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新思考

2019-11-20 03:10张露颖陕西科技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背景信息大学生

■张露颖/陕西科技大学

现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互联网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接触互联网的主要群体,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诸多优势便利来提升自己的就业和创业水平。高校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有效提升自身就业创业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大学录取比例仍在不断提升,大学生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互联网+时代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成为了困扰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创新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更多的行业和技术当中,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各个行业和企业都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相关企业对于各类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在就业创业阶段也能够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以各类互联网软件为例,这些软件的开发运用和维护等多种过程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撑。各产业链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互联网能够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缓解当前我国就业愈发严峻的问题。

(二)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更加丰富,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打破了信息的封闭性。这也让每一个需要获得信息的大学生能够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前景来看,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保障。首先,服务的范围更广,女性大学生获得了更多更新的就业创业机会。在大多数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女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性别歧视,随着互联网+时代背景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创业机会,如网上经营淘宝店铺、网红主播等,女性因此也获得了更多平等的就业创业机会。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拥有更广阔的平台

在十九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就业创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发展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来解决就业创业过程中碰到的诸多问题。比如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协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更多成果和成就。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平台也逐渐形成了极为突出的特点,结合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工作也会有效降低成本,通过网络媒介的宣传能够极大地减少宣传成本。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产业链逐渐趋于完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也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还能及时地获取就业创业相关的信息,及时调整创业策略,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创业目标。此外,互联网相关技术还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现如今多所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就业指导网站和公众平台,大学生只要关注网站和公众号就能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尽快找到合适自己的理想工作。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行为不规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充斥在网络平台,对于信息的管理也变得更加困难,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很多都不能有效辨别信息的有效性和正确指导性,很多时候会被误导。尤其是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刚毕业时就想要获得一蹴而就的成果。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很多大学生在受到网络错误信息的指导下走上歧途,被一些误导性信息所迷惑,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缺乏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获得的就业创业机会更多,但互联网市场也正面临着日渐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不需要获取过多的经验就能够实现创业目标。这虽然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率,但也直接导致了他们为了追求成功盲目跟风的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缺乏核心竞争力,立不住脚跟。这也是很多创业项目在短时间内覆灭的主要原因所在。要在互联网+背景下获得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我,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

(三)缺乏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还遇到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就是很多高校缺乏自身系统有效的创业指导资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行业和信息科学技术进行了融合,这种融合对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便利,但同时也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当前我国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并未开设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即使设置了也多是内容形式单一,理论实际难以联系,效果甚微。学生所获得的就业创业知识理论反而来自于课程之外的一些途径,这也造成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缺失。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新策略

(一)寻求政府及企业的资源支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政府企业资源,加强资金支持,形成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实习机会,在加强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知识。

(二)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学校作为大学生培养就业创业的主要平台,是实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在实际操作方面,高校要将互联网创业活动纳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此外,还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创业案例,将互联网+背景下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技术手段和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传授给更多的学生,注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及时自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有效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途径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要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就业创业实践内容和形式,将社会实践教育融合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基础知识理论教育等多个环节当中,有组织有纪律的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适时开展相关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技术上的指导,依托校园教育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强烈创业欲望的学生,高校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跟踪式教育培养,让学生获得适时适量的帮助,实现创业愿望。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高校要充分结合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推动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背景信息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展会信息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