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2019-11-20 06:46廖幸瑶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家长

廖幸瑶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明确了教育的战略定位,深入阐述了立德树人、尊师重教、深化改革等系列方向和措施。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他强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教春天的来临,是对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一次严峻考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历来都是职教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我们不能空谈“立德树人”,应该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借鉴成功做法,学习德育新理念、构建德育新模式,让学生在习行、实践中不断迁善改过。

一、德育理念

“德育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的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还强调职业精神教育,要把學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在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不断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加强工作实践。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行为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要想实现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机制,目前更为缺乏的是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能力。在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时,首先应当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不同的方式、渠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及自觉实践的能力。同时,在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前提下要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强调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加强校园班级文化、环境等管理,丰富校园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等。利用合理有效的资源,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建立完善学校、企业、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相互协作的德育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德育。

二、德育目标及内容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定社会要培养的人在思想品德上的质量和规格的规定,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也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为德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提供了蓝图和依据,指导、调节、控制着德育过程,从而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的方法和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效果的检测和评定等方面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应当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制定;要根据社会对所培养的人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来制定;根据中职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需要来制定。德育内容应当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与时俱进和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一)个人品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从现实状况来看,大部分的中职生是一群在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是留守少年,也有来自单亲家庭或经济困难的家庭等,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品行上都无法自律自觉,甚至他们的心理、情感都无法得到健康、稳定发展。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新生入校首先要通过《学校学生守则》《班级公约》《操行评定》等制度对其进行约束,让学生明白规矩及服从班级管理,再做到坚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语言的沟通、情感的关怀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让他们不管在校学习还是家庭生活中都能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素质及修养。

(二)社会公德教育

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和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目前在校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是较为薄弱。要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生活中养成礼貌的言谈、举止和态度;要提高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人格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和自己的尊严,在社会实践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三)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为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往往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对中职生职业道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中职生对所学专业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付出才会有所回报,只有学会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最终才会拥有胜利。此外,训练学生循序渐进的成功心态,大部分的中职生心态较为自卑却渴望得到认可,教师应遵循先易后难、先轻后重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挑战困难、争取成功的自信心。

三、德育途径

德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德育过程一般经历五个阶段,即道德认知形成阶段、道德情感形成阶段、道德意志阶段、道德信念阶段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阶段,即知、情、意、信、行五个阶段。如何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达到德育的目标,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创设多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体验,最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加强校内德育实践

校内德育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凝练着职教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学校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发挥德育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的实践包括: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社团活动和各项竞赛;开展大讲堂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发挥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建设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或援助,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德育的直接实施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班級管理、班级活动组织、沟通协调等工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例如:做好班级课室文化布置;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班会和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班团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文明风采”竞赛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中职生的情况与高中生不同,我们的目的是将中职生培养成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的现代职业人才,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德育贯穿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浸润渗透、教化为主等有效方式,不断提高德育渗透的艺术,正确把握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二)加强家庭德育实践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与社会的基础。在生活中,家长的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因为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如同一面镜子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长期以来,班主任和家长建立联络机制、家校合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如何让家长能够紧密联系学校参与学生的教育,首先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密切与家长联系,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的同时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然后可以通过网络建立QQ、微信等互动平台,让家长与跟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最后,根据中职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专题教育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感恩的主题班会中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或发手机短信;将家长请到课堂中进行亲子游戏互动;通过笔头记录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每周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反思,让班主任、家长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传统的“说教式”、“管教式”等僵化的德育方式,突出学生主动性、家长参与性,促使家长协助配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只有学校、家庭明确分工,协调同步,形成合力,才能保障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实训德育实践

中职生的实训包括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实训、实习期间,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感受企业文化,并从岗位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意识、人际关系等。紧密联系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寓学于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训场所中不仅提高了技能水平,职业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升。

此外,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德育工作者也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能够自觉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会进行自我评价,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梦。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良好的德育体系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清楚知道做好德育工作是一个冗长并需要细心、耐心的过程。如何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我们不应纸上谈兵,应勇于探索创新并丰富实践经验,这样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家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