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的路径研究

2019-11-20 03:10尹珍玲李伟冬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特色

■尹珍玲 李伟冬/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大学生便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的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接受、信仰的过程,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接受,并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行动指南,是高校目前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习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使青年大学生乐于学善于学,切实能够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促进青年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效促进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

当今时代条件下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的特征非常明显,他们迫切希望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理解,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需要去激发。首先,必须要更新角色观念,强化青年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相信学生,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充分调动起青年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避免一以贯之地实行讲授式教学,而要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思想多思、多谈、多问。此外,在考核方式上也创新,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考核。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而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才能发挥关键作用。政治的坚定性源于理论的彻底性,要向学生说透道理,思政课教师教师必须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最新动态,必须自己先把理论问题搞清楚;思政课教师还要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真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学懂弄通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广泛学习其他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素养,让思政课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类别,大课堂教学、说教式授课为主要开展形式,学生难免会对课堂内容产生抵触和排斥感,因此要不断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理论思想的内容能够精准地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首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广泛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借助新媒体更立体和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中国梦”“新时代”“新方位”等概念,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帮助学生对理论体系有准确理解。其次,要创新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践,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我们整个课程,让这些理论生动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此外,要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模式,往往启发性的引导比简单教条的输出更有效,教与学是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和学生坦诚探讨,这样才能激发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启迪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必须健全高校协同育人机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发挥好辅导员的骨干作用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形象称为党的“近卫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辅导员在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离不开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们要明确自身担负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职责,保持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还要坚持理论学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悟全、悟深、悟透,使自己首先成为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发挥全校教职工全员育人作用

教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全员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全体教师都是参加与者,每一名教师都是一个旗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将自身的知识与技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校教职工都要树立一种理念,青年大学生在校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和谐的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每位教职员工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教学书,每一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全校教职工的全员育人就更显重要,思想教育阵地的占领,需要每一名教师参与其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引导青年大学生自强、自律、勤奋、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发挥青年大学生骨干的榜样作用

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思想、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要按青年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去实现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大学生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很大,因此,可以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骨干的榜眼作用和引领作用,青年大学生骨干群体的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素质高、组织交往能力强,他们的言行举止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能够细致入微地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青年大学生骨干,他们的教育更直接、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影响力,也更易被学生吸收、接纳、模仿,教育的时效性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鼓励青年大学生骨干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引领周围青年大学生,发挥同辈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青年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关重要。

高校要积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认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青年大学生的路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为支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力量,在实践中磨砺为勇担时代使命的劲草真金。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