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主旋律电影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探究

2019-11-20 03:10莫妮莎戴艳军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莫妮莎 戴艳军/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影艺术作为一种覆盖面广、感受性和感染力强、启发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艺术形式,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建构的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应当关注、研究、发挥电影艺术形式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问题。[1]发掘主旋律电影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对促进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旋律电影是指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充分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关注人性,凸显人文关怀,传播正能量,以中国建设、发展的历史性题材或以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和追求的现实主义题材为蓝本的电影作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发挥主旋律电影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建党伟业》《战狼Ⅱ》《红海行动》等近百部主旋律电影的诞生,无论从票房上还是口碑上,都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成为创新教育途径的重要视角,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重视、研究并发掘这一巨大的潜在教育资源。

一、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以大连理工大学2015-2018级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对当前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基本状况的两个判断。

(一)当前我国主旋律电影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随着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加之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主旋律电影也悄然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据调查,在2017年上映的10部国内外影片(《战狼Ⅱ》《速度与激情8》《建军大业》《羞羞的铁拳》《血战湘江》《功夫瑜伽》《我是医生》《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摔跤吧!爸爸》)中,选择观看主旋律电影的大学生占比85%;在近五年上映的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战狼Ⅱ》《湄公河行动》《战狼》《智取威虎山》)中,观看过的3部以上的大学生占59%,如《战狼Ⅱ》《红海行动》这些热门主旋律电影大学生观影比率接近80%。在校多数大学生认为主旋律电影对于自己思考人生和树立理想能发挥引导作用。调查还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对主旋律电影的关注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观看主旋律电影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教育课程而是融入到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之中。

(二)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仍显不足

调查发现,目前仍有一部分师生对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偏见和怀疑,其中除了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之外,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主旋律电影“故事老套、没有悬念”,存在“喊口号、重说教、假大空”的现象,作为“政府宣传工具色彩浓重”。而且主旋律影视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等各种途径的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学生表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从未放映过主旋律电影,有四成的大学生指出学校从未组织过以主旋律电影为主题的集体观影等其他校园活动,可见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教育规模和教育氛围。

二、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重视和引导不够。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航者,对大学生主体发挥引导性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2]然而,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主旋律电影的过程中,存在教师指导作用发挥不足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主旋律电影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际效果。首先,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在学生观看主旋律电影方面从未提供过指导,所以学生在看完主旋律电影后也很少选择与教师交流自己的观影感受,没有形成“教师指导——交流沟通——学生反馈”的良性循环。其次,考虑到课程设置、课时限制等诸多因素,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通常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足,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对主旋律电影融入课堂教学的期待。最后,高校教师队伍对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同,辅导员、专业班主任、思政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效果参差不齐,未形成教育合力,没有真正发挥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实效。

(2)学生对主旋律电影的“刻板印象”。目前部分大学生对主旋律电影的认知不够明晰、较为片面,例如仍停留在题材又红又专、故事内容老套、“喊口号”、“重说教”的单一刻板印象之中,对以“主旋律”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呈现消极态度。尽管主旋律电影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这些固有的思维定式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提及到主旋律电影就了无观看兴趣,从而忽略了主旋律电影内在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主观上阻断了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从而阻碍了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主旋律电影与其他商业影片相比较而言,宣传力度较小,宣传范围也不够广泛,这使大学生接触主旋律电影的渠道变得单一,加之高校依托主旋律电影开展的课余活动也较为缺乏,成为造成大学生自主观看主旋律电影的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

(3)观影条件问题。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高校主旋律电影应用管理不完善有密切关系。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的不完善。原有的教学任务本身较为繁重,没有专门分配主旋律电影的赏析时间。而且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无法完整地放映整部主旋律电影,并且课堂时间如果仅限于观影,很容易造成影片内涵与理论的脱节,使得课程只能流于形式完成观影内容,不能有效进行理论部分的讲授,给学生造成走形式的错觉。其次,观影配套的教学资源不够完善。高校在应用主旋律电影所配套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在硬件方面没有建立固定的、设备齐全的观影场地,在软件方面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主旋律电影资料库,无论是教师在课堂上作为课程资料使用,还是学生课后自我学习之用,都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寻找影片和下载链接,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也削减了学生观看主旋律电影的积极性。

三、加强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对策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主旋律电影应用的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阐明了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也指明了充分教师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教师对主旋律电影的教育引导作用,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依据培养目标,遵循和适应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基本规律,主动收集和利用主旋律影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安排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学授课和工作契机,为大学生观影创造时机和条件,并且进行正向的引导和教育,在还原和触碰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帮助学生提升思想的鉴别力、情感的掌控力和理想信念执着追求能力。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创新课堂主旋律电影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积极搭建与学生课后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通过观影体会讨论学习等活动,及时发现、深入了解、有效引导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相互融合、促进。第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线上沟通,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运用学生喜爱的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进而加强对学生观看主旋律电影的行为习惯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提高大学生利用主旋律电影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对应用主旋律电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还要大学生自己主动认知并积极接受主旋律电影,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不但决定人们感受事情的方式,而且对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大学生对主旋律电影认知的主动性是影响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式,端正对主旋律电影的学习态度,认真体会和感受主旋律电影中想表达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精神,积极有效地去发现和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3]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主旋律电影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其次,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朋辈群体的观点和想法,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趋同性和一致性的趋势。所以要重视朋辈群体的重要作用,确定朋辈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并加以引导。通过群体中的交互影响将对主旋律电影的正确认识传播给其他群体成员,加深主旋律电影对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

(3)完善高校主旋律电影的应用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主旋律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4]因此要首先从学校政策入手,在文件中做出清晰规定,完善和优化高校主旋律电影的应用管理机制,具体包括:制定主旋律电影引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入制度,筛选优质及意义明确的主旋律电影作品进入课堂、进入网络、进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团委要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明确主旋律电影在校园文化中应用的策略、方式及方法,从而促进主旋律电影与校园活动的有机融合。其次,搭建主旋律电影校园网络平台,选取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作品扩充至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以及校内网站,供全校师生员工免费浏览,并且做到资源及时更新;在校园个人门户及校内论坛平台上设置影视评论交流平台,让师生分享观影心得,选取推送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影视评论,[5]对时下流行的主旋律电影作品进行宣传,满足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文化需求,让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对主旋律电影真正做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充分发挥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功能和效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