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究

2019-11-25 12:35郭春芳
教育界·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郭春芳

【摘要】立足于新课改前沿,为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语文教学中适度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系统论述了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施对策,旨在为中职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向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敞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日俱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不少西方国家津津乐道的事情[1]。然而,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各类消极腐朽的思想使原本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异常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警惕。所以,加快传统文化教育同中职阶段语文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实践表明,积极稳妥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职阶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千方百计创设和谐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为了保障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师首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在每堂课正式开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相关的古典文学作品。当然,教师所选取的文学作品未必与教学所用的一模一样,只要让广大学生充分领会和认真消化教材的内涵即可。事实上,教师带领学生领会古典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在字里行间把握作品的文学内涵,逐渐体会到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古典文化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其次,除了在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外,教师也不能放过在课余时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良机。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传统文化长廊”,在教室、走廊以及办公区域内张贴有关自立自强、勤奋自勉的传统名言警句,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人精神,感悟到传统民族精神的深厚内涵,使每位学生都能励志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形象。

当然,教师除了利用自己的课堂便利营造文化氛围外,还可借助学校的力量,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深刻教育[2]。例如,在每天上午十点钟,正值两节课后的跑操时间,在学生课间活动期间,校园广播站可播放《弟子规》《百家姓》等传统经典,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校园广播站可连续重复播放一个星期,在重复次数增多的情形下,学校可鼓励学生跟随朗读这些传统经典,通过设计相关的学习园地,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园地之中,使每位学生都能处在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使传统文化教育也随着德育教育是到有效的开展。除此以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安排“背诵古典诗词文学大比赛”,以10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提前设置好题目,有的是补充上下句,有的是关于传统经典名篇的中心主旨和个别名句的细节性理解题。通过每一组选派一名组员的方式,以抢答作为比赛形式,哪个组的正确率高,抢答及时,则胜出。胜出的小组会有礼品奖励,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营造愉悦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不但充分调动了课堂氛围,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刺激了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3]。

二、引导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地阅读文化典籍的良好习惯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为数不少的学生是由于高考落榜甚至长期后进无法顺利转化而不得不去就读中职学校。这些学生有一部分沉迷于网络游戏,另一部分尽管不怎么沉迷于电视节目或者网络,却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而萌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负面情绪。面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易受负面情绪的影响等不利局面,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将心比心,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精神需要,想尽办法满足学生,科学地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实施心理疏导。

就中职语文教材而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直接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所牵涉范围亦相对较窄。所以,语文教师要主动地鼓励学生多购买、多阅读课外国学经典书籍。在课余时间,不少中职学生爱看网络文学作品或者侦探类小说。当然,这类书籍只能满足这部分学生一时的好奇心,无法从长远角度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就要鼓励全体学生把读书的时间用在服务语文学习上,也就是说,尽量在课余时间不看与学习无丝毫关联的书籍,代之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书籍。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及这一问题时,往往有学生会提出担心看不懂文言文体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先购买白话文版本的古典名著或者唐诗宋词鉴赏类图书,以便补齐学生国学水平不足的短板。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普及,大数据平台已逐步走入寻常课堂中。中职语文教学自然不能脱离于这种网络教学的趋势和潮流。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来阅读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譬如利用微博、微信搜索传统文化方面的公众号,每天阅读几篇文章,日积月累,就能整体提高国学素养。这种方法,有助于极大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能力。当然,针对中职学生自主阅读文学典籍相对吃力的问题,教师可向学生统一推荐或购买原文和解析同步刊印的图书,譬如可购买有《论语》全文以及注释和翻译的书籍。此外,教师还可更多地向学生推荐优秀古典文学典籍,使学生通过读得多达到读得懂的目的,那么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探究的能力势必会飞速提高。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将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长期以来,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其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特征深受广大中职学生的喜爱。多媒体投影设备的运用,有助于为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堂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省去不少的麻烦。譬如说,传统文化教育相对抽象,有时仅凭教师讲解虽然可以说得清,但学生未必听得懂,这当然取决于每位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理解能力。然而,若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必然会在引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效率和质量亦能获得充足的保障。

例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4],不少中职学生可能对于这首词并不陌生,在日常阅读中往往能看到相关名句,甚至能背诵,然而在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和创作主旨时感觉并不那么轻松。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词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这正是多媒体设备派上用场的时候。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开始时,先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欣赏一段小视频,介绍苏东坡的经历和词作特点,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后,再导入这首宋词的讲解。当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欣赏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虽然学生已经熟知苏东坡是一位豪放派词人,因为这首词的大气与豪放在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对“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一直未能领略到。这就需要视频影像发挥作用了。学生通过欣赏浩浩荡荡的“大江东去”的情形,再结合词作,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词人所描绘的那种恢宏开阔的赤壁之壮美图景,进而有助于高效理解这首宋词的意境之美。不难发现,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传统文化教育势必会更有效地同中職语文教学相融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提高,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被充分发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词人的描述中,更能起到化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课堂教学之功效。

四、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首先自己要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诚然,通常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达标的,但其传统文化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关乎其教学效果的好坏。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刻、系统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髓,不断地为学生选取最为恰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案[5],使中职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领略到更多、更有意义、更精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融入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与准确的认知。

五、结束语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一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工程。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温馨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时刻不忘本土文化,慎重接受外来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稳妥开展打下可靠的精神根基。

【参考文献】

[1]卢东升.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54-55.

[2]陆秀姬.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07):29-31.

[3]范剑锋.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53,161.

[4]张壬子.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35):183.

[5]卢连青.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40-4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