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11-22 15:03史玮
实事求是 2019年5期
关键词:访惠聚访惠工作队

史玮

(新疆巴州党委党校 科研处 新疆 库尔勒841000)

“访惠聚”驻村工作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脱贫攻坚、密切干群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接力进一步推进“访惠聚” 驻村工作,必须立足新一轮“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实践、成效、存在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一、“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成效分析

课题组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走访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焉耆县、和硕县、轮台县23 个“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队,深入群众、基层干部中,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其中,直接参与访谈的群众、干部有38 人,包括农民、居民、村(社区)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成员。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对象是焉耆县农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239 份,收回239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共231 份。

调查问卷及访谈主要围绕“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各方面的变化、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展开,主要考察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尤其是农民群众作为“访惠聚”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对“访惠聚”驻村工作的认识和态度。

图1 群众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总体评价

图2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对农村发展是否有帮助

图3 您是否了解新疆形势及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

图4 您认为目前在新疆生活有安全感吗?

实地调研中,课题组成员共同的感受都是一个字——“实”。“访惠聚”工作队为基层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力量、维稳力量、扶贫力量、文化力量、发展力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基层干部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总体评价很高,占有效问卷的83%(见图1),93%的群众、基层干部认为驻村工作队对农村这几年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见图2)。

随着“访惠聚”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最直观的变化是生活环境、社会氛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和硕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起点、以庭院整治为抓手,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把老百姓的庭院当作自己的庭院,在庭院整治中和各族群众打成一片,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真情实意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在问卷调查中,群众众口一词的感受是社会稳定、安全感很强,民生、民族团结以及社会氛围、环境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表明“访惠聚”工作是深受群众欢迎和支持的,是让群众满意、收到实效的一项民心工程。

具体来说,“访惠聚”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筑牢“钢铁长城”,社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在调查中,对“您是否了解新疆形势及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问题,85.8%的人选择了关注(见图3),95.8%的人认为目前在新疆生活安全感很强(见图4)。这表明“访惠聚”工作队把维护稳定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农村形成了群防群治、社会大局稳定向好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大力推进“去极端化”,宗教极端氛围明显淡化

“访惠聚”工作队与基层干部勇于亮剑、善于引导、正本清源,引导各族群众认清危害,主动与宗教极端思想决裂,回归现代文明生活。在访谈一位受过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经过学习回归社会、家庭的居民时,调研组可以感受到她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对过去非法学经的经历表示后悔。

图5 您认为本村重大事件应该由谁决定

图6 您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文体活动吗?

图8 您与其他民族的群众经常来往交流吗?

过去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的群众有困难不找基层干部,而是到宗教人士那里寻求虚无的精神安抚。现在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村民的自主意识也大大提高,问卷中49.6%的村民认为本村重大事件应该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决定(见图5)。现在参加周一升国旗的村民多了,去清真寺的人少了,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的人多了。问卷调查显示有69.9%的人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文体活动(见图6)。课题组在访谈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听到农民群众表示各类文体活动有意思、接地气、受欢迎。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寓教于乐,向农民传达了积极向上的观念,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凝心聚力成效明显提升

问卷调查显示有85.7%的村民知道党的惠民政策,这一数据表明村民对自己能享受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认知程度相比以前大幅提升(见图7)。

各驻村工作队坚持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引导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推动“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月月有收入”,让各族群中真正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和实惠。

(四)坚决维护“生命线”,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明显增强

各级“访惠聚”工作队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抓手,推进民族团结走进千家万户。问卷调查显示有85.3%的村民在生活中经常与其他民族群众来往(见图8)。在访谈中很多群众都表示现在的民族团结比以前做得更好。

(五)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明显提升

各驻村工作队立足“固本强基”,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工作队优良的工作作风大大带动了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问卷调查显示,63.2%的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态度表示满意(见图9)。党支部、村委会的执行力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村干部的威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二、“访惠聚”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访惠聚”驻村工作在体制机制上逐步健全完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需加以改进。

图9 您对现在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否满意?

