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

2019-11-20 03:10何学义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中心校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习惯作业小学生

■何学义/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中心校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对其整个人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续学习生涯中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但小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其学习效率难以有效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体现

(一)不能认真聆听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在提出相关问题后,不少学生立即就举手准备回答,还有一些学生会从座位上起立,争抢回答问题,被点名回答的学生充满成就感,急迫地表达自己观点,而未被提问到的学生则产生一定失落感,一些学生甚至不会听其他学生回答的具体内容。同时,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过于强调自己的见解,而不能虚心接受其他的观点。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重复若干遍后,依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弄清题目要求。

(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并且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讲、学生玩的情况,而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提问也大都被部分学生包揽,而有些学生则很少参与。从具体观察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约九成的小学生只能在课堂前十分钟集中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分散,与教师教学活动不断脱离[1]。

(三)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问题后,不少学生争抢回答机会,但当教师挑选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被点名的学生往往又无所适从。同时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相对较小,教师无法听清,还有的学生尽管快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所表达内容却偏离了题目要求。

(四)作业习惯不良

不少小学生未能有效掌握正确的作业姿势,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作业本放置不到位,握笔姿势与坐姿不正确等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纠正。同时,一些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任意涂改现象严重,作业字体潦草、不整洁,不仅影响到作业的美观性,还给教师的批改带来诸多干扰。另外,很多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无法做到专心致志,大都需要家长的监督下才能顺利完成作业。

二、应重点培养的小学生学习习惯

(一)有效完成作业的习惯

第一点,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合理布置作业,以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于后进生的作业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要求,以增加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

第二点,家长们应根据家庭状况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保持安静状态,并将相关干扰因素有效排除。同时,家长要合理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的专注精神,在学生做作业的同时,不能允许学生听音乐以及看电视等行为。

第三点,家长要对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较强的自律性,极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因此,家长应根据学生的作业速度为学生合理设定作业时间,并及时监督学生在设定的时间内将作业做完。同时可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来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按成作业,当超过规定时间后,要禁止学生继续写作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作业速度会有较大程度地提升。

(二)专心听讲的习惯

第一点,小学教师要时常强调学生的听课纪律,尽可能减少学生在课堂中的开小差、交头接耳等现象。

第二点,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注意观察教学板书内容,理解教师教学内容。同时,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并引导他们认真聆听其他学生的见解,并对其进行有效判断。

第三点,教师应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语言应幽默生动,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学习的习惯

第一点,对于某些学习任务,仅靠单独一个小学生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学生合作。因此,小学教师应加强培养小学生形成与人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点,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合理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他们积极融入到集体活动中,能够正确处理自身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教师要引导各个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促使他们不仅能够在校内与师生进行良好合作,还能在校外与亲朋进行良好合作,以共同分析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

第四点,教师在培养小学生与人合作习惯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等,以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需要引导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提高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训练的要求

第一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其行为具有自觉性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小学生学习行为逐渐具有自觉性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

第二点,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面始终严格要求。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学习方面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当情绪处于良好状态时,就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当情绪相对不佳时,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就会过于严格。这种教学行为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严格监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第三点,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在以往不合理习惯的影响下,小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若稍微放宽对小学生的监督,其学习习惯就会产生反复现象。同时,如果断续训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则很难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从而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持续反复训练,不能有任何放松。

(二)高度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时效性

第一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将会产生定性效果,会对其以后的学生生涯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若小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而不帮助其及时进行纠正,将会导致加大其后续学习的难度。所以,必须尽可能早地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习惯。

第二点,小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弱,能够有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在短时间将这些抛弃。当不良习惯不断增加且逐渐稳定后,会加大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难度,就算教师持续监督,也无法在短时间有效纠正过来。所以,小学教师要从与学生接触的第一天起,就应高度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促使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稳固的自律行为,为后续学习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始。

(三)教师与家长应以身作则

第一点,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模仿性,教师与家长的日常行为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与家长在日常工作、生活方面,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小学生提供榜样示范作为,不能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不良习惯。

第二点,小学生的不少行为习惯都有教师与家长的烙印,所以,教师与家长一定要充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应在自身做好的前提下,再去要求学生,以促使小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点,教师可充分运用空间时间为学生们讲述名人故事,并引导小学生积极阅读各方面书籍,使小学生从中不断受到启发,深刻认知到良好学习习惯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四、结语

总之,有效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自觉性,还对小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学教师充分了解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有效把握应当重点培养的学生学习习惯,高度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时效性,提高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训练的要求,教师与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从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

猜你喜欢
习惯作业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作业
我是小学生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