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分析

2019-11-20 03:10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蒋 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12月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对我国教育界的一个总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期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教育过程,既是贯彻《意见》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讲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参考,是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标准。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社会的多样性趋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性。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们从互联网端获取了多种多样的思想,受到了多样的意识形态冲击。这更加导致了其价值观的复杂性。

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整体上表现出阳光积极和正面,他们能够在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未来生活负责。在政治方面,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党员的选举,认真积极的对待入党这件事,把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缺乏明显鉴别事物的能力,于是就造成了他们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与对立。对传统价值观大多数大学生持肯定态度。他们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不一致性的现象比较明显,一方面认同当今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价值观念,但也在不同程度上认同和追随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调查证明,他们口头上追求理想,在实际行动上确又追求利益;有真善美的道德意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缺乏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期待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规范,可是又不愿意接受相关规章制度的桎梏。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碰撞时,他们都知道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但真正要他们付之行动时,却不愿主动参与或用各种借口和理由来拒绝,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能在其遇到重要抉择的时候为其提供正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在一个人遇到困境的时候让其坚持正确的信念,所以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培养的影响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现实应用,是人构建其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指导理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结合中国国情、文化和历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象。将国家、社会和公民应遵守的准则行为提炼为24个极具中国文化的汉字,使其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习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3]。随着经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变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纷纷登场。在多元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下,需大力提倡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心凝聚向心力增强。而作为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标尺。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国家、社会和公民提出了价值准则。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讲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空谈口号不是思想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是核心价值观,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是核心价值观,同样在校帮助同学,锻炼身体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同维度对于道德的解读,其公民层面的要求亦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标准。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的回答到,“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重在强调我们要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劳动,为人讲诚信,讲友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为祖国和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新思想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于人的培养要求是统一的。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我们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忠于国家和人民,用自己的技能知识,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才的培养指明了道路,确定了方向。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良好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认同当今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价值观念,但也在不同程度上认同和追随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他们口头上追求理想,在实际行动上确又追求利益;有真善美的道德意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缺乏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期待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规范,可是又不愿意接受相关规章制度的桎梏。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碰撞时,他们都知道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但真正要他们付之行动时,却不愿主动参与或用各种借口和理由来拒绝,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依据,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重大意义。

三、结语

自21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多元化,中国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社会。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交织在一起,不断相互冲突。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作为一个对各种文化观念变化最为敏感的群体,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这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培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以创造更高的个人价值奉献社会。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价值观(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