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舞蹈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研究*

2019-11-25 14:15张向东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舞蹈心理健康体育

郑 华¹ 张向东²

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舞蹈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研究*

郑 华¹ 张向东²

(1.泉州市第六中学;2.泉州第一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着“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严谨、深入的探索、实践、研究,初步构建出一套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要求保障策略与教育途径方法,为体育学科其他项目渗透教育提供借鉴。

体育舞蹈;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教育

习近平出席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健康。优秀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关专家学者指出:在未来社会,性格开朗乐观、思想积极进取、工作不怕挫折、善于同伴合作等优秀心理品质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些优秀品质的形成与中小学的教育关系密切,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并成为我国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1 促进体育舞蹈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要求保障策略

1.1 体育舞蹈教师的要求保障策略

1.1.1体育舞蹈教师要破除传统“重舞技,轻育心”的教学论,建立立德树人的教舞育人观

教书育人,并不是表面意义上说的“只要教书就可以育人”,而应该是说“教书是为了育人”,教舞仅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标。很多体育舞蹈教师,特别是校外90%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上仅关注学生舞蹈水平,根本不管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品质,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体育舞蹈老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性质,跳出原先的舞蹈技术传递者的角色,要意识到体育舞蹈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不但要教给学生高超的舞技,享受乐趣、增强体质,而且要在教舞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其人格、锤炼其意志。

1.1.2体育舞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绝不可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体育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模仿的榜样,因此体育舞蹈老师不但要有高超出色的舞技,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角色认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健全的人格,对体育舞蹈追求孜孜不倦等高尚的品质,才能在教学中,应用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教舞育人的教师职业。

1.1.3体育舞蹈教师也要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技能。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规律以及对应的教育应用原则等。其次要掌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技能。如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倾听渴望、良好的沟通技巧、激励能力、灵活的教育机智与应变能力等等,要会通过观察、谈话等手段,获知学生的苦恼与困惑,及时评估分析,采用适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再要掌握体育舞蹈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舞蹈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树立学生阶段性的成就感与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参加比赛的教育活动中,对水平高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名次赛(淘汰赛)比赛,勇于拼搏,同时要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正确面对比赛成绩,培养谦虚顽强的品质;对低水平的初学学生,要通过鼓励他们在淘汰的等级赛上,勇敢的站在比赛场上,大胆展示自己来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与积极参与的品质等,实践证明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意志品质显著效果有效。

1.2 学校的条件要求保障策略

1.2.1领导重视,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1.2.2积极为学生创造教学延伸的活动平台

其一、学校要保证每年开展学生舞蹈才艺比赛、举行多种级别的文艺演出或联欢晚会(包括校级、年段、班级、社团等),为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提供一个检验学习成果、展示才艺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信心、感受成就感、积极参加竞争等良好品质培养。

其二、学校支持学生参加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比赛与考级,并给予积极评价,树立其阶段性成就感,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身心全面发展。

2 体育舞蹈教学渗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途径与方法

2.1 充分挖掘体育舞蹈教材中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

2.1.1体育舞蹈的芭蕾基础训练特别是柔韧性练习能培养学生坚强、吃苦的意志品质

体育舞蹈是人体造型上“动的艺术”,而要使人体成为这一艺术出色的“工具”,离不开残酷的基本功训练。[2]如要使基本功柔韧性达到要求,就必须咬牙忍受着压腿开跨等练习的疼痛,必需付出艰辛的努力,血汗的浇灌,很多学生最怕柔韧性练习,甚至为此而放弃学习体育舞蹈。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积极鼓励、榜样示范原则,比如每次课的语言上“哇,某某同学,你的劈叉离地板更近了,又进步了,加油!”“某某同学,你的脚背绷得越来越漂亮了,看来回去有坚持压哦!”同时要积极通过视频、照片、优秀学生榜样示范或教师自己展示优美漂亮的动作,使其明白没有很好的柔韧性是无法做出漂亮的动作,激发学生练习与学习的兴趣,坚定其坚持锻炼的决心,从而培养其坚强、吃苦的意志品质。实践跟踪低年龄段(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大中班学生60人)研究发现,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对学生的柔韧性练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91.7%的学生柔韧性有很大提高,孩子劈叉达到或接近180度,仅仅3%的孩子惧怕疼痛,放弃学习。

