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019-11-20 03:10谢清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宿管宿舍民办高校

■谢清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之一,能否有一个和谐的宿舍环境,不仅对大学生数年的大学生活有重大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随着民办高校的飞速发展,各高校普遍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开始显现,其中学生宿舍矛盾的处理是众多管理难题中的一个突出点。

一、民办高校学生宿舍矛盾的类型

(1)从矛盾双方的身份来看,主要包括学生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宿管工作人员的矛盾、学生与辅导员的矛盾三类。学生与学生的矛盾是三类矛盾中数量最多,也是最为复杂的矛盾;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矛盾则相对少一些,而且这类型的矛盾相对比较容易协调;学生与宿管工作人员的矛盾在很多民办高校比较突出。多数民办高校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依然停留在老式“学生宿管中心”管理的模式下。这类宿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多以中年甚至是老年为主,普遍文化素质比较低,缺少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与能力,很多管理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如笔者所管学生时有因忘记带钥匙而求助宿管工做人员的情况,遇到这类事情,不少宿管工作人员态度较差、嫌麻烦,甚至要求学生“写检讨”。很显然,“写检讨”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甚至能够直接引起学生的反感,很容易使学生与宿管工作人员之间产生各种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从根本上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双方由于文化水平、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方式有很大差异,容易产生矛盾;二是双方年龄差距较大,代沟较深,思维方式有很大鸿沟。

(2)从矛盾持续的时间来看,有偶发性矛盾与持续性矛盾。偶发性矛盾多为某件具体的事引起的,舍友之间暂时出现的矛盾,这类矛盾基本都是一些“小事情”引发,如关门声音太大、没有冲厕所、弄坏舍友东西等。偶发性矛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处理,只要解决及时,一般都能消弭于萌芽状态。但这类矛盾,如不及时处理,则有可能发展成为持续性矛盾。持续性矛盾多是某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的长期延续,如舍友经常不丢垃圾、每天睡得太迟等等,这类矛盾多是“忍无可忍”而爆发。处理此类矛盾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经过多次反复调解方能见成效,如调解不到位,不仅不能解决矛盾,甚至能将双方矛盾扩大化,增加解决矛盾的难度。

(3)从矛盾具体引发的原因来看,单一原因引发的矛盾较少,多数呈现多方面,其中生活习惯不同、不注意说话方式、性格爱好不同、以自我为中心是矛盾引发最突出的几个方面。中国青年网的调查显示,以上四种原因引发的宿舍矛盾分别占61.59%、57.72%、41.44%[1]。

二、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宿舍矛盾的主要因素

(1)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90后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消极方面来看,90后大学生有如下特点:

第一、特立独行,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凸显。90后成长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他们思想开放活跃、情感强烈、个性张扬独立、喜欢寻求刺激,注重自我目标的实现,崇尚自我。但过于追求自我,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对他人吹毛求疵、无故猜疑,缺乏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精神,合作意识淡薄,难以正确处理个人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荣誉感降低,社会价值淡化,甚至会出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严重情况。

第二、迷恋网络,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紧张。在网络时代,合理利用网络,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获取所需信息,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多好处。但民办高校的学生,中学时代很多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使得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习比较费劲,部分学生因此而自暴自弃,沉迷网络,难以自拔。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他们往往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缺乏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与同处一室的舍友,极易引发各种矛盾。

第三、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较弱。有调查显示,65%以上的90后大学生承受着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压力,其中有20%-30%的90后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约有10%的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2]。90后大学生的这种压力,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学习方面的压力,此点在前文已述,不在赘言;二是生活上的压力,90后大学生中,各方面的攀比已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身心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调查表明,有56.6%的学生再生活上没有很好的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3],但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很多攀比成风,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高消费”,容易陷入网贷等陷阱。而一旦负债累累,很多学生会因此一蹶不振。这种情况出现后,往往伴随的是学生性格开始变得孤僻、一天到晚魂不守舍、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张。

(2)家庭因素。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导师,家庭成员之间的结构、价值观、教育观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的健康成长。虽然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的影响在逐步减弱,社会的影响在逐步加强,但家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大学期间,实际上随时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般而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和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也比较健全,人际关系也比较好;反之,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少,则对学生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往往比较大。

(3)学校管理因素。我国民办院校普遍比较年轻,多半都是近20年以内创建的。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借助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春风快速发展,规模逐渐壮大。但多数民办高校在管理上的问题很多,就宿舍管理来说,“低学历、高年龄”几乎成为民办院校宿管人员的标配,这些宿管人员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及管理水平有限,在处理问题、交流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多数是采用“以罚代管”的方式管理学生,动辄采取检讨、责骂等方式,自然很容易引发双方之间的矛盾,更不用说宿管人员能够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中发挥作用了。

