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童麻醉恢复过程中的应用

2019-11-22 14:24胡珅
中外医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人文关怀儿童

胡珅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童麻醉恢复过程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该院住院并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成两组,在所有患儿麻醉恢复的过程中,对照组46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管护,实验组46例患儿另外强调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结局。 结果 实验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13.0%要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32.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P<0.05)。实验组患儿术毕至苏醒时间(25.6±1.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1±2.5)min(t=27.314,P<0.05)。 结论 对儿童在麻醉恢复过程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的良好康复。

[关键词] 人文关怀;儿童;麻醉恢复;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8(c)-013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 care care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children's anesthesia. Methods Ninety-two children who were convenient selectio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and who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odd number even method. During the recovery of anesthesia in all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46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6 patients additionally emphasized human care care, and the nursing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3.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998, P<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ime to wake up (25.6±1.4)mi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3.1±2.5) min (t=27.314, P<0.05).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human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anesthesia recov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good recovery of children.

[Key words] Human care; Children; Recovery of anesthesia; Intervention effect

全麻患兒术后因受全麻药物、麻醉性镇痛药物及肌松药物的残余作用影响,加之小儿有限的生理代偿能力,全麻恢复期常引起呼吸方面、循环方面、躁动和术后疼痛等并发症[1]。全麻恢复期是患儿情况最富多变的一个高危时期,尤其是在麻醉结束的1~2 h之内,患儿机体自我保护性反射没有彻底恢复,且患儿年幼,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都不成熟,对痛觉异常敏感。因此,麻醉恢复过程是患儿围术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该阶段医护人员应采取科学有效护理措施,给予患儿精心的观察和护理,以控制术后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安全顺利恢复[2]。该文就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该院住院并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9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的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院住院并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各有46例。对照组46例患儿当中,男、女之比是29∶17,患儿年龄自1~11岁,均值年龄(7.21±0.4)岁,手术类型:眼科手术14例、口腔科10例、骨科10例、耳鼻喉科9例,普外科手术1例,泌尿科2例;实验组46例患儿当中,男、女之比是29∶17,患儿年龄自1~11岁,均值年龄(5.88±0.5)岁,手术类型:眼科手术16例、口腔科10例、骨科4例、耳鼻喉科7例,普外科手术7例,泌尿科2例;该次研究在所有参与患儿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开展。以上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家属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麻醉恢复期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采用人文关怀护理。

1.2.1  树立人文关怀的护理意识  强调在对患儿的护理过程中,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在实施父母陪伴复苏的基础上,术前,麻醉护士在访视时应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室、麻醉复苏室环境,以及怎样配合麻醉医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通过在谈话中采取鼓励、安慰性的语言进行沟通,并及时作出对患儿身体情况的评估,耐心和患儿家属获得沟通,尽量抚平其焦虑、恐惧的心理。对患儿及其家属提出的关于麻醉、手术问题,逐一做认真解释。向患儿家属解释他们在父母陪伴复苏中的角色意义。快苏醒时,由手术室护士指导家属更换衣帽后进入复苏室,轻唤患儿,并善于运用沟通技巧:紧握患儿手、爱抚患儿的头和脸等处、亲吻患儿额头等处,以这样的抚触动作直到患儿意识完全清醒。当患儿在身、心都感受到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时,会更为平静。

1.2.2  对患儿病情变化的细致观察  当患儿完成手术进入到麻醉恢复室后,值班护士要向麻醉、手术医生及护士咨询患儿的麻醉和手术情况,并时刻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的变化,监测其心电图、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各项参数(在麻醉苏醒之前每隔15 min记录1次,苏醒后每隔30 min记录1次)。重点对患儿的意识、皮肤温度、四肢血液循环、皮肤黏膜颜色等情况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予以及时处理。

1.2.3  针对性的并发症干预  ①体温低:患儿在麻醉恢复期发生体温低的原因和环境气温偏低、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与患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全、调节功能差也有关系,全身麻醉后更是因为受到肌松药物影响而使得体温降低,低温状态下随着寒颤的发生,会导致患儿发生麻醉苏醒延迟、呼吸循环抑制,甚至是造成不可逆损害;因此,巡回护士在术中应保证对病室温度的有效调节,或可用热水袋、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取暖;及时通过给氧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②躁动:患儿在麻醉苏醒期会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发生原因和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术后制动等因素有关,而患儿术后烦躁的发生也会使家属烦躁、增加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对于患儿自身来说也会加大其坠床、手术损伤等发生几率;针对于此,应先确定患儿躁动的原因,并在家属允许下,适当使用约束带进行固定,在床头、四周都放置软垫,避免由于躁动给患儿造成二次伤害。

1.2.4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对于出现呕吐情况的患儿,要及时清除其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对各项干预动作在实施时都要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疼痛刺激;保持患儿术后的安静,以免咽部受到刺激,避免由于呕吐的发生堵塞患儿气道,在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手法轻柔、语言和蔼,保证患儿耐受。

1.2.5  童趣化语言运用  在对患儿麻醉恢复过程当中实施的任何护理行为,尽量辅以童趣化的语言,比如真是个勇敢的小宝贝啊!对,就是这样,你做得很棒!等。由此来缓解护理过程当中患儿的紧张感、疼痛感,提高其护理配合依从度。