2.1.2体育舞蹈基本步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

在体育舞蹈学习中,套路是比较活泼有趣的,而基本步练习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如拉丁舞入门的伦巴舞的前进后退走步及摩登舞入门的华尔兹的方形步,对初学者来说需要长达几个月的练习才有初见成效,而且对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基本步又有不同的细化要求,很多孩子不耐烦、讨厌练习,甚至因此而厌学体育舞蹈。教师要通过反复向学生传达一种理念: “一栋房子没有结实的地基就无法屹立不倒。体育舞蹈没有踏实的基本功,就无法走得更远。”并利用通过展示套路中的基本步运用,进行举一反三、正反对比等手段让学生意识到基本步的重要性,使其沉下心、脚踏实地的认真练习,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

2.1.3体育舞蹈成功的不易性培养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意志品质

每一门艺术都需要常年的坚持才能有所获的,体育舞蹈经常要一个个动作几十上百遍反反复复练习才能学会、巩固、直至完美。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自身优美准确的示范感染学生、通过优秀学生为目标榜样激励学生,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动力机制,同时通过正反动作对比,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比赛、表演、考级等活动中表现的优缺点,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精髓,通过激发他们反复练习,磨练他们的毅力,培养他们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意志品质。

2.1.4体育舞蹈的特有的“舞伴合作”以及“集体舞的团队合作性”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及团队精神

当今时代,任何人孤军作战是难以成功的,需要团队的智慧与合作方能取胜。体育舞蹈中无论何种性格的舞伴,朝夕相处总少不了磕磕碰碰,争执甚至争吵、冷战,舞伴合作练习和集体舞的团队训练是培养学生合作团队精神以及学习人际关系处理的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观点采择”,等方法,想想“到底是因为舞伴的错,还是你锱铢必较、霸道不容人呢?”“是男伴带领过头,还是女伴自己重心不对。”等等,再利用舞伴角色互换,使之体会同伴的经历与感受,从而缓解偏见,甚至可以终止冲突。通过不断的磨合,学会调节情绪,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顺利地融入集体。

2.2 体育舞蹈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有效教学手段

2.2.1循序渐进教学,使学生在每个阶段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建立其学习动力机制

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切忌不考虑学生水平,随意性选择内容教学,增加学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按体育舞蹈的基本步学习、铜、银、金、金星一、二、三的顺序,选择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教学,并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舞蹈考级,使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建立其学习动力机制。

2.2.2每节课创设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感受成功快乐,同时学会正确认识他人与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动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3]体育舞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舞蹈的表演特质,积极在每节课教学中设置不同形式(小组、少数几人、单人、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己的创意等)的展示,特别是对孤独、胆怯、自卑的学生,鼓励他们从参加小组展示到少数几人展示到个人展示,并让学生互相评价,不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展示自我的勇气,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学习倾听同学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其自主性与积极性,事半功倍,并健全其人格。

