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26 07:57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文均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职业院校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陈文均,陈 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人才供给矛盾,一方面高级蓝领人才严重缺失,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又出现就业难的情况。为解决相应的就业困难问题,国家提出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一种新形式,通过校企合作,以培养学徒为基础,以实践课程为桥梁,实行有效对接,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从而解决人才供给矛盾。

1 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意义

1.1 现代学徒制是落实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做出具体要求,标志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在新时代,通过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是落实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1.2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职业改革的重要任务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经过5年~10年的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了“数量到质量”的瓶颈发展阶段,如何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校企融合内涵建设、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急切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前。因此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探索与实践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现代学徒制,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落实国家职业改革的重要任务。

1.3 现代学徒制是满足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价值追求

目前,我国的中职、高职已分别占据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在校生2 685.54万人。职业院校共开设770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就业质量持续向好,近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现代学徒制的建设,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价值追求。

1.4 现代学徒制是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促进工学结合、夯实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首次将企业作为教育主体,对学生既教育又管理,学生既是在校生,又是企业学徒工。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衔接,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促进工学结合,从根本上体现现代学徒制“双主体”特点。实施现代学徒制,通过教育对接产业、学校对接企业、学生(学徒)对接岗位,建立“教室、实训车间和见习企业”三合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上课与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是夯实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

2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融合了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课堂与职场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跨界融合教育”。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行工作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政策

(1)法律法规对学生学徒身份、薪资待遇、保险等无明确规定。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学生的双重身份和基本权益保障,以及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等没有界定,教育文件政策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只是一个宏观的指导,具体该如何操作,例如“学生是学徒身份,就是企业员工身份,就应该有合理的薪资,合作企业应该交各种社会保险,但是经费从哪里来?校企之间如何分配?在企业劳动期间如发生意外伤害,由谁承担?”等,这些具体细节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对学生(学徒)学习内容、考核内容只有笼统的规定。学生(学徒)培训期满,经过考核合格,可按规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学什么、考什么、怎么考、谁来考,都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文件。

(3)相关法律缺少刚性约束。现行的关于学徒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都以“支持”“鼓励”“应该”“保证”“可以”来提倡,而没有刚性的规定,更没有对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情况作出明确的问责制度。

2.2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没有内动力

(1)当前校企合作育人的产学研融合不深。校企合作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融合,如高校与企业对接空间有限、专业与产业对接欠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存在障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路径不畅等。

(2)企业没有内动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强、介入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学生、师傅带徒津贴、设备损耗、保险支出等导致成本增加,以及签约学生最终能否成为企业职员不可预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合作企业虽碍于学校的要求,配合签合同带学徒,实际上学生在企业属于“放羊”状态,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2.3 经费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经费机制不公平,没效果。企业和带徒师傅因为没有额外的经费补助,提供优质培训和指导的积极性不足,而学校的经费只与学生的数量有关,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影响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拨付,使得学校只关心招生数量,不关心教育质量,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 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缺乏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各学校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标准均是由自己设计,各自为政,缺乏科学的教育标准,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2)教学过程不严谨,随意性大。学校和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教学计划、内容没有标准规范,对企业的带徒师傅也没有提出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训中,经常出现“放羊”的情况;学生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劳动,学生变相成为企业的廉价甚至是免费劳动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靠运气,碰上一个好师傅,二是靠自觉,没有制度作保证。

2.5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究其原因,现代学徒制尚未普及,学生对未来没有安全感,持观望态度;对口就业、签约签协议,让学生有一种“我的未来、我的青春被企业绑架了”的感觉,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多种职业、了解大千世界,不满足长期待在某一固定企业、固定工作岗位上;根据企业的经营需求对学生进行定单培养,学生对未来职场的发展空间、迁移路径也顾虑重重,毕业后的流失率较高。

3 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建议和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地位,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加快立法,完善相关条例。国家需要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法》的内容,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合理的工资薪酬、保险等基本权益;借鉴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出台类似现代学徒制法规条例,来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学徒制的合法地位等,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宏观层面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建立国家统一标准资格框架,实现学历学位制度与职业资格的融通,将各种学历或非学历的现代学徒制纳入国家教育培训体系,拓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范围。

(2)加快建立国家、省、市、校企现代学徒制的管理体系。在充分体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利益下,建立四级组织和管理体系。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总体规划、部署学徒制,省一级教育、人社行政机构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学徒制具体的政策,市一级教育、人社行政机构对职业院校具体开展学徒制培训过程、结果进行监督管理,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学徒培训。建议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代表、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具体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以充分保障各方的利益。

3.2 加快建设现代学徒制国家标准体系

(1)科学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在教育标准制定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的《学徒制框架》和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框架教学计划》,它们对学生完成学徒培训后,应该达到的专业水平、技术技能提出了明确、统一、细致的标准和要求。建议我国制定学徒制国家标准(含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地方标准,其中以国家标准为底线,为“规定动作”,地方标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为“自选动作”,职业院校再根据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结合本校的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行业组织监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战略中发挥监管作用。行业组织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拟定者和市场信息的媒介,为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一要加快行业职业标准建设,包括每一种岗位需求能力的标准化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标准化实施方案等;二要对合作企业推行企业资格准入制度;三可借鉴英国、德国等学徒制成功经验,引入行业组织作为第三方,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监管和质量考核。

3.3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优化健全经费机制

(1)健全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政策。为鼓励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大对职业院校经费的投入,采用经费分批划拨,招生后划拨一部分,学生毕业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达到教育标准以后,再划拨余款。

(2)出台相关财政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为降低成本,可以与学校一起分享教育财政生均拨款和学生的学费;政府以多种形式补贴企业,如政府购买企业学徒制服务,补贴企业学徒招工津贴,降低学徒保险费率,对试点学徒制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奖励政策等。

(3)促进学徒制学生免费教育,增加学生津补贴,规范学生实训获得合理薪酬。建议对高职教育学生免费教育,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明确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训,企业至少应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学生的薪资、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增加学生津补贴,如学徒制学生可以申请学徒补贴、就业津贴、学徒制学费贷款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已显颓势,过时的维修技术、落伍的营运模式,学生对企业的发展未来、个人的升职空间、薪资报酬的期望值,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职场的期待,所以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越来越低。也许,某一天,汽车4S店就消失了,就像我们身边消失的大型百货公司一样。所以,学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新型人才、创新人才,调整专业方向,加快培养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汽车的保养、汽车贸易、汽车金融、汽车职业经理人等。学生也要提前规划专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职业院校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今日菜色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