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5 18:31李学
教育界·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

李学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现况和特点,文章对基于BOPPPS教学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研究,并以计算机硬件组成为例,阐述了BOPPPS教学法六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流程。通过效果评价证明,把BOPPPS教学法运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但可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提升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BOPPPS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BOPPPS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编目号:180437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此课程是大学知识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培养运用计算机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兄弟院校,笔者结合网络资源中的相关资料,发现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几个共同性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高职院校面向全国招生,部分生源来自偏远山区,家庭条件较为拮据,毫无计算机基础。还有些学生在初、高中曾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在考试范围以内,很多学校都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也没有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经常使用计算机,基本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

第二,教学目的偏差。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目的是应对考试,甚至还有一些院校仍然沿用笔试考核的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选择、填空和论述等题型不能达到考核学生的目的。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强调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只有合理分配理论课、實践课的课时,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计算机技能。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

第三,学生参与度较低。很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厌学的情绪。高职院校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认真讲解,学生却在台下玩手机、聊天、睡觉的情况,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少之又少。

第四,班级人数过多。目前高职院校的班级人数大都为90-100人。人数越多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就越大,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对于人数众多的课堂教学,教师感到力不从心。

二、BOPPPS教学法介绍

BOPPPS 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循环教学过程模型,这种教学法得到很多名校的推崇。该模型是一个能够帮助教师分解并分析教学过程、找出教学盲点、改善并提升教学效果的工具。BOPPPS教学模式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构建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理论框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套专门的训练体系,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有效保障。

BOPPPS教学模式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使其深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其二是强调教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测评信息,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BOPPPS将教学过程分解为六个阶段,依次是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教学模型各模块含义、设计策略和方法见表1。

三、BOPPPS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计算机基础中硬件的组成为例,阐述BOPPPS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引入阶段,教师播放视频资料。视频内容为: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孩子向家长提出购买计算机的要求。教育投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是必须买呢?照片展示,内容为:同是智能设备的手机和计算机的数据、功能对比图。通过实践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计算机仍然是家庭必备设施。那么应该如何购买计算机呢?教师由此引出计算机硬件组成这一授课内容。

目标阶段,教师明确本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列举重难点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硬件设备的特点以及作用、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硬件设备的安装以及基本故障的排查。这些问题都是具体的,可以被量化考核。并且问题的认知度由易到难,呈阶梯状展开,便于学生逐步提高。学习目标的确定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

前测阶段,考虑到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较为普遍这一点,教师选择问卷星等信息技术软件编写并发布测试问题。学生通过手机中的微信功能,扫描二维码在线答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问题设置包括如何购买计算机,家庭是否已有计算机,家用计算机的作用,计算机硬件中哪一个组成部分最重要,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故障和如何处理。测试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掌握程度、计算机硬件的了解程度、计算机故障的认知程度、动手操作的实践程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调整教学安排,重点解决反馈中较为集中的问题。

参与式学习阶段,是BOPPPS教学法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一,模拟场景,制造条件。假设我们需要购置一台家用教学计算机和一台休闲用娱乐计算机,按照性价比高这一实用性原则去购买。用途不同决定了硬件的选择方向,通过对比引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作用。第二,分组讨论,代表讲解。事先把各种设备的型号、参数、价格通过报价单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报价单中选择合理的设备进行组装,并选派代表对购置方案进行讲解,重点说明设备选择缘由。第三,收集方案,合理评价。教师将分组讨论结果回收,并对每一种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购买原则,挑选出与标准价格相似的购置方案进行奖励,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最后,课堂实践,总结归纳。教师将CUP、内存、硬盘、主板、显卡、风扇等一些较为轻便的设备带到课堂,从讨论小组中选择代表上台安装。学生演示完毕后,教师播放正确的计算机组装视频,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不足,及时改正。教师穿插讲解硬件安装错误会带来的计算机故障。

后测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简短的测试,主要通过问答、练习操作等方式开展,用于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否能够达到最初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对此次教学进行总结。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需要与前测呼应。问题包括CPU的组成,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游戏发烧友最重视的部件,输入、输出设备有哪些,显示器出现花屏的原因,计算机出现三秒长声报警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环节来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总结阶段,教师围绕计算机硬件组成、特点、应用等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条理性,并对本次授课的效果做出评价与分析。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课程的延伸,让学生自主学习现有计算机的硬件升级需要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效果评价

本次研究从18级护理1班、2班中各挑选60名计算机水平相近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对比式教学。教师对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下的新式教学方法,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实验组问卷调查可知,97.85%的学生认为,新教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96.77%的学生认为新教法明显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98.92%的学生认为新教法能够激励和启发学生思维;96.77%的学生认为新教法教学内容丰富,手段先进,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引入BOPPPS教学法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实施、效果评价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方向。本文将BOPPPS教学法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BOPPPS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帮助教师找到了不足之处,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5(06):16-18.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