2.2.3采用积极性的评价方式,爱护、相信每个学生,促进每生均有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先天的身体素质因素不同,学习体育舞蹈的进度与效果也不同,教师要本着关心、爱护、相信每个学生,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看待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学生。笔者多年的体育舞蹈教学经验深刻明白,首先协调性好适合学习的好苗子,如果后天不努力、不认真刻苦,一样学无所成;先天条件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但是后天学习态度认真,脚踏实地,肯吃苦,有强烈的竞争欲望,一样能获得不错的成绩。其次体育舞蹈教育并不是要培养每个孩子最终成为舞蹈家,而是通过学习改变提高个人素质就是达到教育目的:如有的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驼背、低头、耸肩,逐渐形成挺拔的、优雅的美好形体姿态;有的胆小、自卑的学生通过学习变得开朗、自信、大方;有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了锻炼的习惯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过程性、发展性、鼓励性的方式评价学生,如“某某同学,你今天的动作比上节课跳得漂亮哦。”“某某同学,我们多练习几遍,尽量把套路记下来好吗,加油哦,老师相信你行的。”“某某同学,你跳得很棒,有机会可以参加学校演出,展示一下自己。”等等。从而让不同类型、不同状况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进步。

2.3 通过课堂之外的比赛、表演等延伸教学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

2.3.1通过参加体育舞蹈的等级赛塑造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业余青少年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比赛中,等级赛比赛门坎低,任何学生均可以报名参赛,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果,更积极学习与参赛,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参与及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主动的态度。

2.3.2参加各级表演,锻炼实践能力,体验成功,培养勇敢的品质

学校每年举行各式各样的艺术晚会、才艺展示、社团表演等,不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让有体育舞蹈特长的学生通过参加演出,获得同学老师的肯定,体验到了成功,锻炼了实践能力,实现了自我价值,树立了自信心,随之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舞台,让孩子站在众多观众面前,承受来自的观众不同的评价与现场反映,能锻炼学生勇敢的心理,逐渐战胜内心的恐惧,培养他们将来敢于面对公众,镇静勇敢的成熟心态!

2.3.3通过参加才艺比赛及体育舞蹈名次赛等培养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及良好体育道德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没有积极参与与强烈的竞争意识,将一事无成。每年体育舞蹈名次赛以及学校的才艺比赛往往是人才云集,卧虎藏龙,角逐激烈,又僧多粥少,充满残酷性。通过比赛能考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体验个人挫折情感。教师要加以正确适时引导,教诲学生 “胜败乃兵家常事”、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胜不骄,败不馁”,并举例优秀榜样学生以及教师自己的经历解读,使学生欣然接受成败,明白胜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结果,只有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缺,才能站在最高峰,学会欣赏对手,正视自己,取长补短,催其自新,激其上进,在反复的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锤炼其抗挫折意志,培养其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健全其人格,适应今后充满竞争的就学就业的社会生活。同时引导其尊重执裁裁判,遵循竞赛规则,自觉维护赛场卫生整洁、互帮互助等,培养良好体育道德。

3 结论

通过学习与参加活动,学生人格得到健全,意志得到锤炼,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经过三年的渗透教学试点研究,研究设点的泉州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学校的学生参加学校体育舞蹈兴趣小组与高中体育舞蹈选修课的人数逐年递增,体育舞蹈学生参加学校才艺比赛与表演的人数逐年递增,93%的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积极性明显提高,缺课率大幅度降低,课堂气氛活跃,舞伴争吵减少;96%参加体育舞蹈比赛与考级的学生技能水平与成绩逐年进步,进步幅度与学习积极性远大于不参加考级与比赛的孩子;学生通过学习与参加活动逐渐达到了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增强意志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等,提高了心理素质;同时逐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了合作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并培养了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与研究,证明体育舞蹈教学渗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要求保障策略与教育途径方法有效促进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学校体育舞蹈氛围越来越浓厚,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越丰富多彩,形成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同时促进体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实践研究,构建基本模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8-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王韶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108-109.

[3]韩晓娟.试论舞蹈练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

Sound Personality, Hammering will-- Study on the Sports Dance Teaching Penetrat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tion Education

ZHENG Hua, etal.

(Quanzhou No.6 Secondary School, Quanzhou 362000, Fujian, China)

2014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省级重点课题“体育舞蹈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JYKT2014-138)研究成果;2018年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研究课题“普通高中体育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QG1352-113)。

郑华(1970—),学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舞蹈心理健康体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