三、民办院校学生宿舍矛盾的预防与解决措施

(1)从学生个人来说,需要大学生懂得“全面的认识自己、善意的认识别人”。从全面认识自己来说,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在于对自身认识的偏差,人们往往喜欢别人褒扬自己,而不喜欢别人批评、指责自己,这说明了人往往无法正视自己,这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要正确认识自己,需要认清以下几方面:第一,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人无高低贵贱,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应该认识到,只有自己通过刻苦努力,任何差距都能迎头赶上,而不应该有一种“羡慕嫉妒恨”的思想,更不应该因此而怀疑人生。第二,正确认识自己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对容易,但认识自己的短处与缺点比较难。但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认识自己的短处与缺点,才能克服这些缺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不至于“坐井观天”,目中无人。第三,正确的表现自己。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在不同的场合表现自己、推销自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将这种表现建立在对别人的伤害之上,这就是一种错误的人生态度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应该考虑考虑他人的感受,多为他人着想。

(2)从家庭来说,父母为子女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让子女能够安心学习,这很显然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关怀,榜样上的激励,人生道路上的引导。只有这样,在异地生活、学习的大学生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心态面对大学的人际交往。

(3)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来说,辅导员是与大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大学老师,我们有这个义务成为大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具体到预防与解决宿舍矛盾,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方面,则可以做如下工作:

第一、讲好开学第一课。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刚进入大学可塑性较强,相互之间渴望有一个美好的宿舍生活。因此,大学新生第一课,除了强调安全、纪律、学习等常规问题外,应该将人际交往、宿舍矛盾等问题列为重要讲授内容。辅导员应该通过以往案例,让新生们明白和谐宿舍关系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容易引发宿舍矛盾的方面以具体的要求做好特别强调。

第二、做好底线教育工作。诸多学校、老师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的往往是高精尖的人才,这可能没什么大错。但与此同时,不该忽视的是对一个普通人的培养、一种底线教育——你可以不成为英雄、不成为榜样,但你应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对我们大学教育来说,这种底线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道德底线,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挖掘优点,正视缺点,接受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要珍惜生命,积极寻找生命的价值意义。二是法律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准绳,与道德是紧密相连的,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教会青年大学生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而且对于法律底线的教育应该贯穿到大学四年始终。

第三、了解自己的学生,充分的与学生交流。各种宿舍矛盾的发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宿舍成员之间没有充分的沟通、或沟通方式有问题。对于高校辅导员预防和解决宿舍矛盾,实际上也是一样,要解决矛盾,首先自然是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的交际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都应该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问题。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轻松上阵,促进宿舍矛盾的合理解决。

第四、授人以渔,辅导员应该充当引路人,而不是法官,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辅导员在处理宿舍矛盾时,应该注意策略,而不能过于急躁或过于生硬的解决问题。如有的辅导员解决宿舍矛盾,喜欢用“换宿舍”的方式“一刀切”的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看似“一劳永逸”,实则后患无穷。

要介入这些矛盾,应该掌握适当的方法,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注重引导,而不是裁决。出现宿舍矛盾问题,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分析问题,而不是帮他们裁决问题。第二,公平公正的对待矛盾双方。矛盾双方愿意辅导员的介入,实际上是对辅导员的一种信任,那么我们在处理宿舍矛盾时,必须让学生信服,而信服前提的公正。第三,善于解决主要矛盾。实际上任何宿舍矛盾的爆发,都有主要原因或主要方面,特别是那种“一对多”、“多对多”的矛盾,往往是“一对一”矛盾的变体,那自然关键点就在这个“一对一”,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点,才能促进矛盾的解决。

(4)从学校管理方面来说,第一是要加强对一线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成长、学生日常管理最为密切的老师,只有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加强辅导员能力建设、充分的解放辅导员,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才能够真正发挥辅导员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二要加强后勤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建设一支年轻、高效、有活力、善沟通的宿舍管理员队伍,以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第三是要发挥党员干部、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分子,他们能力强、威信高,往往也是宿舍成员中的核心,只要抓住这些党员干部、学生骨干,实际上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

猜你喜欢
宿管宿舍民办高校
智斗宿管阿姨
智斗宿管阿姨
热得快炸了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到底是谁的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宿管大媽畢業贈言 網友:“像親媽一樣”
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