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足球”视域下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探究*

2019-11-25 14:15赵志明郑立杰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足球校园

赵志明 赵 宏 郑立杰 周 莹 叶 培

“新校园足球”视域下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探究*

赵志明 赵 宏 郑立杰 周 莹 叶 培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对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及宗旨展开研究,提出树立回归教育本源宗旨、打造良好的足球活动氛围、加强农村校园足球的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农村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和保险配套制度等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新路径,以促进农村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为推动校园足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校园足球;农村;发展

“新校园足球”是由毛振明教授提出的,其提出该论点是为区分过去几年校园足球与当前校园足球对比而提出的,其认为校园足球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一个过程,而新校园足球与旧一轮校园足球有着本质差别。校园足球随着全国各方努力,其发展方向及重心都已发生改变,新一轮校园足球的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即将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新校园足球必将与至今已开展8年的校园足球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新的思路。新一轮校园足球进入“中期考核”阶段,对其发展的正确方向进行总结: 校园足球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的突破口,促进了青少年竞技体育回归国民教育体系,始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等。

全国校园足球发展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校园足球发展到现在,进入了新一轮校园足球的发展,其定义是以学校为依托,运用足球运动作为载体,学生通过足球运动,学会踢球并学会做人及独立思考,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在我国目前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中,城镇校园足球在基础设施、教师专业水平、足球氛围等方面都高于农村校园足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而农村儿童青少年普遍面临感情缺失的现实问题,发展农村校园足球有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促进农村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1 农村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性

1.1 缩小城乡差异,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农村校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大考察对象之一,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助农村校园发展,但就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而言,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导致同城市地区教育质量水平差异较大,足球运动因其参与性强、场地要求低、产品消耗小等特点,易于在农村环境开展,因此发展农村校园足球是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 年作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 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 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 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 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根据2016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 800万人。和2000年的2 000万数字相比,2016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1],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影响,急需有效的 解决方式。

足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跑、跳、停、转等技术动作增强身体机能及促进身体健康生长[2]。农村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陪伴,缺乏关爱,大多有内向、自闭、自卑、缺乏自信等表现,而足球是健全体魄、提高自信、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方式,参与足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也能改善人的神经活动,还能释放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比赛中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互交流配合、精诚合作,有助于改善自闭内向性格,而在比赛中获得的进球、好的配合、好的防守,都能给球员带来自豪感与成功感,是克服自卑的良药。

1.2 强化校园足球教育本质认知,推动足球发展

在校园足球发展初期,校园足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提高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但就其本质而言,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个教育活动过程,而校园足球的初心也是一种校园教育的手段,是培养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运动[3]。新校园足球的发展就是要强化校园足球的教育本质认知,不能认为足球只有竞赛,其教育价值内涵极其丰富。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4],已成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重振中国足球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5]。

1.3 提升足球水平,培育后备人才

农村校园足球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首先,农村场地充足,足球消耗较低,对装备要求也相对较低。其次,相比城镇儿童而言,农村学生课余时间更为丰富,无需参加课外辅导,且课余生活不是特丰富,发展校园足球不失为一种丰富课余生活的良好方式,农村学生由于经常参与农活,身体素质相对较好,吃苦耐劳能力强;但由于区域差别及经济水平差异,农村学生对足球知识认知缺乏,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训练,导致农村校园足球开展速度缓慢。

在我国大力号召发展校园足球的背景下,校园足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各级教育部门也在持续有效的开展和组织足球相关培训。首先,国家将农村体育教师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树立足球教学目标,让农村学校教师不断进步与提高,提升教学水平[6]。我国新校园足球的发展,必须将农村校园足球发展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发展农村校园足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拓宽后备人才选材路径,激发学生运动乐趣,为我国培育更多优秀的足球储备人才。

2 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困境

近年来,农村校园足球也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但农村校园足球远远落后于城镇校园足球,这与国家制定的 “普及校园足球、推动校园足球整体发展水平”的建设目标不相一致,其原因值得深入的调查和思考[7]。因此,只有对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困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突破困境,提出新的发展路径,才能最终实现校园足球的整体良好发展。

2.1 农村校园足球的基础较为薄弱

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对于资金、场地、师资要求相对较低,但还是由于这些基本条件的缺乏限制了农村校园足球的开展,基础设施缺乏,足球基础较为薄弱。其次,场地设施不足及师资缺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学生无法参与足球运动,积极性无法调动;缺乏师资,学生对足球运动了解甚少,未曾参与,就无法感受足球所带来的魅力与体验。

2.2 农村校园足球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关于中国足球与校园足球发展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9],但就目前而言,并未有针对于农村校园足球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关校园足球的文件政策也大多只在城市实施,并未在农村校园中得到有效的开展,导致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及理论指导,师资、资金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校园足球发展速度缓慢。

