习记录及教学行为等)给出改进建议,同时为了获取客观有效的教师教学评价结果,教学评价得分采用标准分优化的方式,以评价区间的现实比例需求为依据分段定位、线性变换处理标准分[2]。

3 系统评价方案设计

3.1 评价系统流程架构

实现系统功能(诊断、调节、反馈、激励等)需对各要素进行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可视为由多种信息构成的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将准备、实施、处理、反馈作为设计评价活动的主要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相互融合的教学与评价的各环节。教师向学生提供描述性的反馈意见以完善学习行为。本文所设计在线教学评价系统基于Moodle平台,Moodle(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境)的动态模块化设计可自由组合,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操作简单(基于社会建构教学法),交互性好,具有自动保存、管理收集数据、设置操作权限等功能,可全程跟踪各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系统流程体系图2所示。

图2 评价系统的流程体系

以不同评价维度为依据,学习者的学习记录通过Moodle 提供的评价工具库和活动资源库的结合使用完成收集、归类统计处理过程,在此基础上生成评价结果报告,为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依据[2]。

3.2 评价方案设计

(1)安置性评价

评判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是安置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前课程内容的准备情况及学习者基础水平的获取,安置性评价方案如表1所示。系统以教学对象、任务、内容为依据设计评价活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3]。

表1 安置性评价方案

(2) 过程性评价

教学过程是提升学生能力重要环节,为加强师生间的协作和交流,本文设计的过程性评价方案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如表2所示。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日常教学过程需持续记录和改进教学行。远程教学借助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缺少面对面的交流,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完成自评过程(包括反思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 同伴互评有利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激发学习动机,监督并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了较为全面的实施教师评价,需多渠道、多层次的收集教学评价意见[4]。

表2 过程性评价方案

(3)总结性评价

该评价模块注重定量评价,以学习和教学两个方面为评价对象,判断教学方案及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实现对教与学效果的检验过程,从而明确教学效果,具体方案如表3所示。

表3 总结性评价方案

3.3 计算过程

Z=Ze·A%+ZR·B%+Zl·C%+Zm·D%

(5)最后为便于识别和记录,完成校准分到百分制分数的转化,通过线性变换分段处理,转换前需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等级(如优、良和及格)的比例,假设优秀(80分以上)为排名前20%的教师,最后2位不及格(60分以下,即C=59),若被评价教师为200人,计算第40位教师及第197名教师的综合所得标准分(分别由Zex、Zpa表示),接下来计算及格到优秀间每递增一个教师排名增加的分数:K′=(80-C)/(Zex-(Zpa)),在T分数线形变换公式中代入Zi(综合标准分):T=(Z-(Zpa))*K′+C,据此获取评价的百分制分数,实现评价综合得分的合理排序[6]。

4 系统功能的实现

系统MVC框架采用ThinkPhp完成开发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MVC框架

系统用户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专家,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管理员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前,可通过页面录入对基本信息数据(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等)进行初始化配置,管理员具有设置两级项目评价内容及合理分配项目权重(以考核要求为依据)的权限,系统据此生成教学评价问卷。登录系统录入评价分数,获取教学评价综合得分时需先完成TeacherAction类文件的创建,用于封装评价数据,主要设计代码如下。

public function index() {

header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

this -> display();

}

avg(Teach_id){

Tea_score = M();

condition id = Teach_id;

list=Tea_score -> where(condition) -> select();

avgScore -> avg(ev_scroe);

return avgTeaScore;

}

avgMap( ){

M ("Teacher");

teacher_list -> select();

getField('Teach_id');

map = Array();

do{

i = i+1;

map[i] = this.avg(Teach_id);

}while(Teach_id = getField

('Teach_id'));

return avgTeaMapScore;

}

//计算标准方差

public function square(){

teacher_list=select();

Teach_id=getField('Teach_id');

n=1;

avgTeaMapScore=avgTeaMap();

do{

n=n+1;

While getField('Teach_id');

avgTeaScore=sum( squere[n])/(n-1);

m=1;

standard[m] = squere[m] /avgTeaScore; }

return

5 总结

教学评价起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的作用,需在对不同评价阶段本身的特点进行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教学评价,形成系统化、差异化的评价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完成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教师可自主选择评价活动以确保评价在各教学阶段的全覆盖,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对于教师教学评价(属于系统工程),评价考核内容及权重指标的科学合理设置和分配仍需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完善,需充分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数据挖掘、变异系数法等)实现客观指标设置及合理赋权,以进一步优化改进远程教育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评价系统过程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