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益共享内涵及社会意义的思考

2019-11-20 03:10三亚学院北京德恒三亚律师事务所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利益成员发展

■赵 隽 陈 曦/.三亚学院;.北京德恒(三亚)律师事务所

目前,我国民生矛盾问题形势严峻、社会腐败现象仍存在、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要追其原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社会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实现利益共享过程中未能合理进行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将从共享发展的概念,内涵特征和时代意义等方面阐释共享发展的内涵。从社会目标、作用、主体分类及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来五个角度来分析利益共享的含义,并对利益共享是存在于共建基础之上的共享、利益共享具有合理差别和利益共享是逐步推进的共享三个特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利益共享可以为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保障、利益共享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以及利益共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三个社会意义。

一、共享发展的内涵

(一)共享发展的概念

要问“共享”与“共享发展”是从何而来,则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开始,对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下大同”,再到邓小平改革开放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战略,这一系列的发展都表明,从古至今,共享发展思想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美好愿望。从共享语义的角度来看,“共享”等同于“分享”,这意味着使用权利或信息的知晓权利与他人共享。从共享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这里提到的共享有两个方面的解释,首先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其次还指实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过程。所以共享发展的内涵应该包括参与和分享两个方面。在英文里,英文单词“share”除了表示分享这一种含义外,它还表示股权、股份、共用和共有等释义。所以,在这样理解下,共享发展有了全新的释义,表示每一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与所有人全面自由发展,在这两者中,形成了一种互助,共生,互利,共同繁荣的协调,互动和多元化。结合从不同角度对共享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共享发展概念的概念“国家依照资源共享的服务范围和空间联系,将社会中的资源以及社会的改革发展成果进行一系列的重组、优化、整合,最后,形成了一个定义明确的有机整体,使社会资源的分配完全或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完成资源分级共享的目标”。

(二)共享发展的内涵特征

就当代时代而言,共同发展的最高概念可以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体现,因此共享发展的内涵也得到了更新。共享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到各个系统的共享发展,还需要考虑到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共享发展。因此,共享发展的主要内涵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整体的协调性。共享开发主要侧重于整体观点,但共享开发不仅仅是整体共享。它将整体共享视为共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共享发展视为整体理想状态和实施过程。共享强调了在整体的环境下,整体中的各个系统和要素间共同享有的理想环境,很大程度上表示在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实现各个系统和要素间的均衡发展,这也意味着共享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最佳平衡和理想状态。因此,共享发展实际上强调了社会所有成员社会发展成就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其次是开放的互动性。由于各种系统之间的联系,由于系统的开放性,共享开发被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中,因此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共享开发。可以看出,共享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实行系统间的共享发展应该满足“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也就是共享发展系统的整体效应要超过各个子系统独立发展效应的总和。从这个层面看来,共享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多层次的交互,强调了整个社会系统下子系统与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系统和子系统的内部组件。在系统的发展中共同享用社会资源,以达到两种及其两种以上系统或者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同发展,实现共享发展的理想状态。

最后,还有全面的多样性。系统中每个元素的整体演变,具有一致的目标和资源共享以及良性循环。共同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全面多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不仅是单一制度或单一要素的发展,相反,多个系统或多个元素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全面,全面和平衡地发展。甚至可以说,共同发展是在追求改进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结构增长和多种因素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三)共享发展的时代蕴意

把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必须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社会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人人享乐的社会,是全地区、全人口的小康。尽力避免少数人享有和部分人享有的情况发生。从共享内容中,需要完全共享。共享发展需要实现社会各界人士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成就,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实现共同发展。从共享发展的实现途径而言,要实现共建共享。没有高质量的共建,就无法实现高水平的共享。从共享发展的发展过程来看,有必要实现共享的逐步推进。有句话这样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对于共享发展也是一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共享发展的推进要想螺旋桨式的逐步推进、逐步上升。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我们要把握好我国的当代国情、利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实现共建共享,最终发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加快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步伐。

二、利益共享的含义

(一)从社会目标来看

从社会目标的角度来解析利益共享的含义,则大致可以表述为“利益共享是在利益的基础上承认和尊重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公平和全面的,并使社会所有成员受益。进而推动上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而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一些人的利益需要的情况。