1.2.6  麻醉恢复评分  通过评估患儿活动力、呼吸、循环及意识状态等指标来评估患儿恢复情况,并根据所得到的评分结果,找到评分较低的那部分,针对表现出的问题,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某一项评分较低的患儿,找到原因、加强预先性的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的前兆,做好应对准备。若是麻醉恢复评分较高的患儿,其生命体征又平稳,可尽早拔管,缩短其留室时间。

1.2.7  苏醒后的护理  患儿苏醒之后,护理工作者应在第一时间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手术效果,并仔细交代在恢复时间要注意的事项,确保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

1.3  护理指标统计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低氧血症、出血、窒息、躁动、呕吐、苏醒延迟几个方面。另外比较两组患儿术毕至苏醒时间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13.0%要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32.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术毕至苏醒时间的差异

实验组患儿从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25.6±1.4)min,对照组患儿从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43.1±2.5)min。可见实验组患儿术毕至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4,P<0.05)。

3  讨论

因术后早期是各类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致死率极高。所以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必须要熟悉患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特点,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予以最佳的护理,保证患儿能平稳度过到清醒期[3]。患儿因具有年龄小这一特点,所以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的发育都不是很完善,对周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因此在全麻术后的麻醉恢复期,受到麻醉参与作用和手术麻醉中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生理功能紊乱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纠正,所以极易发生伤口出血、急性窒息、呕吐、躁动、误吸等并发症,所以在此期间,予以患儿严密、精细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帮助患儿顺利渡过麻醉复苏期[4]。

就患儿术后易于发生躁动的机制当前尚未被明确,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抑制,而抑制作用虽消失,但仍有部分参与药物发生作用,使大脑皮层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高级中枢的功能并未得以恢复,影响到对感觉的反应、处理,而恰在这一阶段,若是受到了任何不良刺激,皆会导致患儿躁动。而小儿在苏醒期无论是出现躁动还是其它并发症,都会给患儿造成自我损伤,影响到手术效果以及复苏质量,延长患儿离室时间,额外徒增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据冯海霞[5]在人文关怀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影响分析这一篇文献中的报道中,就对人文关怀护理就给麻醉复苏室患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关怀护理,而经由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要更优于对照组,体现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例、不安全事件发生例数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方面。这与该次实验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该次实验数据所得结果表示实验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13.0%要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32.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结果分析来看,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麻醉复苏室患儿的安全系数。

该次实验研究证实,实验组患儿术毕至苏醒时间(25.6±1.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1±2.5)min(P<0.05)。可见,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可通过提高麻醉后恢复期的护理质量,一方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一方面缩短患儿麻醉后恢复苏醒的时间。传统观点认为,全身麻醉恢复期疼痛感与不适感的发生会兴奋呼吸中枢与脚杆神经,继而减少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发生。但是该次实验研究认为,只要镇痛护理足够充分,再辅以人文关怀护理来鼓励患儿对抗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麻醉恢复苏醒期的这个重要阶段,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来予以患儿生理、心理上的双重支持,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机体痛苦、缓解其心理压力,继而释放其不良情绪,帮助其获得最快的康复。

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作为核心,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疾病问题,施以全面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室的患儿来说,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采取,可有效管控危险事件发生率,及時预防并治疗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6]。我们观察到,术后患儿苏醒期除了易发生躁动之外,其它低氧血症、苏醒延迟等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都是有关的,如闷热、尿急、口腔分泌物等,对实验组患儿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突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护理,不仅可满足患儿的生理需求,还能予以其心理安慰,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麻醉复苏室患儿意识并未完全清醒,受到生理、心理上的不良影响,这会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在护理措施中体现出人文关怀理念,能使患儿及其家属感受到来自院方的人文关怀,从而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身体疼痛,有利于患儿的尽快康复。这对护理工作者来说,也因为人文关怀护理的要求极高,所以这也督促着医护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操作技能,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好地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落实到临床实践当中[7]。

对儿童在麻醉恢复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在这种氛围的营造下,可以适时地转移患儿在治疗过程当中所受到不良刺激的程度,这是非常有利于儿童康复的。而且也只有在对患儿诊治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让护理工作者设身处地的去关怀患儿及其家属,通过临床的一些细节使患儿及其家属感受到温暖,才能更好地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使患儿病情能够得以有效控制[8]。另外,采用麻醉恢复评分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呼吸、循环及意识等综合情况的评估,结合评分,便于护理工作者更直观、方便地了解患儿恢复情况,而且我们提倡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对患儿的人文关怀护理尽量采用富有童趣化的语言来与之进行交流,这也正迎合了患儿年龄较小、不易沟通的特点,否定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为了与其获得共鸣,用富有童趣化的语言先与其进行良好交流,使其放松身心,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继而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对儿童在麻醉恢复过程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的良好康复。

[参考文献]

[1]  邹传惠,彭好嫒,覃军,等.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207-208.

[2]  杜英杰,吴秀英.浅谈年轻麻醉医生应具备的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18,39(10):90-93.

[3]  谢亚男,马涛洪,韩晓娟,等.围麻醉期病人的人文关怀[J].全科护理,2018,16(12):1492-1493.

[4]  黄晓燕,贾玉华.入室流程再造及人文关怀举措在麻醉复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7):239-240.

[5]  冯海霞.人文关怀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4):146.

[6]  Jeon Yunsuk,Lahtinen Pia,Meretoja Riitta, et al.Anaesthesia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Literatur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5,35(5):680-688.

[7]  雷娥.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全程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6):200.

[8]  杨晶晶.麻醉恢复评分与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35):201-202.

(收稿日期:2019-05-28)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人文关怀儿童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留守儿童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