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探索——以广西为例*

2019-11-25 14:15马泓宇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西资源旅游

马泓宇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探索——以广西为例*

马泓宇

(南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分析广西体育旅游资源概况及产业发展状况,认为当前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思想、产业、人才三个方面,分析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需要围绕发展与生态,努力拓宽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作为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逐步开展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注重人才培养。

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

体育旅游产业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具体指“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合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综合性服务产业”[1]。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突破4千亿元;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将近2065亿元;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2]。我国幅员辽阔,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也因地而异。本文选取具有项目繁多、独特风格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广西作为研究对象,厘清其发展脉络,探讨边境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和措施。

1 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1.1 广西的体育旅游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少数民族蕴藏着风格各异的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们为旅游者和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其中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繁多、独具特色。

1.1.1广西体育旅游精品景点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的民族文化及地貌特征,造就了开发与发展旅游项目的优良条件和环境,主要形成了六大广西体育旅游精品景点资源区:钦州八寨沟景区、凌云县浩坤湖景区、南宁太阳谷体育园、美丽南方景区、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生态民俗风情园、阳朔燕莎航空运动营地。

1.1.2广西体育旅游项目资源

表1 广西体育旅游项目资源

类型广西体育旅游项目资源民族主要地区 观赏型跳芦笙、爬坡杆、舞春牛、过火链、上刀山、师公舞、抛绣球、抢花炮、跳竹杠、打扁担、同顶、赛马等壮族“三月三”、瑶族“赶鸟节”“盘王节”、仡佬族“尝新节”壮、瑶、苗、仡佬、侗、汉、京、毛南族桂南区、桂东区、桂西区 休闲型打秋千、打磨秋、抛绣球、跳芦笙、大象拔河苗、彝、瑶族河池、桂林 养生型牛筋舞、象步虎掌、打陀螺、打手毽、猴拳壮、仫佬族三江、河池、贺州 竞技型抢花炮、板鞋竞速、高脚马、赛马、上刀山、摔跤壮、瑶、仫佬、毛南族南宁、百色、河池地区 探险型登山、攀岩、漂流、徒步、骑行壮、瑶、苗等南宁、乐业、百色、北海

广西是体育旅游业的富矿区。根据学者的分类和结合自己的实地考证,我们认为广西体育旅游项目可分为观赏型和参与型两大类,其中参与型主要包括休闲型、养生型、竞技型和探险型。见表1。

1.1.3广西体育旅游赛事资源

广西每个月都有大型体育赛事,同时每个区、县都有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其中,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柳州大奖赛、城市围棋联赛、中国·百色乐业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中国·百色中越边境全国徒步大会、阳朔攀岩节等5项赛事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基于广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让生态体育、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等成为广西最适宜和最火爆的体育运动赛事。借体育这种平台汇聚人气、吸引游客,借旅游资源扩大体育赛事,使得广西体育旅游热持续升温。

1.2 广西体育旅游产业

体育旅游产业的各种业态形式在广西都有存在,但有些产业,如体育旅游科技、体育赛事IP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薄弱,发展相对较好的体育旅游产业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包括河池市南丹县歌娅思谷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防城港市防城区“皇帝岭-欢乐海”滨海体育小镇、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攀岩特色小镇、北海市银海区海上新丝路体育小镇。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体育旅游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总体来看,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与发展模式单一是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具有开放性和民族性。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边的地理区位优势,又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的“桥头堡”[3],所以广西涉东盟的体育旅游活动较多,许多的邻国友人纷纷来广西留学、工作或者生活,极大丰富了广西的体育旅游业务,同时也极大满足了不同国度旅游者的需求,所以广西的体育旅游产业带有浓厚的“开放性”色彩。同时,广西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拥有着包含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形成了诸多带有“民族性”色彩的体育旅游产业。

二是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层次不高,但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当前,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认识还不够深,使得广西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层次较低,已经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资源,相对来说较为单一、深度不够,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不多,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旅游产业更是少之又少。但在另一方面,广西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造就了多样化的体育旅游场景(包括观赏性、参与性、养生性、竞技性等体育旅游场景),决定了广西的体育旅游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三是资源保护在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包括资源保护和资源开发两个方面。广西作为壮族自治区,有着11个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由于强烈的全球文化的普及性,广西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其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与文化,拓宽其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新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