(二)从利益共享的作用来看

有学者认为,从利益共享的作用来看利益共享实质上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加快、社会发展进程的继续推进,在努力挖掘社会每个成员的潜力的同时,应保护和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需求也应该随着能力的提升而持续提高。

(三)从利益共享的主体分类来看

从利益分享主体的分类到分析利益分享的含义,利益分享主要包括地方和中央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共享。利益分享,不同行业的利益分享,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分享,城乡之间的利益分享以及群体间的利益分享。

(四)利益共享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利益分享主题具有强烈的社会历史氛围。其次是利益共享的主体应该涵盖社会的大多数人群。就现在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良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更多的将利益共享的主体理解为社会全体成员。

利益共享的客体在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发展状况之下指的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也就是说,分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和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成果的分享,这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成就的分享直接相关。只有多方面共同协作才能使利益共享更好的完成。

三、利益共享的特点

(一)利益共享是存在于共建基础之上的共享

共建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智慧、劳动等将自身的素质及能力充分的发挥到社会的建设中去,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的行为。共建共享是相对统一的概念,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共同建设中去,并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此为共享提供必要的精神和物质保障。社会所有成员都享有社会的共同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所有成员在建设社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掌握好共建共享两者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在共同构建和共享中存在两种同步和非同步的情况。首先是共建的同时也在共享,在共同构建社会成果的时候也在共享社会的阶段性成果。其次在社会共建的整体效益和成果转化成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共享是一个长期的转化过程,表现共建共享的不同步。

(二)利益共享具有合理差别

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平均主义的分配于社会目标相背离,这种平均主义极易导致“做和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你做我做都一样”的消极社会心理。但实际上,共享和平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首先,共享是在具有合理差别的基础上表现平等,但平均往往追求结果数值的绝对平等;其次,平均伴随着对社会贡献较小的人在分享社会成果时表现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的剥削,而共享是带有公平的共享。具有合理差别的共享主要有涉及两层含义,第一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需要的利益在根本上和整体上得到发展、得到共享;第二是各个社会成员具有合理差别的利益能个在个人层面上得到发展、得到共享。

(三)利益共享是逐步推进的共享

随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是指对过去的不适应当下社会良好发展的利益关系进行废除,并建立新的符合当代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利益关系。在除旧迎新的调整过程中,利益共享并不能间断性的进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要充分理解利益分享,我们必须了解社会中的非对抗性利益冲突。并在解决这个社会非存在性利益冲突的时候不能采取暴风雨式的手段,如果采用简单快速的解决方案,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在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最严重的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利益共享的社会意义

(一)利益共享可以为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社会保障和稳定是一种思维的概念。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稳定。不可否认,社会的安全稳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稳定关系着家庭、经济等多个方面。曾有领导者说过,对于中国来说,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做不了,甚至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失。实际上,社会中存在各种利益,有时在同一类利益中甚至存在不同的利益。因此在社会利益关系中就表现十分复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相互影响,在各方的利益斗争中就很有可能出现以利益关系不平衡的现象,进而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利益冲突。

(二)利益共享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社会公平和正义通常以社会合作为基础。社会合作主要包括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分享的意义。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建立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期,所以只有将社会中各方的利益关系进行妥善处理,社会各方的利益才能得到妥善处理。坚持效率优先,公平考虑的原则,可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实现共同利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重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问题,尤其是权利和机会方面的不公问题,并对这些不公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避免社会成员出现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心理预期消减的情况。

(三)利益共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之一是利益共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够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而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当全体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进行共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共享,这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同繁荣的目的,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这个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只有认清共享发展的内涵和时代蕴意,才能保证共享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只有从社会目标、作用、主体分类和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来全方位的了解利益共享的含义,才能保证在实现利益共享的过程中不偏离利益共享的发展初心;对利益共享的特点进行充分掌握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利益共享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成,对利益共享的社会意义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贯彻,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对一个国家而言,利益关系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否,若出现利益关系紧张则象征着社会的不和谐,只有将利益关系进行良好的整合才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冲突,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猜你喜欢
利益成员发展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I Love You, Dear China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