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2019-11-25 12:35谢永红张孟
教育界·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

谢永红 张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了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临床教学积极性,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完整的临床师资考评手段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临床教育;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与支持[1]。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旨在发现医学院校在进行医学教育时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医学院校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附属医院作为医学院校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学院校的教育水平,其中附属医院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差距则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学术和临床能力。因此,明确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持续改进,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通过对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结合多种途径进行实践,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对该院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该院实施的多种途径进行分析,探究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

一、附属医院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该院始建于1948年,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5年正式开始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设立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20个二级学科教研室。目前共有临床带教老师424人,其中理论课授课教师114人。

(一)年龄结构分析

由表1可见,该院临床带教老师以年龄段35-55岁之间的医师为主,占总人数的88.9%;其中年龄段在35-45岁之间的中青年医师所占比例最多,为56.1%;各教研室临床带教老师的年龄结构与总体相符。该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年龄结构决定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该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二)学历结构分析

由表2可见,该院临床带教老师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医师为主,占总人数的87.7%;其中碩士研究生学历的医师占38.4%,本科学历的医师占49.3%;各教研室临床带教老师的学历结构与总体相符;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在编医师中,未参与到临床带教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医师比例占66.7%。

(三)职称结构分析

由表3可见,该院临床带教老师全部由获得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医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的比例最高,为77.4%;具有双职称的临床带教老师共计68人,占16.0%;各教研室临床带教老师的专技职称分布与总体相符。

结合表1、表2、表3可知,具有初级、中级职称同时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35岁以下的青年医师人数在在编医师总数中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加强对后备师资的培养是该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积极性较弱

临床教师不仅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而且在临床工作中担任着核心的角色,大量的临床工作、沉重的压力,导致临床教师对临床教学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附属医院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高,青年教师通常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临床带教很难给青年教师带来经济收入,使得青年教师更倾向于把精力投入在临床工作、职称晋升当中。同时,临床教师对临床教学工作的认识不足,未能认识到医学教育承载着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使命,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以至于没有自主提高教学积极性的动力。

(二)师资队伍培养体系不完善

临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临床医师的培养有所差别,需要在培养好临床医师的基础上,掌握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附属医院的师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附属医院举办的医院师资培训班。短期的培训班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师资水平,但系统性的缺乏导致很难满足临床教学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方法较陈旧

目前,附属医院大部分的临床教师未能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理论授课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也相对保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无法了解到学生真正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总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四)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

附属医院在对临床医师的考评中,教学指标所占比例较低,导致临床医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附属医院对临床师资的考评主要依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相关研究显示,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评价信度不高[2],不同的教学效果无法体现出差距,无法有效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三、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一)提高临床教学积极性

要真正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需要让临床带教老师在思想上明白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临床教师以往的错误思想,将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该院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于2017年制定了《有带教任务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晋级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将有带教任务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与其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挂钩,完成教学任务才可以申报晋升职称,同时已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需完成教学任务才予以聘任。同年制定了《教学专业基地、教师绩效考核的管理规定》,规定根据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与教学贡献三个方面设计测量维度,核算成分值数,量化考核每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评价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教师岗位聘任及职称晋升以及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发放标准为80元/分。对于临床科室医疗人员从事医疗工作又担任教学工作任务的医师,可申报评审“双职称”。这两项规定是对提高临床教学积极性的一次尝试,将临床教学工作与职称晋升、聘任等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3]。

(二)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附属医院应当在学校提供经费的基础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不断完善经费投入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学的基础设施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经费的投入可以为临床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临床师资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该院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于2017年制定了教学岗位津贴的发放标准,同时根据河北医科大学要求发放带教费。经费上的大量投入确保了临床师资队伍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热情。

(三)加强附属医院师资队伍的培训

针对目前各教研室理论授课、见习带教、实习带教等不同教学环节,根据临床带教老师工作任务繁重的状况,进行分批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的师资培训工作。该院目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训模式[5],邀请教学专家到医院进行教学示范和指导,同时分批、分期派遣骨干中青年临床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和辅导,回院后以经验交流、汇报等形式将收获分享给其他临床教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临床师资的培训模式,对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鼓励和推动新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可以使用PBL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可以使用“雨課堂”。PBL教学有助于全面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6]。“雨课堂”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有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逐步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利用Mini-cex、Dops等量表,在教学活动期间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教学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五)建立完整的临床师资考评手段

从不同人群、不同角度、不同阶段来考察和评价教学效果,可以发挥临床师资考评的有效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通过运用“问卷星”等信息化的师资评价手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适时做出调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规范临床师资的教学行为。再次,附属医院院领导随机检查和听课是考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开展毕业生的跟踪评价,了解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情况、读研情况、就业竞争力、能力分析等内容,将结果反馈到临床师资的教学工作当中,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7]。

综上所述,附属医院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了医学人才的质量。进一步加强附属医院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可以为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1-1.

[2]刘恩允,杨诚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江苏高教,2004(01):85-87.

[3]姚定国.论医教一体化背景下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J].中医教育ECM,2016,35(04):32-34.

[4]范静怡,章军建,黄建英,等.师资培训在医院管理整合中的价值之思考[J].医学信息,2014,27(03):22-23.

[5]张钧明,韦长元,杨莉,等.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09):128-129.

[6]杨立强,倪家骧,岳剑宁,等.浅析基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J].现代生物学进展,2014,14(29):5768-5773.

[7]扈国栋,蔡志华,于硕.对医科毕业研究生质量跟踪调查与评价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02):113-116.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