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综合素养培养

2019-11-20 03:10张建萍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报编辑部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报稿件学术

■张建萍/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报编辑部

一、当前高校学报编辑现状概述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的扩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高校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逐渐呈现出专业、科学、优质的科研氛围。在这个基础下,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点内容与方向,始终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高校学报,高校在积极展示自身优秀科研成果,发展前沿技术、踊跃参与学术交流方面都较往年有所着更加活跃的表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的不断深入,高校学报在科研动态传播、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浪潮不断深入地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与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当前知识经济大潮迅猛发展,高校学报如何在知识经济环境中用于保持自身应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成为了学报在传播过程中内容把控的重点。学报编辑在历经了“杂家”到“学术型编辑”的角色变迁后,在信息时代深入学术界的过程中,既有的“学术型编辑”因其学术性与编辑原理间知识结构与体系不相容、信息轮转率高带来巨大工作量等因素均成为了困扰学报内容优化的重要原因。如何根据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特点积极调整自身的角色并未角色赋予新的素养和内涵成为高校学报编辑综合素养培养的主要方面。

其次,在当前高校学报编辑部中,相关人员的配备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编辑部中主编、副主编挂名现象严重,而专职编辑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编辑要求。加之因为“学术性编辑”的思想使得编辑部成员普遍对于编辑理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实际编辑业务经验普遍缺乏,导致刊物的质量与效果均差强人意。这种情况固然有“学术型编辑”思潮的重要影响该,但是偏重内容忽视编辑形式与编辑的科学性固然会使得学报出现“内容专业,形式业余”的现象。

最后,在学报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过于重视内容也会引发编辑人员忽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产生“编辑即简单的文字处理”这种粗浅的编辑观。久而久之,对于编辑工作丧失了积极性与责任心,导致学报版面简陋,不但无法良好展现学报“高校展示窗口”的基本属性,甚至会影响高校在对自身学术成果进行积极应用的效果与收获。

二、新时期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综述

由于学报受众面窄,专业性强的特点,加之在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冲击,编辑工作主要需要具备以下素养和能力:

(一)学报编辑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报虽然是学术性刊物,但是其编辑工作同新闻编辑一样,在内容的筛选与处理方面需要注意一定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尤其是在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量、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加的新时期,编辑的思想政治素质必然是保证学报质量、信息安全的重要素养。作为学报编辑,首先需要保证自身的思想和政治的正确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实时提高自身相关的理论思想水平。在具体的编辑工作期间懂得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自身业务进行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稿件的处理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坚持党性原则、“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原则。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指引下,厘清学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障高校学报的内容正确性与价值性。

(二)学报编辑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操守

由于学报的特性,作为学报编辑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操守。编辑需要在仪式上加强自身学术、社会责任感、编辑职业等方面素养的培养。其中学术意识指的是尊重知识,抵制学术腐败、剽窃等不良现象,在学术方面保障全面的道德观,严格按照审稿录稿规则对稿件进行处理,杜绝人情稿件现象。社会责任感具体指编辑需要保障稿件的原创性与准确性,对于相关数据、理论的来源进行严格甄别,保障稿件的质量。编辑职业道德操守要求编辑在进行稿件处理工作期间牢记编辑工作传播真理和知识、累计文化、发现人才的重要责任,严谨细致、谦虚谨慎的工作改作风、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基本原则。

(三)学报编辑需要具备的业务素质

1、良好地策划能力

在编辑开展工作期间,需要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良好的策划可以使学报的结构合理、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学报媒介自身的优势。策划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分以下方面:选题策划,选题作为学报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对于学报的质量至关重要。适宜的选题策划不仅可以保障学报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编辑技巧使得学报的可读性与价值均大大提高。学报编辑人员在进行策划时需要针对稿件进行系统地筛选,并建立一个稿件质量评价机制,按照论文学术价值的高低、课题新颖程度、创新性高低等原则综合进行合理的编排和版面布置。学报此外作为期刊,专题的设置也可以保障读者在阅读期间的条理性,条理清晰的专题可以充分体现出论文的价值。

2、扎实的文字功底

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编辑工作的直观体现,对于学报编辑人员而言尤为重要。编辑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一个扎实的文字功底,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文字运用基础,能够快速地对论文进行校对,甄别出论文中的错别字、语病,其次在对标点符号、数据、格式、行文结构、参考文献等文章要素进行评判。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时,编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仿写能力,在不改变论文原意的基础上尽量贴近作者的行文风格与习惯。

3、丰富的知识积累

编辑的学术素养是决定学报质量、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学科间相互渗透,新型的边缘学科大量出现。学报编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一些前沿的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具备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完善和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建设与知识量的积累,这样在遇到相关专业性的论文时才能够准确、严谨地进行编辑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论文稿件质量,进而保障学报在一个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下持续良好地运行。

4、良好的社交能力

学报编辑人员虽然表面上其工作主体是各种论文,其实延伸来看编辑的工作重要的一方面是构建起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维护好正常的印刷、发行工作。所以社交能力也是需要编辑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读者的反馈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编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优质地处理反馈信息,并根据信息对学报内容进行积极地调整,进而优化学报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开展学报编辑工作,由于当前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速度借助信息技术得到深刻的变化,学报编辑从业者需要分析当下传播模式,借助一些新的传播理论,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将学报编辑工作从根本上进行优化与创新。将学报这一传统的纸质媒体通过积极地优化与发展得到新生,在新时代继续展现其独特的价值与力量。

猜你喜欢
学报稿件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