(一)“访惠聚”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近年来,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基层治理成效显著。但基层党组织功能虚化、弱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基层干部现代化治理能力欠缺。“访惠聚”工作队来自上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拥有明显的政治优势、能力素质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人、财、物方面都有优越条件,因此,工作队在基层治理中能快速出成效。与工作队相比,村(社区)基层组织显然不具备这些优势,尤其是缺少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一些村级组织对“访惠聚”工作队的依存度非常高,很多基层工作都是“访惠聚”工作队“亲自干”“领着干”,立竿见影成效十分显著,一旦“访惠聚”工作队撤离,可能会面临基层治理难以为继的状况。所以,从基层组织建设长远来看,建立健全一系列深层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新疆基层治理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访惠聚”工作聚焦总目标持续接力推进,必须着眼于解决基层治理中的上述问题,让自治区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具体落实到各“访惠聚”工作队的驻村实践之中,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管用的基层治理措施。这是今后各“访惠聚”工作队在基层治理实践探索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访惠聚”选派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细化

“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这一要求体现了做好“访惠聚”驻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上级部门原则上要求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特别是要针对重点村选派基层经验丰富、敢于担当、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近期拟提拔的干部担任工作队长。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一些派出单位被种种原因所限制,没法综合考量,派驻村干部只要符合上级部门要求的职级即可。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单位选派的工作队队长年龄偏大,个别人甚至抱着只要“不出事”的态度被动应付工作;有些兼任第一书记的工作队队长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思路缺乏,工作落实不力,在当前维稳措施层层压茬式推进中,显得极为被动,各项工作进展滞后;有些单位在选派“访惠聚”工作队员时困难重重,选取的队员不适合基层工作的需要,甚至成为基层工作的“闲人”;有些单位在派出“访惠聚”队员过程中,出现不愿驻村“哭哭闹闹、辞职威胁”进行抵制等不良倾向;有些单位派出的干部中老、弱、病等占有一定比例,单位存在“无人可派”或“无人可换”的尴尬情况;有的单位把快要退休的人员或者无事可干的人员派至工作队,体现不出“代表性”。如何激发干部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三)“访惠聚”融合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厘清

“访惠聚”工作队统筹协调,让村(社区)两委、警务室、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等各支力量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之中,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运行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一些“访惠聚”工作队还存在着与村(社区)党组织融合工作机制不顺畅等问题。目前大多数“访惠聚” 工作队队长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融入村(社区)事务程度较深,非常容易陷入村(社区)繁杂的文字档案材料中,冲淡了“访惠聚”工作队自身主要任务的完成。一些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统筹村(社区)各支力量办法不多,未形成合力,存在疲于应付、打乱仗的现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时存在工作队与“两委”班子“两张皮”,各谋其事、各行其是,遇到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就目前而言,工作队在如何与村(社区)“两委”共事的融合工作机制不明确、不顺畅问题导致了二者在工作中有时不能很好配合,甚至产生矛盾。二是一些“访惠聚”工作队对各支下沉力量、民族团结结亲干部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和指导,一些干部到了基层“为住而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的甚至引起村(社区)干部、群众的反感。“访惠聚”工作队如何搭建起各支下沉力量与村(社区)干部、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起干群关系共融机制,尚需进一步思考。

(四)“访惠聚”“传帮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关键在于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和素质,发挥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队的“传帮带”作用下,村(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和落实力有所改进,但是,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与新时代不适应的问题,如精神不振,工作消极应付,纪律松散,尤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工作不积极,对领导要求落实的工作进行过滤,断章取义,寻找“政策漏洞”,打“擦边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执行。对第一书记安排的工作任务,有的村干部嘴里答应得很好,但是,不催三四次不会落实。如何进一步健全“传帮带”机制,加强村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是关系到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

(五)“访惠聚”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

“访惠聚”驻村工作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取向的生动实践。自治区党委紧紧围绕总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改进干部作风,拉近干群关系的举措,群众路线已经融入到“访惠聚”工作队以及新疆各级干部的工作与生活中。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群众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干部把党群、干群关系理解为“给”与“取”的关系,上级布置了看望任务,就带点礼品去关心一下,平常不闻不问。一些干部下沉后不会和群众交流,不要说做思想工作了,甚至连基本的沟通交流都会引起误会。还有些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不如自己有水平,不懂得放低姿态,低估了群众的水平和力量。部分党员干部把党的群众工作理解为干群之间单维的互动,忽略了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忽略了发动群众帮助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二是群众工作能力不足。有的工作队对群众的帮扶缺少创新,形式单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较弱。对群众的服务和帮扶主要停留在物质方面,由于入户走访停留在表面,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群众的深层次需求。有些工作队员知识储备中欠缺民族宗教、安全防范、情报搜集、心理学等专业性知识,影响了群众工作的效果。三是群众工作方法不当。有的工作队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宣传形式停留在简单念稿说教,不加解读地进行宣传灌输,宣教内容空泛化,这往往导致宣传教育不接地气。有的虽然采取了多种形式,但却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群众虽然参与了,但不能领会精神。如何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在目前“访惠聚”工作群众路线实践经验基础上构建“访惠聚”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深化“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访惠聚”工作队与各级干部下沉基层融合工作机制,推动“访惠聚”工作形成合力