1.3 广西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效益与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已进入休闲度假、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扩张时期,因此,体育与旅游休闲的结合也是广西经济发展的潮流。体育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吸引物,它的普及与开展为广西的经济发展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对广西这座城市来讲,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等的举办不仅可以带来大量的游客消费,还可吸引大众媒体,传播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因此,经济效益与城市发展的需要给广西体育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

产业内涵的丰富,产业结构以及体育消费的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体育与旅游的需求逐渐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转变,旅游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客户黏性也更为显著。同时,体育旅游产业从属体育服务业,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打造一批批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养生康体、体育特色小镇、民俗文化等体育旅游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大大推动“健康中国”“健康广西”“美丽广西”“心仪广西”的建设等最终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

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契机和挑战。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对于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前,广西处于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繁盛时期,以发挥“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作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体育旅游产业交流合作,打好这副“开放牌”。

2 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思想落后制约了体育旅游的跨界发展

对于体育旅游产业,人们认识与接触比较晚,对于体育旅游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认识也不深,以致于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认为发展体育旅游投资大、收效慢、风险大,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抑或是把发展特色体育旅游看得过于简单[4]。这种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西体育旅游的实施与发展。另外,当地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观念落后,把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完全归结到政府部门,对于一些已经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局意识较为模糊[5]。

2.2 产品体系层次低,没有激活市场潜力

体育旅游产品有多种层次,一个较为健康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一般包含低频赛事、中频服务和高频健身三大类[6]。目前广西设计与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单一,大多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都是融入民俗旅游之中,低频赛事旅游项目、中频服务旅游项目、高频健身项目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不能很好地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效激活市场潜力,抢占市场先机。因此,在进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时,需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分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进行不同产品层次之间的交叉组合,形成已体验升级为导向的多层次产品体系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

2.3 人才缺乏制约体育旅游的跨越发展

众所周知,体育旅游的发展和运营,离不开管理的保障和人才的智力支撑。但广西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既熟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其中高端体育产业人才稀缺。这种人才困境使得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方式、营销手段等落后,极大影响着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3.1 围绕发展与生态,努力拓宽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空间

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紧紧围绕发展与生态两个方面,立足服务健康、服务发展,推进体育与大健康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聚焦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养身健身、山地户外和水媒等体育项目,大力突出发展以“健”为支撑的运动旅游康体产业,着力做好“山、海、边”的特色体育旅游,同时注重其它体育旅游产品业态创新以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更多的体育旅游景点资源、赛事资源、精品线路、遗产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努力拓宽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实现当地居民与游客共享资源,实现一种常态的宜居与宜游共存空间,全力将广西打造成为“生态型”“健康型”民族特色体育旅游自治区。

3.2 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作为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

当前,广西体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对于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需求越来越迫切。基于此,积极鼓励文化、旅游、传媒、互联网等领域的优秀企业进入体育旅游产业领域,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到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体育旅游产品的推广,将进一步支撑与促进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化升级,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3.3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逐步开展体育旅游产业融合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集聚地,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和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在发展广西体育旅游时,要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联系,在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倡导体育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在工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倡导体育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在第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域倡导体育旅游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形成“一业带百业、百业促一业”的发展格局。同时,在时间上,优先倡导与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产业进行融合、与具有广泛融合要素基础的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产业联动,从而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发展、创新发展。另外,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旅游产业融合,通过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4 注重人才培养,培育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源动

广西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对于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与旅游人才越来越迫切。解决人才问题,一靠引进,二靠培养。因此,广西政府要尽快建立完善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首先,在人才引进政策上,适当向体育与旅游产业倾斜,将体育与旅游产业高端人才优先引进。同时,在人才引进的方式上,要打破学历、资历的限制,任人唯贤。其次,重视在职培训提升。发挥广西及其周边地区的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构建体育旅游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旅游人才队伍,推动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1] 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31(4):59-64.

[2]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8/436954.html

[3] 秦骁.广西体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J].体育科技,2011,32(2):21-23.

[4]吴胜涛.西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扶贫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168):150-153.

[5] 张金桥. 西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及产业开发的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8(2):33-34.

[6]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64065691133220&wfr=spider&for=pc.

Explo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 Case Study on Guangxi

MA Hongyu

(Na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

教育厅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62033);旅游发展对左右江革命老区乡村文化保护的研究(编号:LQ15B09)。

马泓宇(1988—),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旅游。

猜你喜欢
广西资源旅游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旅游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广西诗歌五人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