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2019-11-20 02:42王宁春
系统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脾经穴位肠道

王宁春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小儿腹泻在一年中随时可能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夏、秋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是排在呼吸道感染之后的第二位的常见疾病,若未及时给予治疗,或者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对孩子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腹泻是因为很多因素以及病原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包含腹泻、腹痛,同时患儿还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和频次增加等明显症状,还可能伴随呕吐、发热、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多发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中[2]。患儿可能因为肠道外被细菌或者各类病毒所感染后发病,也可能因为接触过敏源、喂养方式不当、气温的变化而发病,根据其病情严重情况可分为轻度腹泻、重度腹泻,而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非感染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3]。因为婴幼儿的身体抵抗力较差,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成为诱发腹泻的因素之一,而其年龄较小,口服药物治疗比较困难,所以采用小儿推拿和穴位贴敷的方式来进行治疗[4]。该次实验对该院中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收入的小儿腹泻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该次实验要求抽取出50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探讨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的具体疗效,取得良好的成果,并整理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中收入的小儿腹泻患者一般资料,并根据该次实验要求抽取出50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采用拈纸团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中均纳入25例患儿。对照组中共包含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1例,年龄介于3个月~4岁之间,平均年龄(2.9±0.4)岁,实验组中共包含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介于2个月~3岁之间,平均年龄(2.3±0.2)岁。所有患儿家属均有正常认知功能,且对该次研究知情,签署相关协议。所有患儿均符合腹泻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且病程不超过7 d。排除标准:脱水严重、电解质严重失衡的患儿;需要推拿和贴敷处的皮肤疣损伤;不能配合该次研究的患儿。将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症状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其中包含常规抗感染、及时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治疗,同时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小于半岁的患儿,1片/次,每天服用3次;超过半岁但小于3岁的患儿,2片/d,2~3次/d,同时配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小于1岁的患儿,每日服用1袋,超过1岁小于2岁的患儿,每日服用2袋;大于2岁每日服用3袋,均3次/d。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推拿:医务人员和患儿保持面对面坐立,用左手将患儿的左手握住,右手指蘸介质,其主要根据以下方式来进行推拿:首先推拿大肠,再转至脾经,对患儿的腹部进行按摩,揉按肚脐周围的穴位,达到改善脾胃功能的目的;再推拿至上七节骨,对其龟尾进行揉按,从而达到止泻调气之功效,在应用内八卦来调理中气,按照辨证将其分为湿热泄、脾虚泄、伤食泄以及寒湿泄四大类。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推拿方式,其中湿热泄应采用泻法来对其大肠和脾经进行推拿,随后推六腑、清小肠,对天枢穴进行揉按,达到清热利湿、止泻的效果。脾虚泄应采用补法来对脾经和大肠进行推拿,同时推拿三关,捏脊同时揉按足三里,达到健脾止泻的目的;伤食泄采用补法对脾经进行推拿,采用清法推拿大肠,再加上揉中脘、板门和天枢等穴位,可以促进患儿的消化及时止泻;寒湿泄应采用补法对脾经和大肠进行推拿,加推三关,揉按外劳宫温阳以达到止泻的目的。总共推拿30~60 min,1次/d,连续治疗7 d。

穴位贴敷:选择患儿的关元穴和神阙穴,在贴敷之前采用生理盐水针对需要贴敷的位置进行清洁,再将5 g肉桂、4 g甘草、4 g党参、3 g艾叶和丁香、5 g白术和吴茱萸研磨成粉末状,再加上麻油调制成糊状,将药糊放置于神阙穴,并填满患儿的脐部,两个穴位的药物剂量相同,然后采用无菌纱布将穴位盖住,采用胶布进行固定,8 h后方可拆下清洗,每日治疗一次即可,连续治疗7 d。

注意需要在治疗期间,时刻对患儿身体的变化,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告知家属如何正确喂养患儿,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致病因素。

1.3 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采用该院自制的表格记录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有效性。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基该消除,大便频次有显著减少,且形状正常;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大便频次减少;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n(%)]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和对照组的72.00%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9,P=0.000)。 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两组患儿的所有症状消失时间,实验组患儿呕吐缓解时间为(1.34±0.29)d,优于对照组患儿(2.69±0.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7,P=0.000)。 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组别 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n=2 5)实验组(n=2 5)t值P值2.6 9±0.5 2 1.3 4±0.2 9 1 1.3 3 7 0.0 0 0 2.6 3±0.4 1 1.4 8±0.3 1 1 1.1 8 7 0.0 0 0 2.2 4±0.5 5 1.1 9±0.2 3 8.8 0 6 0.0 0 0 4.3 7±1.2 2 2.2 4±0.6 5 7.7 0 4 0.0 0 0

3 讨论

小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就是轮状病毒,其是直接对小肠黏膜进行侵犯,使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出现坏死、变性同时掉落等现象,对小肠黏膜重新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大量的肠液在肠道内滞留,最终引起腹泻,此外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都可能引起患儿肠道内感染,病毒感染常发生于寒冷季节,轮状病毒就是其中之一,细菌感染主要包含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5]。

肠道外感染会导致患儿的消化系统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发生腹泻,患儿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很严重的腹泻,大便频次会略微增加,通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疾病中,病情好转后症状便会自动消失。而非感染因素通常是因为饮食护理不当,不定时喂养或食用其不能消化的食物,又或者摄入太多脂肪类和淀粉类食物,断奶后立刻改变食物种类,都可能引起轻度到中度腹泻[6]。

此外,由于气温变化突然,患儿的腹部着凉,会导致其肠道过度蠕动,当温度太高时,会使患儿的消化液分泌降低,所以很容易因为口渴而过于吸乳,为肠道和消化道增加负担,则容易引发腹泻,若未及时得到控制和缓解,就可能引起肠道感染。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腹泻,大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服用抗生素过多,会降低患儿体内的免疫力,不利于其身体的发育。

蒙脱石散常用于急性腹泻和脱水的治疗中,其可以将消化道内的毒素进行吸收和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治疗效果良好,但患儿的年龄较小,很可能不能配合用药,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属于“泄泻”范围内,因此采用小儿推拿和穴位贴敷方案来进行治疗,推拿主要是通过中医辨证来对患儿的脏腑、气血进行调节,同时还能通过揉按来对其经络进行疏通,改善其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7]。

而穴位贴敷是根据中医经络学来进行治疗,在患儿脐部贴上止泻散,将多种药物混合研磨成粉并制成药膏,可以达到驱寒利湿、活气止泻、健脾消食等功效。该次研究将常规治疗和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成果显示,实施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的实验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为96.00%,和对照组的72.00%相比明显更优。同时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实验组明显更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吴红波[8]的研究结果中显示,应用单纯推拿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仅为65.00%,而在推拿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的观察组患儿,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研究结果中并未对所有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分析,该次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具有更高的可参考性。

综上所述,通过该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应实施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更优,还能更快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脾经穴位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调好脾经身体棒
最方便的健身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