2.3 农村校园足球联赛体系不完善

农村校园中由于地域距离,各校校园足球的开展程度差异,导致农村校园中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校园足球联赛,而反观城镇的校园足球,各级联赛有条不紊的开展。比赛是检验竞技水平及实现校园足球价值最好的体现,参加比赛给队员及家长带来无限荣誉,带动校园足球氛围的同时也将获得家长及学校更多支持。没有联赛,学校就疲于组织训练,也将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来资金投入,场地受限,学生受伤风险增加,导致学校及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抵制,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至关重要[10]。

3 农村校园足球新发展路径

3.1 树立回归教育本源宗旨

自新一轮校园足球启动以来,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到全国各级校足办以及各特色学校均正确而坚定地把握了此次“校园足球”的初心,即把校园足球作为“强化体育课及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突破口,新一轮的校园足球一直走在以“强健学生体魄”为目标的正确道路上[11],而农村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越发受到重视,正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而校园足球的发展就将是农村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破口,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更应以此为初心为目标,不是以竞技水平或运动成绩作为发展校园足球的唯一目标。

3.2 营造良好的足球活动氛围

对于发展农村校园足球活动而言,营造一个良好的足球活动气氛是至关重要的。氛围的打造须从三方面进行,其一,需转变学校管理者的思想,使其认识到校园足球活动及体育活动发展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转变其思想观点,农村校园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活动才能真正落实。第二,加大对足球运动的宣传,转变宣传模式,运用如多媒体及VR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宣传,增强体验感,让家长与学生深入了解足球运动的乐趣及重要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验足球独特魅力。第三,学校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推动农村校园足球发展。

3.3 加强农村校园足球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校园体育设施简陋,校园足球的基础设施更是薄弱,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是简陋的沙土或者杂草足球,场地的简陋容易导致学生扭伤和擦伤,其次,由于校园中足球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好的场地会降低在足球运动中伤病风险。除了场地问题外,农村校园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严重缺乏,导致教师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教师薪资低、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小等因素造成。

农村校园足球发展的三大难题,即场地、资金、师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考虑拨出农村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并及时有效的利用,落到实处,另外可以向当地企业寻求投资和赞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场地问题可以依靠政府专项资金,或是寻求体育产业公司寻求赞助活动,亦或者可以向当地体育基金会寻求帮助。针对师资问题,财政部应适当提高教师待遇,或是规定达到乡村教育系统服务年限后,享受解决编制或招考加分,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服务乡村教育。针对足球教师教练水平不足等问题,可以由省市级体育部门组织专项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另外,针对师资严重缺乏的地区可以与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签订外聘足球教师合同,扩大农村校园足球师资队伍。

3.4 创建农村校园足球联赛体系

比赛是检验足球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渲染足球氛围的有效方式,更是提升自信心,培育荣辱观的有效方式,而农村校园足球并无属于自己的联赛体系,没有联赛体系,导致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建立农村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各地区学校划分为一个单位创建初级联赛体系,再以乡镇为单位创建初高级联赛,层层创建,形成完整的农村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另外,为解决家长及球员对运动伤害的担忧,农村校园足球可以借鉴城市校园足球的保险制度,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适合农村校园足球实际情况相关保险产品,以预防球员伤病,保障球员最大权益,吸引更多的农村孩子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后备人才数量,也将拓宽我国足球运动员选拔渠道。

4 结论

新校园足球的发展宗旨是以校园足球为载体,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回归国民教育体系,农村儿童青少年普遍面临情感缺失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校园足球是当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端正发展农村校园足球思想、打造良好氛围,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竞赛体系,解决学校与家长之间关于受伤风险及学习成绩的担忧,始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等,使校园足球回归教育本源,发挥其教育价值,推动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1]钱保会.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25-27.

[2]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学校现状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68-72.

[3]陈翀,孙科.本源·功利·回归——纵论中国校园足球改革障碍突破策略[J].体育学研究,2018,1(2):86-94.

[4]于磊.开展校园足球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和发展对策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7(10):68-69.

[5]郭航程.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前景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5):75-76.

[6]马安武.“校园足球”在农村小学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62.

[7]段小洪,胡建忠,汤光明,陈姣.农村小学校园足球建设困境与对应措施探讨——以衡阳市石鼓区农村小学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9(3):151-156.

[8]赵伟柯.河南新农村学校足球运动发展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182-183.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9):41-47.

[10]张建华.河南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4):33-34.

[11]毛振明.新校园足球的成果审视与发展建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4):7-11.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ampus Footb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ampus Football"

ZHAO Zhiming, et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 China)

湖南省教育部一般基金项目(湘教科规通[2016]2号)。

赵志明(1964—),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足球校园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