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9-11-25 18:31苏秀清覃黎明
教育界·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职生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

苏秀清 覃黎明

【摘要】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文章认为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混合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并进行有效积累,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中职生;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XZZJG2017A105)。

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喜欢用手机做各种事情,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所以数学课如果还是照本宣科,他们大部分就会厌学,甚至拒学,更不用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了。如今“互联网+教育”正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教学新媒体层出不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几乎都有手机,兴趣也十分广泛,还会使用各种APP、微信平台、多媒体等。如果在教学模式上还采用传统的“PPT课件+解说”,学生就会厌学,拒学,甚至在课堂上睡觉。没有高效的、能吸引学生的和方便学生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平台,学生就会在数学课上渐行渐远。

数学是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又是学习技术的基础,如机械、计算机、光电技术等都需要数学做基础。数学没学好,学习专业课就困难了,更不用说继续升学读高职或应用型本科了。所以我们不能讓学生拒数学于千里之外。我们可以采用当今流行的“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使数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学生乐于学习,更热爱数学课,教师也教得有成就感,更热爱数学教学。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注入,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为此,“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广大教育者都尝试把它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混合式教学”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者理论,而是继承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融入了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恰当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 + 教育”的背景下,变革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创新更离不开数字终端和互联网这些强大的外力。“混合式教学”正是在这个大趋势下逐渐浮出水面,并得到广大教育者的青睐。采用“混合式教学”,需要精心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新媒体、微课和教学微视频等资源合理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改变知识的获取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并会简单应用。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环节的设计,因班施教,革新课程教学模式。通过QQ群和雨课堂平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安排,课上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并考核其听课效果,课后测试等一系列举措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混合式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双向互动,教学相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混合式教学”可以运用于中职数学教学。

二、“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相对于单独采用传统教学或数字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一是课前学生用手机登录课堂派或QQ群观看微课、视频等学习内容,进行课前预习;教师用雨课堂在线检测预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安排。这些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重复学习所需资源,灵活性强。

二是课堂上面对面教学,主要解决网络学习中学生的疑难问题,更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演示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然后用雨课堂平台再次对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个别或整体辅导解决学生还没掌握的难点,增进了师生关系,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微课或视频等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充分有效的使用,学生可以重复观看视频资源,解决自己尚未弄明白的问题。

四是课后也可以利用雨课堂平台发布测试作业,让学生再次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平台上答疑,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省时省力。

五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前、课中和课后相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任意角的概念”一课中,笔者尝试了“混合式教学”,详情如下。

课前,笔者将上课课件、微课和学习任务单发布到课堂派,学生扫码进入预习。为了到达预习效果,晚自习让班长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课,组织同学们观看,要求学生看后完成雨课堂上的课前预习作业并提交。笔者及时查看学生的答题或提问情况,并做好授课安排。用这种方式预习,学生比较感兴趣,也较认真完成了课前作业。而且笔者了解到,学生最不理解的知识点是角的旋转方向,尤其是把角置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判断顺逆时针方向,负角该怎么旋转等。于是,笔者开始思考,该怎样直观形象地解释这些呢?用什么方式讲解或演示能让学生理解记住并会应用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不断地更新教学设计和课件,希望课上让学生学有所成。

课中,笔者针对预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运用几何画板多次演示任意角的旋转,并分别举几个有代表性的正角、负角和零角,把它们置入坐标系中,让同学们再次观察角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后角在哪个象限或者在坐标轴上,也让想尝试验证角旋转的学生上台操作。学生亲自动手,印象更深刻,更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再播放微课《象限角与界限角》,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看完后先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用心看了,同时对于不理解之处及时补充,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样让学生明白,播放微课不只是想调节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想让他们学到知识。然后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判断角的旋转方向,并指出角是象限角还是界限角。通过抢答,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课上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动手操作,并结合微课学习再练习的形式诠释教学的重难点,较好地解答了学生的疑难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获得了成就感,更加热爱数学教学。

课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笔者用雨课堂发布课后在线测试,限时完成。笔者在后台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答,省时省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后作业完成后,找几个组长和我一起给小组和组员评分,整理好分数,存入电子表格,并公布于班群。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励学生努力前行;对于后进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愿意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雨课堂平台发送提醒,如果再不完成的,课间找他聊天谈心,或者让他的好朋友引导、帮助他。对于数学基础确实差的,课上可以让他做概念的填空题,或读例题题目来加分,讓他觉得自己没有被孤立。

四、中职数学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感悟

在“任意角的概念”一课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因班施教。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已经了解了各班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并做好授课调整。课堂上教学侧重点不同,针对性地解答疑难问题,并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本课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效果明显。课后,学生用手机通过雨课堂平台完成作业,他们也比较喜欢,还能逐渐明白手机可以当学习的“工具”,而不只是“玩具”。同时,作业中的客观题,平台可以自动批改,省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一部分时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和辅导学生。作业中的主观题,教师可以在手机上批改,批改后,学生即可看到自己的答题情况,不用等到下次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所以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了雨课堂等新媒体的优势,引导监督学生学习,既可以合理地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又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改变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中职数学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既让教师的指导、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又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培养,减少了学生对数学的恐惧,让学生觉得数学也是好玩的、有趣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总之,“混合式教学”将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强调课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监督引导,又强调课上教师对疑难问题的精心解答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既延续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学生学习特点。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2]蔺慧如.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好家长,2015(15):204-205.

猜你喜欢
中职生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