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活动过程积累数学经验

2019-11-23 06:56陈卉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积累经验

陈卉田

[摘 要]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观察表征、思考概括、猜想验证、练习运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活动;积累;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92-02

学生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过渡发展,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过渡发展。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数学课堂。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历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观察表征——积累直观表象经验

观察是获得并积累直观表象经验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的起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从观察入手,有针对性地观察教学实物、模型、图片,直观感知所要学习或与学习有关的事物,积累一定的直观表象经验。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如整体观察法、细节观察法、实践观察法、图形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等。

[“认识时、分、秒”教学片段]

师(出示钟面):你能从钟面上看到什么?

生1:我看到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从1到12。

生2:我看到钟面上有两根针,而且这两根针是不一样长的,一个短粗一些,一个细长一些。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3:钟面上还有刻度,像直尺一样。

生4:有大格还有小格。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大格和小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上述简短的教学片段是学生学习“时、分、秒”的起始过程。教师注重让学生从整体出发观察钟面,接着让学生从细节处观察钟面上刻度的关系。这一过程不断渗透观察方法——从整体到细节,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也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做好铺垫。

二、思考概括——积累数学思考经验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一。没有思考,就没有知识的形成;没有概括,学生就不能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无法形成认知结构;没有思考与概括,就不能灵活的运用与迁移。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通过恰当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通过恰当的归纳和言语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认识“时”教学片段]

师(出示8时的钟面):你们知道这是几时吗?

生(齐):8时。(有部分学生迟疑,回答不上来,紧接着教师出示5时的钟面)

师:这又是几时呢?

生(齐):5时。(仍然有部分学生不确定,教师再同时出示8时和5时的钟面,让学生与同伴交流讨论)

师:这两个钟面分别显示8时和5时。请你们观察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位置,思考5时和8时指针位置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整时的分针都指向12)

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教授整时的表示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并概括总结。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思考活动的积极性,无形中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思考经验。

三、猜想验证——积累合作探究经验

经历了观察和思考,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此时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发现问题并进行猜想。学生的猜想要想变成事实是需要验证的,验证的过程就是師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的体验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在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观察以及思考,并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后,还要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进而合作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具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活动。

[认识“分”教学片段]

师: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生1: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走一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齐):1小时就等于60分钟。

师:那你们知道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吗?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吗?(学生纷纷举手猜测,教师适时引导)

师:那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验证。(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拨一拨闹钟,尝试多拨几次,进行对比并记录下来)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师:那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齐):1分钟就是60秒,60秒就是1分钟。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积累合作探究的活动经验。在验证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利用教具或相关的教学资源,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进行验证,这不仅能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能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

四、练习运用——积累解决问题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一要综合运用相关数学知识,二要展开观察、想象、归纳、操作、猜想、实验等诸多活动,三要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从数学教材上看,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单元的特点,适当挖掘教材,进行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1)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时间,认识了几时几分,你能说一说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吗?(学生踊跃发言)

(2)做一做,填一填。

师(出示表格):学习了时、分、秒,那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做的事情都需要多长时间吗?(学生小组合作测量,然后再记录下来)

(3)我的时间我做主

师:你能给自己定一个周末学习计划吗?如周末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写作业等等。(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善于挖掘教材给学生上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时间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丰富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的直接经历和感悟,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活动,学生才能进行经验的积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积累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