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2019-11-20 03:10李志红焦作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时代

■李志红/焦作大学

高校是国家优秀建设者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应当具有必须性,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时代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挑战,亦拥有着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现今,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发生着改变。以前人们往往可能只是信息接受者,而在信息的进一步传播中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即使传播,对象也仅限于自身生活领域,很难对信息针对者的生活产生本质影响,而现在因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与广泛性,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关键人物。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伪信息,当一些人在接受到这些信息时,因其道德水平不高、政治灵敏度不强,导致其对信息并不进行真假区分,只会埋头宣传与传播,从而对信息对象产生巨大影响。就高校而言,当这些信息被大学生获取,很有可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1]。但反过来,新媒体又因其的时代化特点,让学生思政教育与时代接轨,应用其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学生层面

目前来看,大学生是新媒体信息的一个重要接收群体,他们属于网络原住民,是网络技术的较好使用者,对新媒体内容有着较强兴趣,使用新媒体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常态。当然其中不乏有一些对新媒体的极度痴迷者,他们对知识的摄取、技能的学习过度依赖于新媒体,但他们又缺乏新媒体信息优劣好坏的甄别能力,进而出现一些思想固化、思维迟缓的出问题。一旦出现思维迟缓,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深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难以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极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层面

新媒体时代也涌现了一些新型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对其中的一些优越性较好的教学模式不予积极学习与探究,认为新媒体技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带来形式的改变,并不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优化效果,最终依旧以传统教育体系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技术对教师备课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教师可能就再也不用废寝忘食地进行教案书写。

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些教师压根不去做任何改变,其中的原因不仅有对新媒体技术的不认可,还有对新事物接受与学习的恐惧心与懈怠心,在新媒体普遍应用的时代,这种不去改变的落后心态会严重影响自己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最终成为时代的淘汰者。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已经认同新媒体并积极去应用它,但在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教师中,有的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是模仿别人,如自己的思想政治PPT教案与他人有着极大的雷同性,有的在面对新媒体信息时并不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化择选与剔除,而是机械化地拿来就用,这使得教学内容与本课教学目标不相匹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产生任何效果。还有的将一些与国家政策、现实状况并不相仿的虚假信息、煽动信息等展现在课堂上,彻底违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大学生优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造成一定阻碍,甚至使其发生偏离。

(三)学校层面

高校身处新媒体浪潮中,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也建设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媒体应用与网页,如某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某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等等,但其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与应用,大多只浮于表面,不仅网站、公众号等内容长久不更新,还经常出现应用、网站崩盘的现象,并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发挥充分的效用[2]。在这些网站、公众号等运营中,不仅学校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运营资金,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与专业辅导员也没有参与其中,并不能保证其中内容的有效性与专业性,最终网站、公众号等经常出现的文章、内容都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计划,甚至还有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学校的一些其他工作内容。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实现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与针对性

灌输式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而是戏剧化地成为教育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教育的附属品,是自身思政教育的纯粹体验者。灌输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对教师毫无条件的服从性与不可违背的强制性,若学生对其产生叛逆心理,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将不会实现。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教师们需要改变,应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充分考虑学生思想需求,将学生生活际遇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联系,同学生保持平等交流,对学生进行现代思想政治启蒙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这种平等式、换位式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开展,如教师可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在了解学生最近可能会接受到的新媒体信息与所使用的新媒体应用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针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3]。如微博最近出现的一则政治假消息,引起社会大众的轰动,为防止学生进入思想误区,教师可针对此消息设计特定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进行拨乱反正。在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学生会慢慢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判断思维,并有效剔除新媒体信息中的糟粕,进一步放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

(三)提升思政教育的平等性与便捷性

新媒体是网络衍生物的一种,它理所当然的具有着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可从中获取海量的教育优质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思政教师能够更好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事件观点,令学生在面对信息时能够保持理智与存疑心态。新媒体应用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等性,还能够提高二者交流的便捷性,学生在面对生活疑惑时,可及时向教师取经,教师也可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或学校之内。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对抗措施

(一)提升教师新媒体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应是高校教育重要工作,其会对大学生发展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应搭乘新媒体技术的快车,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而首先应注重的便是教师优秀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践行者,其水平的高低将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下,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优化教学理念,积极使用新媒体技术以实现自己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并在新媒体应用特点的作用下,改变师生教育关系,使学生与自己有效交流[4]。在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同时,改变自己的课堂地位,让渡教育主位,令学生成为思政教育主体。

(二)高校应对良好的新媒体环境展开建设

高校应对学校的新媒体环境建设投入一定的关注度,不仅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公众号、微博账号等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各个平台的稳定运行,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令专业教师加入新媒体思政教育的队伍中,如新媒体文章的创作者、运营者都可设为专职岗位,并让思政教育专业人士来担任。高效还应从社会或其他学校引入先进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让这些资源的影响力在校园内广泛体现。

(三)有效控制学生新媒体使用时间

为防止学生沉迷于新媒体技术使用中,对学生优秀品质形成与学业顺利完成产生消极效果,学校还应对学生的网络漫游时间加以限制。大学生们正处于心智极不稳定的阶段,很容易被有趣不良信息或游戏所诱惑,且在被吸引之后没有良好的控制力,这时学校应介入其中,帮助学生管理自身生活与行为,进一步保障新媒体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下,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高校教育者应临难而上,抓住机遇,大跨步大踏入新媒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最大化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时代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