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节日以深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2019-11-20 03:10潘雅婷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万圣节传统节日中华

■潘雅婷/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在长久的生活、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表达特定情感、信仰、理想与拥有特定风俗、仪式、庆典的日子。不同的民族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民族特点,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释放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是我们需要不断探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人们在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进个人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

一、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华传统节日态度之现状

如今是信息多元的时代,多元的网络环境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特别是现今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大环境,自他们出生起,身边就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不仅仅是受限于旧时的收音机、电视机、广播站,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容易获取信息的工具。正因如此,他们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风俗,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中西文化冲击,加之我国与西方交流的愈加频繁与密切,必然使中西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更多的融合与碰撞。从各种现象看来,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存在部分缺失。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与节气相联系,以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为重点,这些节日虽家喻户晓,但大学生更多地是关注节日的放假问题,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与精神底蕴了解得不够深入,从总体来看,传统节日的氛围愈来愈冷淡,部分风俗习惯也逐渐被淡化,大学生对于过传统节日的热情并不高涨。另外,对于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更为浓厚的兴趣,他们热衷于过洋节,喜欢并会参与各种形式的洋节庆祝活动,洋节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二、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华传统节日态度之原因

商家追求盈利对洋节过渡宣传。每当临近洋节,商家都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部分学生认为西方节日的氛围很好,很多都伴随有美丽的传说,并且有比较固定的人物或卡通形象与特定的环境氛围。如圣诞节的固定搭配必然有麋鹿、圣诞帽与圣诞老人,万圣节的固定搭配则是南瓜、幽灵与灯笼,在这些洋节即将到来之际,商家便会为需要卖出更多商品而进行更多的宣传,如肯德基、麦当劳每年在万圣节期间都会推出万圣节系列玩具,大学生便是购买这类玩具的主要群体,他们会在朋友圈中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万圣节系列玩具,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推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类似的消费中,洋节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与思维中。

传统节日优秀书籍、影视作品的减少。我国的传统书籍如《论语》、《大学》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戏剧如粤剧、京剧等也带有浓厚的传统民族特色,在全球化与网络尚未如此发达的前二十年,青少年们接触到的大多仍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中国传统影视作品,但如今随之替代的是可以随意下载与播放的泡沫韩剧或西方过分追求个人主义的影视作品,部分国内影视制作团队因为经费原因或追求短期效益,制作的一些快时尚甚至恶趣味作品,虽有一时嚼头,却缺少内涵,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些都极大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部分大学生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热衷于西方文化作品中的利己主义,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也极易造成在价值选择上的迷茫,不利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

三、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设想

大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推进。大学不同于高中,大学是一个人员组合更多元的“小社会”,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与社会背景,年龄层次的多样化与学科背景的多元化决定了大学生思维模式的多元化。大学德育课程有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功能,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面对现今思维更加活跃的大学生,传统的德育课程已不再能满足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需要结合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所要求的,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在德育课程中加入民族传统节日的元素,将民族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的亲情、价值、幸福等元素结合到大学的德育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与人文关怀,让德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不是单纯死板地向学生传播枯燥的大道理。

大学校园广播、公众号及校园活动的文化推广。大学校园广播是一个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平台,每天学生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收到校园广播的内容,利用好校园广播,适时播报一些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传统节日内容,将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用诙谐易懂的语言通过校园广播传播,让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便能耳濡目染。自微信开始流行后,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转战微信公众号,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运营本校的微信公众号,在自家公众号上实时传播时事热点与发布重要信息,特别是目前一些通过漫画形式来表达时事与热点的推文,不仅用更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了中心观点,通过漫画表达的形式也缩短了人们阅读文字的时间与简化了信息接收的过程,让读者能更容易与更深刻地了解内容。高校公众号也可以学习这一方式,将中华传统节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推文进行传播,高校公众号不仅仅有服务自身学校的功能,更有传播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由于高校公众号的关注对象大部分是大学生,高校公众号更要重视并担负起自身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另外,校园里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活动,如临近春节,部分高校会开展“写对联,迎新春”系列活动、端午节“学习与制作包粽子、纪念屈原”活动、元宵节“猜灯谜与吃汤圆”活动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积极弘扬和传播了传统节日文化,值得发展与推广。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应积极主动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主动参加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清明的集体祭拜仪式、参加各种形式的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多参与到推动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与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去,为延续中华五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熏陶自己提升自己,为日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蓄力量。

社会新媒体对传统节日的积极传播。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不仅仅接收的是来自校园的知识,更多地是接收到来自社会、网络的信息,特别是大众媒体,应该对传统节日与传统民族文化有正面地报道与传播,不同地区还可根据自身区域文化的不同,结合本地的风俗以更为容易让人接收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目前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的“抖音”,“抖音”中的很多视频与行为会引发部分大学生的模仿,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或形成一段时间的社会热点,如将中华传统节日中的优秀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在“抖音”中进行有效展现与传播,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万圣节传统节日中华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万圣节狂欢派对
Sundry Features of Halloween 杂谈万圣节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万圣节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