要实现新疆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必须动员各级干部上下同心,形成合力。一是健全“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一把手负总责”机制。派出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对“访惠聚”驻村工作的认识,要认真落实对派出队长的指导和管理,要把驻村点当作“责任田”经营;单位一把手要带头抓执行,抓落实,既要“善谋”也要“会抓”,既要“长管”也要“常严”。同时将“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一把手负总责”执行情况与派出单位年底绩效挂钩,与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单位“一把手”的年底考评挂钩,与工作队员的年底绩效挂钩。二是建立工作队与各级干部下沉基层联动机制。在目前干部“两个全覆盖” 下沉基层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建立各部门相应灵活的联动机制,并逐步突出针对性,比如专业技术人才下沉时能更多地给基层带去符合专业特点的帮扶,使各级干部下沉基层工作不仅形成合力,而且发挥效力。

(二)构建“访惠聚”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衡量“访惠聚”驻村工作的重要指针。《关于深化“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实现“六个满意”,即:各族群众政策落实满意、民族团结满意、文化引领满意、脱贫致富满意、社会稳定满意、干部作风满意。驻村工作是否扎实有成效,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政策制定者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着眼于“六个满意”,对惠民政策的落实、民族团结、文化引领、脱贫致富、社会稳定、干部作风等六个方面的群众满意度进行系统思考,综合施策,通过顶层设计和底层探索的有机结合,把经过实践检验、基层认可、群众拥护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下来,形成常态,将“访惠聚”“六个满意”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使广大群众的殷切期待生根开花。

(三)建立工作队选派考核激励机制,助推“访惠聚”工作持续接力开展

实践证明,“访惠聚”在村(社区)工作思路是否清晰,工作队工作成效是否显著,关键取决于工作队队长及队员的素质,因此,建议建立工作队选派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工作队队长选拔考核机制,并与未来的提拔任用挂钩,应该树立一个正确导向,各个层级的领导以被选拔任命为工作队队长为荣。二是建立优秀工作队队员激励机制。工作队队员在基层干得再好,时间一到就要离开,这种模式不利于基层治理工作的连续性,亦不利于建强基层组织,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队队员做好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对于干基层工作有经验、能担当的队员可以建立就地考察提拔的机制,为基层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将工作队作为培养干部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出大批自身素质高又有基层工作经验、既有干事创业的能力又有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精神的后备干部。

(四)建立驻村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机制,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建立驻村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机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对于推进基层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意义重大。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领导“多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重要作用,形成基层合力。严格落实“划片、明责、清单、定标、考核”要求,深度运用“基层基础管理平台”监督管理入户走访情况,确保入户质效,达到包村入户全覆盖。驻村工作队要在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上下功夫,统筹推进村民小组、社区网格、便民警务站、“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驻村管寺管委会、流动党员、边远牧区山区矿区等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五)创新“传帮带”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党员、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三个青黄不接”问题,落实帮带培养机制,探索建立“五级传帮带”模式。按照“支部带支委、支委带党小组、党小组带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五级传帮带”的构架模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授工作经验做法,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党员与群众帮扶机制,和谐干群关系,教育引导群众在维护稳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完善村(社区)干部调整晋升激励机制,协助乡镇党委把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社区党委书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猜你喜欢
访惠聚访惠工作队
张国华看望慰问南疆访惠聚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
暖心煤真暖心
一〇四团“访惠聚”工作队篮球联谊赛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访惠聚”工作推进克拉玛依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
沙雅县“访惠聚”活动现状及思考
皮山农场三连迎来自治区驻村“访惠聚”参访团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