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2019-11-25 09:02刘小明
运动精品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日制广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

李 治 刘小明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李 治 刘小明

(广西师范大学体 育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对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发现其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改革构想,为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后,就读学生与日俱增,截止2018年全国已有87所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院校招收优秀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但在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专业人才培养尚未成熟和缺乏经验,在培养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本文探索符合广西各培养单位实际情况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广西开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仅有两所院校,即广西师范大学和南宁师范大学,其中广西师范大学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于201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研究生。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为本研究的撰写提供有力实践依据。

1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

一切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培养目标实行的,因此,在研究广西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上,必须对其培养目标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学校 培养目标 广西师范大学 培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南宁师范大学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表述虽然不一,但两所院校都要求培养全面发展体育类专门人才,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全面发展,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培养;南宁师范大学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对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

1.2 课程结构

表2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结构

培养院校总学分公共学位课学分/百分比专业必修课学分/百分比选修课学分/百分比教育实习课学分/百分比 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36 ≥3611/30.6% 12/37.5%14/38.9% 10/32%7/19.4% 6/16.6%2/6% 8/22.2%

“课程结构”全称“课程的组织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两所院校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教学实习课四个部分,通过《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出,公共必须课所占比例27.8%,专业必修课比例 33.3%,选修课比例16.7%,教学实践课比例22.2%。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结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知,两所院校都符合《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的总学分。课程设置结构都是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习课四方面组成,规定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两年时间内修不少于36学分,才可以毕业。从各类课程占总学分比例分析,两所院校专业必修课、教育实习课学分比例差距较大,其中南宁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分为校内实习(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程分析)和校外实习两方面,分别占2学分和6学分;广西师范大学校内或校外实习共占2学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1.3 课程内容

表3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

培养院校课程内容分类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公共学位课程(1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1)外语(4)逻辑学(2)计算机(2)体育科学研究方法(3)专业必修课程(11学分):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3)、运动生理学原理及应用(3)、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2)、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3)选修课程(4学分):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1)、体育产业概论(2)、社会体育学导论(2)、奥林匹克运动研究(1)、公共关系学(1)、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1)、体育市场营销(2)、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2)、体育统计多元分析方法(2)、运动技术评价与诊断(2)、专项教学与训练研究专题(2)教育实习(2学分):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每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量不得少于一个学期,教育实习不得免修(2)公共学位课程(12学分):外语(2)、政治理论(2)、教育学原理(2)、课程与教学论(2)、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体育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2)、体育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2)、体育教学论(2)、体育科学研究方法(2)、体育学科基础与前言专题(2)选修课程(6学分):体育统计与SPSS应用(2)、体育锻炼与健康专题(2)、学校体育学概论(2)、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2)、运动训练学(2)、体育赛事管理(2)教育实习(5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见习应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应在第二学年完成

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作为影响课程设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要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还要考虑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实地调研搜集到有关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情况如表3所示。两所院校课程设置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差异较大。两所院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相同之处:①课程设置内容相同,基本上都是由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习四大课程构成;不同之处:①开设领域的不同,广西师范大学开设了两个领域,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南宁师范大学开设了体育学科教学;②开设公共学位课程不同,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全面发展,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开设公共学位课程;南宁师范大学则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对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情况开设公共学位课程;③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不同,两所院校专业必修课程都是根据各个领域的不同特点而进行的不同课程设置;④两所院校选修课程的不同,广西师范大学要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选修两门课程,每门选修课程2学分。南宁师范大学要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选修三门课程,每门选修课程2学分;⑤两所院校教育实习安排不同,在教育实习方面,广西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每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量不得少于一个学期,教育实习不得免修,可计2学分。南宁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见习应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应在第二学年完成。

2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2.1 课程设计思路

2.1.1适当调整公共学位课程

根据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培养的人才的方向,公共学位课程可以根据各院校教学目标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其次,减少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分,开设与体育专业有关的英语学习课程和英语四六级学习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学习了解较为前沿的体育专业知识。

2.1.2加强专业必修课程的实践性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尤为需要重视对实践能力的提高,调整专业必修课程中理论类与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把实践类课程学分调整提高,从而可以使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3完善教育实习环节

在教育实习安排上突出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特点,学校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教育实习过程中,提高实践的能力。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或实践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教育实习时间不能低于1年,实习或实践的形式可以集中与分段相结合。调查中发现,两所院校对学生实习的安排和考核方式都较为单一,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性,需要加强教学实践课程的开发,建立适合本专业校内外教育实习培养基地,实习环节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与校外联合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1.4丰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了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要求设置跨专业、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在选修课程方面,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师范院校毕业后当老师的人较多,应该多开设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体育专业理论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广泛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这样才能胜任各岗位实践中的工作。

2.2 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

为确定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首先查阅30所院校(体育院校10所、师范类院校10所、综合类院校10所)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5年有关文献资料。其次,走访了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参考制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路径;最后,征求5位相关专家意见进行的课程的判定,制定出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如表4。

表4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课程内容学分备注 公共学位课程自然辩证法(2)、外语(4)、逻辑学(2)、计算机(2)10所有领域 专业必修课程 体育教学领域: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2)、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2)、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2)、运动技能学习理论(2)、专项理论与实践(2)、体适能评定与方法(2)12体育教学专业领域 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2)、专项理论与实践(2)、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2)、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2)、体育竞赛学理论与方法(2)、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2)12运动训练专业领域 选修课程 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1)、体育产业概论(2)、社会体育学导论(2)、奥林匹克运动研究(1)、体育法学(1)、公共关系学(1)、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1)、体育市场营销(2)、专业英语(2)、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2)、体育统计多元分析方法(2)、运动生理学原理及应用(2)、体育科学研究方法(2)、运动技术评价与诊断(2)、学生体质健康与评价(2)、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专题(1)8所有领域任选8学分 教育实习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8所有领域

3 结论

广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要根据当前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的现状和结合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突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提高实践类课程所占学时、学分比例,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做到最优化,确保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效衔接,培养出真正适合我国社会需求的体育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才能胜任各岗位的实践工作。

[1]王健.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0):76-91.

[2]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99-1101.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Z].学位办[2009]23号,2009:5-19.

[4]马阳.北京体育大学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李卫东,杨军伟.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析—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J].体育学刊,2014,21(1):94-97.

Research on the Setting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for Full-time Master of PE Specialty in Guangxi

LI Zhi, etal.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GY2018029。

李治(1994—),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全日制广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
何冕作品
AnAnalysi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EnglishTeachinginChinese HighSchoolfromthePerspectiveofPost—MethodPedagogy
哪有你这样你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笑笑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一道等比数列习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