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水文化育人为例

2019-11-20 03:10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利校园文化育人

■邓 飞/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文化育人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加强文化育人建设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进师生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增进师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文化生产是人类把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来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无论是在教学亦或是在育人方面,都具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基于此所确立和形成的特色文化内涵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必不可少的内在构成,以特色文化丰富意识形态理论,以意识形态的理论完善的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在两者相互关联、互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创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的特色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的文化影响力,在帮助学生认同学校发展历史和特色文化的同时,减少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以及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负面侵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增进师生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一)大思政格局与文化自信

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格局,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将特色校园文化精神融入校园各项思想政治和文明创建等工作中,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德育效果,着力构建具有内涵式发展的文化自信。

(二)校园环境与文化自信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凸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自信。优化校园景观,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整体育人功能。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创建承载校园文化根基与发展的纪念馆;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优化校园景观,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涵养师生的时代气质和人文素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创建特色化品牌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科研,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

(三)平台建设与文化自信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常抓不懈,积极构建各类工作载体,找准文明创建工作与党建、行政、学管、教学等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加强对教材、图书、讲座、宣传橱窗、社团、研讨会、论坛、系部网站等宣传阵地管理,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组织开展走进图书馆读书征文活动,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做好法治宣传教育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典型人物选树宣传工作,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企业锻炼、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深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体验式教育。

三、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师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做法

(一)上善若水:以水利人为标准,在思政工作中融入水利元素

(1)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构建大思政格局。立足优秀水利人素质要求,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师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不断创新理论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推动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水利精神、行业价值、历史内涵、文化诉求、行业工匠等内容引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文明集体、文明教工、文明学生评选,“五星级寝室”、“党员示范寝室”、“文明特色寝室”创建等主题活动中纳入优秀水利人素质标准,在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强化水利职业素养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3)依法依规科学治校,完善各项制度机制。推动治理法治化工作的开展,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构建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二)善水育人:以水文化为内涵,在育人过程中传承水利精神

1、顺水溯源,追寻水文化足迹

追溯水文化发展根源,提炼和传承一所学校凝练的精神与文化传统。开展校园水文化专题研究,梳理水利教育事业发展脉络和水利教育大事件,丰富学院《校史志》内容;加强学院校史馆建设,开展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史校情宣传教育体系,深度挖掘校训、校歌、校园建筑等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真正成为凝聚系部师生价值认同、立身处事、成长成才的精神引领。

2、树立典型,激励学院师生共同成长

挖掘先进集体、优秀师生、优秀校友等榜样资源,以“湖南水利工匠”、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等为平台,宣传和表彰先进典范、优秀团队或爱岗敬业、贡献突出的教职工,勤奋学习、道德高尚的优秀学生。

(3)以研促建,提升水文化研究与传播能力

在课题中增设水文化选题方向,提升学院水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形成优质的校园水文化建设成果;建立“湖南水利文献资料室”、“水利博览馆”和“水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室”开展相关水文化活动。

(三)滴水石穿:以水精神为引领,在成长发展中培育水利工匠

1、着力打造“师德高尚”、“文武双全”的优质教师队伍

在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的同时,通过邀请省内外优秀教师讲座、建立奖励机制等多种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院教职员工争做工匠型优秀教师。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培训、到基层水利水电单位技术实践、挂职锻炼、教学竞赛、技能比武等各类活动历练教师、磨砺技能,打造“水利教育工匠”。

2、着力培养“专业敬业”、“严谨耐心”的水利精工巧匠

开设《水利职业素养》课程,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及《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南》、《节水用水科普知识读本》、《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等系列校本教材。开展“我与水利共成长”、“我身边的水利人”等演讲、征文比赛,讲好“水利故事”,感染学生、激励学生。通过邀请企业领导专家讲座、系部毕业生代表座谈、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引入水利企业文化、学习行业典范以及开展行业杰出人物命名的特色班级创建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水利工匠精神。

实施就业创业指导一体化创建,统筹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创业研究的队伍建设,构建起以推进精工匠心实践自觉为导向的就业创业文化培育机制,激发师生爱国奋斗激情,引导广大师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四)以水育德:以水生态为主题,在校园活动中打造水利品牌

1、以水为媒,建立湘水学院学生水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

组建水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每年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弘扬水利文化的宣传活动。开展涉水主题的“文明宿舍”、“读书月”等各类评比活动。打造包括 “水日签名、水利艺术作品展、水利文化艺术标志设计大赛、水文化演讲征文”等在内的水利文化艺术节品牌活动。

2、水育潇湘,开展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将以农村水污染治理为核心内容的“水育潇湘”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做精做强,深化“心手相牵,净水控源”、“生态修复,活水靓村”、“村民自治,清水长流”三项重点行动,拓展服务范围、形式、载体,开发志愿服务系统,“网上+线下”联动,促进水利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和长效化。

3、水润网络,构建以水文化为核心的网络德育精品项目

建设“湖南水文化空间”、“上善若水”等思政、党建、学生会、湘水青年等微信互动平台;进一步丰富“湖南水利终身学习”平台资源和内涵建设,提升文化服务功能;打造校园文化“五个一”精品工程(一批优秀理论文章、一批优秀形象宣传报道、一批校园文化创新项目、一批优秀社团、一批优秀二级网站);开展师生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4、与水结情,继续凝聚“人水和谐”文化整体育人功能

完善院训、院歌、院旗、院徽等校园水文化形象系统,进一步发挥水利行业及学院精神“文化标识牌”,“人水和谐”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广泛开展水利行业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安全文化“四项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水利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