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思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9-11-26 11:06宋志凤
小学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一节课手法教学方式

⦿宋志凤

教学任务是由教学以及教学反思组合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况,也只是通过阶段性的测试进行把握,这一教学方式很难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关注,也无法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到全面认识,也无法拉近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疏远,造成学生成绩的下滑,将教学反思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弥补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沟通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一、教学反思,不断活跃教学课堂氛围

教学是教师每天都能接触到,自主设计并进行实施的,但是教学反思却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需要对课堂进行总结和反思,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通过反思,调整自己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状态,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应当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教学和学习情况,从而以更加完美的状态投入到下节课堂的学习中。

比如,在《村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并不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但是课堂氛围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不能忽略课堂氛围的营造,因为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个性张扬的空间,而紧张、专制的课堂会限制学生能力,禁锢学生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导入课堂,在课堂初期就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开展后续教学活动,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否则会让课堂因为一个细节的不注意而失败。

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不断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改进教学策略,在每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也要思考本节课中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有何帮助,同时存在哪些问题,找出问题后,教师要在下一次课中引起注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教学反思,弥补教师教学手法上的不足

过去的教学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学环境长时期得不到改善,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手法单一、内容枯燥的情况,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新型教学方式不断大量涌现,这些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也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更加切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但是无论何种教学方式的涌现,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反思学生对新教学方式的适应情况,以及新式教学手法对学生课本知识内容的吸收情况,因为只有反思教师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真的适合学生,反思之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弥补教学手法上的不足,或者应用其他的教学手法来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开展知识讲解和陌生汉字的拼读,课堂内容就会显得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教学反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将课本知识内容生动形象的转化成为图画,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因为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也要对这节课中学生的反应进行反思,想一想多媒体教学是否真正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文本内容,基于此还有哪些进步的空间,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本节内容的讲解。

教师只有在对教学手法不断反思的时候,才能探寻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学手法进行不断反思,努力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上语文教学课堂。

三、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也表明我们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进行学习。因为教师在传道受业解惑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就满足于现状,忽略终身学习的意识,反而更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教学反思便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能力,促使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为将来更好的传道受业解惑弥补自身的不足。

比如,在《传统节日》这一节课教学活动之后,有的学生提问:“在面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时,我们的态度是怎样的?我喜欢圣诞节,不喜欢春节。”这一问题的提出,很容易看出现在孩子成熟的快,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因为年龄尚小,对问题还不能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但是这也反应了当前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虽然年龄小但是关心社会问题的现象,同时,也反应了课堂对于这一问题教学内容的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准备不足,对学生心理把握不全面。因此,在听到这一问题后,教师应静下心认真反思,搜集相关资料,想一想如何将这一问题解答清楚,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传统节日,在下一节课正式开展之前,教师要针对此问题进行补充讲解。

教学问题的出现,反应了教师教学水平,也考验当前教师的教学反应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利用博广的知识面来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让语文课堂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呈现,而且教师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一节课手法教学方式
层递手法
画与理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七步洗手法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