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11-25 14:15卢延文叶丹青欧志渊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政治思想

卢延文 叶丹青 赵 彤 欧志渊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卢延文1叶丹青1赵 彤2欧志渊3

(1.嘉应学院 医学院,广东 梅州 514031;2. 华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3.湖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挖掘高校体育教学特点,对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内容、特点及实施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提高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实效性,为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思想政治;高校;体育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校园学科,其重要程度不仅关乎到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研究一直是我国高校关注的战略焦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德”“智”“体”“美”是“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保证,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四者缺一不可[1]。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则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当,则相互干扰,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属于交叉学科的融合,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学科延伸和发展 。

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1.1 新时代的需要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是顺应和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其必修任务,能使自身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关键性节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网络通讯的普及,人们都生存在一个多样化且互动性很高,消息面传播极为迅速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收着各种复杂的社会信息[2,3]。随着高校不断暴露出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以往,而是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传统的简单化和教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如今的大学生中轻易融入。因此,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和当代大学生不断表现出新颖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要求着寻找最适合、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体育教学则是一个好的突破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这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方法[4]。

1.2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思政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也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思政课程依赖现象,缓解了思政教师压力,可通过各个学科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达到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地方,是社会主义事业和接班人的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的必然要求,丰富高校大学生课程也是在校生活的重要部分,从相关性来说各学科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

1.3 学科发展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教育的责任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注重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播,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使得在教育的精神、态度和价值方面指导不够[5.6.7]。从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调整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纳入了教学目标,全面的对学生在体育教育中进行评价。

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内容和特点

2.1 情感渗透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主要包括责任感、集体主义、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义务感、公正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其中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重点关注的方面,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4]。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有着良好基础,如很多团体性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等,都要求参与学生共同完成活动,通过学生个体提高运动水平帮助所在的球队或是团队取得胜利,这对大学生在学习和参与中存在隐形、显性的要求,成员必须服从组织,尤其技战术运用时更是表现的极为突出,个体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而互相配合中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愿意为集体付出的习惯形成,能较好的促进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从成长来看,已经处于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时期,也是当前社会青年的优秀代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肩负使命,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加强责任感是非常必要。

2.2 意志品质培养

意志品质是意志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个体的自治性、坚韧性、自觉性和果断性,意志是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能支配和调节个体自身的心理行为或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设定目标在实现时有信心能坚持下去的一种心理活动,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意志品质是可贵的,个体在从事每种活动要获得成功时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力,能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动行为,最终实现目标。自信果断、顽强拼搏、自律自制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自信果断表现在紧急关头,能把握时机处理事情表现出果断,且在考虑的周全基础上进行决定,在体育活动中,尤其比赛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时机和战机的把握,运用那种技战术或技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需要个体要有良好的大局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迅速做出正确决定,反之,在关键时刻未能把握战机、时机或是思维不活跃,应变能力差,不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及时做出决定的,会在比赛中就会失去时机与胜利擦肩而过[8,4]。

2.3 积极引导社会行为

大学生的社会行为主要可以从规范行为、交往行为和规范行为方面进行正向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在在校期间的社会行为,有助于大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就业和工作。规范行为是指对大学生进行规范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优秀品质,在体育课堂上对课堂常规进行细化对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合理搭配,做到对大学生有指导有约束有规范行为的作用[8]。交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彼此就离不开交往,在体育教学中各小组的分组练习是促进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因为大学体育基本都是选项课,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通过一起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打成一片,往往随着多次体育课的一起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间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合作组成一个小组或群体统一进行得,人不可能单独存在,现今社会压力也要求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主要源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体育课是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为主的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对课堂的多样性组织,其课堂目标以集体共同学习且参与的互动性较强的课程特点[10]。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不同于思政课的教学,因为体育课上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个体自己真正亲身参与进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身体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来,是学生主动吸收和消化所接受的思想政治知识,结合体育项目的规则对优秀运动作为典范进行讲解所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肯定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和练习技能时引导对学生自己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11,4]。

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基本策略

3.1 提升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责任担当

首先,体育教师在自身思想政治方面要不断提高,更新自己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体育教师作为育人的引导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的学习,以德养德。体育教师自觉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三观体系,在体育教学中才能有保证的、更好的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积极学习最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在在职教育和自我学习提升中大胆对现有思想进行更新,积极学习新教育教学理念,确保新知识的源泉不断,着重教育教学的改革,努力在教学中研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掌握最新的技能。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主动形成对学生的向心力和吸引力,使这种效应更加积极、更加激励。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效应[9]。

3.2 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因素可以提升课堂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其因素一是在体育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因为课堂组织和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体育课堂,也关系着课堂的教学目标、任务能否保证完成,因为体育课一般都是室外课,在空旷的运动场体育教师通过较好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以课堂管理要求和方法对学生提出相对应的规则,学生课堂上的活动内容都是在教师提前设计好的规则内进行,这里面可以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课堂上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提出明确的要求,规范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道德规范和身体行为。

第二,体育教师在体育知识讲解时比如项目规则、项目的精神内涵、优秀运动员榜样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意识的引导,使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从中学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平时的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发现和挖掘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存在思想政治意识方面的问题,及时对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反馈和纠正,帮助大学生在成长阶段健康成长。

3.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目标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主要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实行的,通过一系列身体技能的训练而产生的,不同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空间,所以在目标设计方面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效果。首先,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实现某一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体育教学中巧妙衔接,在时机和空间上把握较为重要[4]。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目标设计应多样性,且是开放和个性化的,体育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以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境为主。

3.4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和目标明确后,体育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学习新方法、关注新热点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渗透方法就是指体育教学中使用哪种方式直接或间接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问题,以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具体的方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语言感染法、典型示范法、互动教学法、环境熏陶法和行为强化法五种。

互动教学法主要体现在课堂中的师生直接互动式学习,在根据课堂目标、内容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启发诱导,及时施教。其中包含着团队的合作,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避免出现个体的过激和极端现象发生。环境熏陶法主要是对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和良好的课堂常规,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课堂态度,对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有着积极的影响。行为强化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积极通过学生行为的正反两面进行强化的教学法,课堂中出现良好思想品质时教师要积极表扬,给予学生肯定,使学生再接再厉[4]。但出现不当行为的学生时,教师巧妙的利用时机、方式和力度进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转变,变消极为积极等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避免出现抵触情绪等不利因素,在时机、场合和交流方式上需要一定的针对性。

4 结论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存在问题的,如重视程度、教学方法的创新、预期和实效的差距等,剖析原因主要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较为严重,使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品德发生冲突。因此,高校体育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且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1]钟念军.试析“道德代价论”[J].嘉应学院学报,2011(9).

[2]王晓宏.高校体育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3]范保国,邢国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4]马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5).

[5]张锡春.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审视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2011.

[6]俞文谦.提升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7.

[7]孙辉.高校体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理论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

[8]李田天.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农然午,祝璇.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略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10]王俊.静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湖南大学,2011.

[11]钱晓.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研究[J].学理论,2013.

Research on the Pene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PE

LU Yanwen, etal.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31, Guangdong, China)

广东省体育运动与健康协会资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APAH18ZD03;梅州市哲学社会科学201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mzsklx2018028;项目来源:嘉应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201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8SKY04。

卢延文(1990—),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政治思想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