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商文化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索

2019-11-20 03:10邵霞琳宁波财经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浙商浙江大学生

■邵霞琳/宁波财经学院

浙商作为我国从事工商业创业者的典型代表,其所形成的创业文化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推动作用。将浙商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是实现创业教育“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浙商文化的定义、内涵与特征

浙商文化是以往的浙江商人在长期从事工商业创业实践过程中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总和[1],是浙商智慧结晶,人格力量的升华,是铸就浙江经济的奇迹。它是地方文化集合体,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也在浙江文化中逐渐扩大,形成自身的内涵特征。从古至今,浙江都属富庶之地,它的发展离不开浙江商人与浙商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先后创造出浙江模式、浙江经验以及浙江现象等特有名词,习近平主席曾发表过‘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的重要论断。可以说,浙商文化是浙江文化的本质体现。

浙商文化共有六个特征,一是浙商的敏锐洞察力,浙商热衷政治、经济,总是善于从政治度分析经济发展,寻找商机,从国家政策方针变化中“把准”经济走势,因此,总能够赶上社会发展进程挖掘商业市场潜力;二是务实精神,浙商在经营与发展中,总是脚踏实地,凭着实干精神稳扎稳打,只要发现可用商机,就要充分利用,奉行利无大小中之分,企业可从弱到强;三是信念坚定,多数浙商在创业历程中揣顽强拼搏之心,历经艰苦创建属于自身的事业,所以多数浙商都有着令人心酸的创业故事,坚定创业信念,是他们在创业竞争中的宝贵财富;四是开拓进取,浙商文化与浙商一样,都是与时俱进的,从不偏安一隅,浙商敢为人先,即使历经岁月洗礼依旧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浙商强烈的创新精神,与坚定地创业信念,促使他们打破一个又一个束缚,基于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五诚信为本,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出现了温州鞋、广州货等褒贬不一的商业词,但浙江产品与浙江企业一直都是信誉的代言词,浙商对产品质量与生产环节把关严格,认为信誉才是残酷商海中的制胜法宝;六责任意识强,浙商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用于担当,热衷于公益事业,做到饮水思源,有效实现个人价值与水价值的统一[2]。

二、浙商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追踪2016年至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情况,省内大学生创业人数呈现稳中有升的新态势。近三年省内大学生成功创业人数从2772人增长至3003人。该形势也对当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伴随着现阶段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地逐渐深入,分析总结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经验,不难发现“本土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是必然趋势。如:美国硅谷积极探索具有本土化、亚文化的创业实践模式,哈佛大学注重实际管理经验,斯坦福大学注重系统创业知识的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也给我国在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上提出新的思路。对我国而言,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势必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用带区域色彩的文化实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

纵观浙商文化,它的形成过程就是一部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创业范本,应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浙商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强化学生创业的机动性,以开拓进取和顽强信念,坚定学生创业的理想信念,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克服市场创业困难,从多方面探索创业新的发展途径。(2)浙商文化丰富的创业思想,优化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浙商从游走四方的草根创业者到受一方欢迎的投资者、经济结构的调整者,结合实际所形成的浙商发展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创业历程、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教育的认识。(3)浙商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创业文化的新感悟。将浙商文化融入高校,能够从新的视角分析当前创业文化存在的不足,用浙商文化的优势积极弥补创业教育的不足,用文化提高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以传播、推广和践行开拓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思考创业,培养自身创新精神,逐渐完善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并广泛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3],从而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在对当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尽管浙商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但存在部分同学对创业文化对创业意识、创业实践的指导产生的影响理解不深刻,加之对浙商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成功创业的浙商案例上等的情况,存在对浙商文化了解不足,导致创业教育中浙商文化所具有的文化育人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三、“浙商文化”融入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将浙商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要基于省内学生群体特点,从学生发展方向与学习现状入手。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浙商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创业教育中,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融入课程体系中,融入校园文化环境,融入创业实践平台中,培养出新时代的创业人才[4]。

(一)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体系,转变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

将浙商文化融入日常管理,营造良好创业教育学习实践氛围。加强教师对浙商文化的认同感,通过组织开展专家讲座、进入浙江企业学习、访谈浙江商人等多种形式开展浙商文化专题学习。广大教师在实地学习与调研中,不断加深对浙商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自身是对创业文化与创业教育理念的思想高度。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将浙商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转变单一的教学管理形式,创新日常教育管理方法,以多样化、针对性的管理手段,根据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需求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教育管理活动,进一步转变学生创业学习的思想。

(二)融入课程体系之中,提高大学生基本创业能力

一是开发浙商文化系列特色课程,在通识教育中融入浙商文化,修订教学大纲,将浙商文化与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的通识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之中,开发特色教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所编写和开设的《浙商文化教程》课程就较好的实现让初涉创业的“经贸学子”在浙商文化的熏陶下能“快乐学业,满意就业,努力创业”的目标。二是结合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浙商文化。根据现阶段学生知识结构与技能基础设立教学课程。三是推进浙商创业文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虚拟现实数字教育技术的融入、浙商成功案例创业体验平台、浙商特色教育讲师团等的实践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融入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应对能力

一是完善校内创业孵化园区建设,丰富创业实践形式,以产学研融合机制的运行为契机,加大与浙商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与提供多样化深入浙商企业实习的机会,通过在浙商企业实习体验、参与创新实践项目科研创新项目以及实地调研活动等等形式,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直观的清醒认识;二是组建校内浙商创业导师团队,丰富创业实践指导,邀请浙商开展创业实践讲堂,通过分享创业故事以及典型创业案例介绍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浙商多样化的创业过程,教师在创业教学中也可以用情景教学与模拟体验等形式,以企业技术人员,政府创业指导人员、浙商以及教师等组建实践指导团队,针对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进行优质指导[5]。

(四)融入校园文化环境,锻造大学生优秀创业人格

一是打造以“浙商文化”为内核校园品牌活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浙商讲堂、浙商风云人物展示周、“我眼中的浙商”读书沙龙等一系列社团品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各高校在浙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范本。二是开展灵活多样的“浙商文化”实践展示,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博览会,以科技竞赛、创业大赛的项目为依托,培育新生代浙商。三是开展以寻访浙商创业情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浙江工商大学就曾开展过“寻访业界精英,弘扬浙商文化”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进浙商博物馆、采访浙商,从实际创业历程与创业需求入手,了解浙商的财富观、社会责任感,背后的成功心理学,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热情。

四、结语

早在1972年联合国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就明确指出:创造力是最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所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联合区域文化特色,可有效深化高校创业文化理念,利用内涵丰富的浙商文化展开高校创业教育,以文化影响力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更有利于地方高校学生展开创业学习,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与创业意识。

猜你喜欢
浙商浙江大学生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文化浙商亮相世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马云为世界浙商大会演讲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