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校军训体系内涵建设缺失的典型问题

2019-11-20 03:10张艺娇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内涵式军训职校

■张艺娇/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一、前言

(一)内涵式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地首次做出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科学论断,从理论和战略高度指明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的重大使命,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准确把握,全面落实。”[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本科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更深一些”[2]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院校(以下称职校)理应紧跟教育发展时代要求,借鉴本科教育中的“内涵发展”理念,进行“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等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打造新时代“内涵式职业教育”。

(二)内涵式军训

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训练(以下称军训)是非军事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最常见形式,一般包含军事操练和军事理论教育,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称高校)新生入学之后的“第一堂课”。想要打造“内涵式职业教育”,就必须从新生入学的第一步抓起,“任何有目的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3],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7〕76号)的文件中也提出:“健全各级学生军训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军地协作、权责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体系,提高学生军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内涵式军训”体系迫在眉睫。与传统军训倚重军事操练的体系不同,“内涵式军训”是从顶层设计到末端落实的各个环节都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并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完整系统。

二、职业院校传统军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国防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4],虽然已经过20余年发展,但是较之国外高校和我国发达地区本科院校,以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进入并扎根于我国职校的时间较晚,从顶层设计到末端落实都存在“重操练、轻育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忽略学生主体性

职校学生一般具有文化基础薄弱、组织纪律性不强等特点,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往往成为军训的最主要目标,基于此,学校在制定体系、日常管理和质量评估等方面,都极易将学生作为机械的操练对象,大大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军训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甚至会产生“逃训”、“罢训”等与军训初衷相悖的现象。

(二)内容和方法陈旧、程式化

军事操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是传统军训模式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军训内容比较陈旧:军事操练常常只进行最常规的站军姿、走方阵等训练,缺少武器装备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这在内陆地区职校中表现尤为明显;军事理论教学存在教材良莠不齐、课时长短不一等问题[5]。另一方面,军训方法过于单一、程式化:军事操练过于生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激励机制;军事理论教学存在“讲书”的照本宣科现象,流于形式。

(三)成果巩固不到位、缺乏长效机制

“集中军训结束,没有一个继续教育管理的机制,使军训学生的精神状况很快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能巩固军训成果。”[6]这是大多数高校军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职校军训中表现尤为明显,例如很多学生在军训期间养成了良好作息习惯,在军训结束一周左右就基本恢复原状,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也偶有发生。

(四)军训文化氛围不浓

军训文化氛围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参训的积极性,大部分职校军训都存在文化氛围不浓的现象,使本就单调、乏味的军事操练更无生趣可言,具体表现为:辅导老师没有充分发挥“调节剂”作用,成为单纯维持训练秩序的“副教官”;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局限于方阵之间“拉歌”;军训宣传的载体不够灵活,过于依赖宣传标语和微信推文等,少有互动性强、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宣传活动;等等。

三、职业院校“内涵式军训”体系建设思考

优良的系统并非一层不变的模式化体系,而是顶层设计相对固定,实施载体与时俱进、与生俱进的鲜活系统,可从机构设置、规章制度、教学模式等角度思考。

职校“内涵式军训”体系机构设置,一方面要抓好与传统军训相同的基础机构设置,即设立军训领导小组,下设组长、副组长和若干组员;设立军训团,即军事操练总指挥部,团下设营(以校区或二级学院为单位),营下设连(若干班级为一连队,人数适中即可)。另一方面要根据校情和生情,在军训领导小组下设:医务部,由校医院专职医生负责;思政教育部,由二级学院副书记负责,辅导员施教;宣传工作部,由老生文娱骨干负责。期间,明确各部门、成员职能分工,部门之间、成员之间每天进行交流互通,最终实现良性互动。

为了保证军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军训开始之前,学校应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军训期间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各项管理机制纳入制度之中,明确违背规章制度将会受到的相应惩罚,保证军训有序进行。而要想改变职校传统军训“忽略学生主体性”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就要对军训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切实践行“教与学互动”的军训教学模式。

四、结语

目前以军训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涵盖了军训地位意义、现状分析、模式和工作方法、军训管理、军训成果探讨、国内外军训比较等研究方向,偶有将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且大多数以本科教育作为主要研究阵营,几乎未见职校军训内涵建设的研究成果。笔者从职业院校内涵发展视角入手,分析了传统职校军训内涵建设缺失的主要问题表现,明确了“内涵式军训”体系建设的方向。要打造职校“内涵式军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突破,只有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共谋出路,才能使职校军训的国防功能和思政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助力“内涵式职业教育”建设。

猜你喜欢
内涵式军训职校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妈,我军训完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军训的人也太惨了吧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军训是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