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大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

2019-11-25 14:15任平社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总体目标体育课程

孙 云 任平社

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大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

孙 云 任平社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教学发展较快,但大中小学学校体育存在体育教学课时有待全面落实、开设项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教师职称不同阶段差距较大、教学场地不足、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节等问题。影响体育课程总体目标落实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不重视、场地不足和家长不支持等。

新课标;学校体育;调查

《2014年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公报》披露,我国学生体质仍在持续下降,学生高肥胖率、高近视率和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不断下滑[1]。因此相关部门反复下发文件强调学校体育之重要性。国办发〔2012〕53号、教体艺(2014)3号;国办发(2016)27号等做出重要指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是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闫巧珍等[2]研究指出由于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缓慢以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陈晓春等[3]认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应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学生如何通过终身体育获取终身健康的建议。钟庭伟[4]指出偏远地区体育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陈涛等[5]从学校体制现状出发研究认为,如何推动体育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是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本文对我国大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为促进大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一体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新疆、甘肃、宁夏、河南、江苏、天津、辽宁等12省区200所大中小学,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大量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取匿名方式,通过现场和网络发放,共发放教师问卷600份, 其中小学150份、中学(初中和高中)300份、大学150份,回收581分,回收率96.8%,有效问卷553份,有效率92.1%。采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学校体育教学基本情况

2.1.1体育教学课时现状调查

体育教学课时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不同教育阶段对于体育课时具有明确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基本上都按照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了体育教学课时,但是存在体育课不同程度的被占用,尤其是中小学毕业班的体育课。因此应加大检查考评机制,全面落实体育教学课时,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1.2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丰富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对于调动学生锻炼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开设相应的教学内容受到场地条件、师资力量、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1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开展运动项目5种及以下的占到总调查学校的31.5%,7-9种占到43%,10种及以上占到25.5%。进一步调查发现,开设项目种类数量和学校类型高度相关,大学都超过10种以上,中学两极分化,小学基本上开设种类较少。仅仅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整体上开设项目种类较少,不利于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从项目开设种类上来推断,中小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脱节,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表1 调查学校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数量调查

5种及以下7-9种10种以上 调查总人数638651 百分比(%)31.54325.5

2.2 学校体育师资情况

2.2.1体育教师从教时间

教师工作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从教年限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能力的表现,表2统计结果显示:整体上来说从教10-30年的人数较多,30年以上的人数较少,这种现状也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稳定发展基本规律。从本次统计数据来说,目前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从教年限较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但是从教时间过长而后期的在职培训没有跟进,也会导致思想观念守旧,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表2 教师从业年限调查

小学中学大学 n%n%n% 10年以下5337.1 9435.5 5034.5 10-30年6042.0 11643.8 6343.4 30年以上3021.0 5520.8 3222.1

2.2.2调查对象职称现状

职称是一个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教师工作认可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职称和教师待遇高度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小学阶段教师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为主,说明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职称评审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中学阶段教师中高级职称较低,大学阶段教师高级职称占据比例最大。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方面应有所倾斜,一定程度的改善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表3 教师职称

小学中学大学 n%n%n% 初级6646.2 8732.8 3826.2 中级5840.6 12948.7 4933.8 高级1913.3 4918.5 5840.0

2.2.3中小学体育师资学历调查

表4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阶段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最高,中学阶段本科学历占比最大,大学阶段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据多,这种学历结构分布基本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也符合相应阶段教学需要。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是大势所趋,因此中小学应加大对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靠政策引导来提升整体学历水平。

表4 教师学历

小学中学大学 n%n%n% 大专及以下7149.7 217.9 10.7 本科6243.4 18971.3 7149.0 研究生以及上107.0 5520.8 7350.3

2.3 体育教学场地情况

根据国家评估和学校体育教学要求,体育场地是否满足教学要求根据生均面积来进行判定。但是由于本次调查学校范围广,地区差异较大,因此本次统计从调查对象主观满意度来间接进行反映,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教学场地非常满足占5.2%,比较满足的占11.4%,认为目前教育场地一般的占19.1%,不满足的占28.9%,非常不满足占35.4%。可见,体育教学场地存在一定的不足,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跨度较大,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体育教学场地差异较大,因此整体上显示体育场地不足。

表5 体育教学场地现状(n=553)

非常满足比较满足一般不满足完全不满足 调查总人数2963105160196 百分比(%)5.2 11.4 19.1 28.9 35.4

2.4 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2.4.1体育课教学对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体现情况

表6 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体现(n=553)

完全体现基本体现一般没有体现不清楚 调查总人数5016311376151 百分比(%)9.0 29.5 20.4 13.7 27.3

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是全面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的基本出发点,全面落实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是保障大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有效衔接的重要指标,也是深化学校体育的改革的基本途径。表6显示:本次调查的教师认为本校体育教学安排基本体现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占29.5%,认为不清楚的占27.3%,认为完全体现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仅仅占9.0%。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学校教学和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节,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4.2影响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落实原因分析

表7 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体现(n=553)

原因频次百分比% 学校不重视42276.3 场地器材制约35263.7 家长不重视32158.0 学生不重视41074.1 学生基础薄弱30154.4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16630.0 缺少可操作性模式10318.6 实施细节需要进一步加强8315.0 其它6511.8

表7显示在影响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落实原因方面,学校不重视出现频次最高,说明学校是影响体育课程总体目标落实主要因素。理论分析发现,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工作主要围绕升学率开展。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校领导认为丰富学校体育活动会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一定程度上学校体育工作采取不支持态度,在这种理念下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资金、人力等相对不足,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影响了体育课程总体目标落实。排在第3位的是家长不支持,这个因素其实也是升学率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宣传,更新学校领导层、家长的观念,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3 结论

3.1 所调查的学校基本按照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了体育教学课时,但体育课存在不同程度的被占用,因此应加大检查考评机制,全面落实体育教学课时,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体育课开设项目种类较少,不利于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从项目开设种类上来推断,中小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脱节,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3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职称评审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中学阶段教师中高级职称较少,大学阶段教师高级职称占据比例最大。

3.4 体育教学场地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跨度较大,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体育教学场地差异较大,因此整体上显示体育场地不足。

3.5 目前学校教学和学校体育课程总体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节,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体育课程总体目标落实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不重视、场地不足,家长不支持。

[1]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5/1125/c35862-27855794.html.

[2]闫巧珍,董礼平,刘方涛.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思索——以富宁县为例[J].运动,2018(4):48-49.

[3]陈晓春,张志锴.通识教育视野下福建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综合改革的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7,36(2):44-47.

[4]钟庭伟.关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6(23):14-15.

[5]陈涛,毕研杰,马文.透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看学校体育教育现状[J].体育科技,2014,35(3):148-149.

[6]段佳珍.永德地区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7):134-135.

[7]刘春来.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中华少年,2018(24):223.

[8]刘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N].贵州民族报,2018-07-17(A03).

[9]谢转红.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革新,2018(7):53.

[10]孙云.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的现状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8):76-77.

[11]马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2018(12):126-127.

[12]贺涛.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5.

[13]邵志刚.分析当前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科技风,2018(15):46.

[14]李振宇.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5):347-349.

[15]杨明.川东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138-139.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UN Yun, et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21, Shaanxi, China)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项目编号:17XJC890001。

孙云(1979—),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总体目标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牢牢把握总体目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湖南烟草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和建设总体目标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研究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