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应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高原反应”

2019-11-26 12:41洪明玉
文理导航 2019年34期
关键词:阅读技巧英语阅读

洪明玉

【摘 要】本文针对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从兴趣、方法指导等方面寻求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克服心理疲劳,走出学习的误区。

【关键词】英语阅读;高原反应;阅读技巧

心理学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得出,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掌握阶段、高原反应阶段和超越创新阶段。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在外语学习上表现尤为明显。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高原反应表现为有些学生尽管很积极地进行阅读训练,但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努力不见成效,阅读理解成绩总是徘徊不前,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甚至产生放弃英语学习的念头。高原反应阶段是学习和创新的关键过渡阶段,突破这一阶段就能顺利进入创新阶段。要使学生顺利进入创新阶段,教师就必须冷静分析学生产生高原反应的原因,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引起“高原反应”的原因

学习中的高原反应本质上是由于大脑对知识信息加工整合、编码的生理心理机制及能力上的有限性与知识信息扩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在阅读理解中具体表现如下:

1.知识因素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学习漏洞越来越大,一旦阅读材料难度稍微提高,学生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产生阅读理解困难,因此产生高原反应。

2.动机因素

加德纳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学习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和学习态度。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其效果极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会令学生将外语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而高原反应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严重下降,学生虽然有奋斗的目标,但努力不见成效,产生畏难心理。

3.方法因素

随着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较难词汇不善于处理,对复杂的句子似懂非懂,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复杂的英语句子结构,所学知识未能实现正迁移,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理解中障碍重重,不断地产生挫折感,进而引发高原反应。

二、帮助学生克服“高原反应”的策略

閱读理解的高原反应是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只要教师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克服的。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有效应对高原反应的几种策略。

1.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指出,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如果在这种情感状态中学外语,将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输入和语言使用的机会,并有利于对已输入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存储,从而提高语言活动质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疲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7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这篇阅读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先让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机器人,然后再播放一段关于日本机器人的最新发明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了解机器人的欲望,接着再布置学生阅读这篇关于机器人的文章,为了能从文中了解更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阅读热情高涨。

2.重视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做好阅读储备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量是影响阅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经过深入了解,学生阅读看不懂,是因为词汇贫乏,在阅读中遇到太多生词,无法理解语篇内容。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词汇的积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具体做法是:

(1)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单词

学生的词汇量要经过有意识的积累才能实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所学材料既可做表面加工,也可做深入加工。加工水平越深,记忆就越牢。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单词,词汇量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记忆准确、牢固。例如,我们在阅读英语时遇到一个生词proud,根据上下文,越过这个单词也不影响理解,但会使学生对这个单词缺乏印象,这等于对这个单词没有加工。而如果学生查了字典,知道它是个形容词,又知道它是“自豪的,骄傲的”的意思,但不知如何运用,这是表面加工,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加工,很容易被忘掉。若查字典时,既注意了它的发音、拼写、词性,又知道可以和of搭配,然后记住例句“We are proud of our great country.”这是深加工,学了以后就容易记住。这种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被认知心理学认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记生词,不仅增加了词汇储备,也为今后的阅读扫清单词障碍。

(2)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科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遇到有词形变化的单词时,有的学生就束手无策。如在阅读时遇到careless,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意思,这是缺乏构词法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策略,懂得运用构词法即合成法、转换法和派生法来记忆单词,特别是利用前后缀扩大词汇量。如学习了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ness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单词的规律,启发学生根据构词规律理解单词意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音、形、义结合,通过联想、对比、归类等方法,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提高单词记忆的有效性,克服单词遗忘。

3.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过程,并培养学生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至九年级的课本阅读部分均配有相关的阅读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阅读策略,使学生有效地阅读。

此外,在指导学生做阅读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深层含义,正确处理好略读和检索读的关系。略读是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从阅读材料中获得大意,其目的是了解所读内容的大致意思;而检索读是读者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在略读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特别留意文章的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在做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根据需要再次检索相关信息,寻找重要的事实和细节。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事实和细节都同样重要,只有那些与中心有关的事实和细节才是重要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关联词but、though、while、that等发出的信号,通过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把握文章的脉络,真正理解隐含的深层信息。

4.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平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語课程标准》的四级目标要求:除教材外,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目标则要求:除教材外,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目前,中学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较以往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相对于大纲的要求还远远不够,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就需要输入大量的信息。因此,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中学生求知欲强烈,对熟悉或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比较关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阅读材料,注意题材的多样性、趣味性,鼓励学生多看英文报刊、杂志,关心热点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能力。

总之,英语阅读理解的高原反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持续时间越久,对学生越不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提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重新调整学习方法,尽快克服高原反应,进入创新阶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胡春洞,王才仁,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吴进国.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4]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猜你喜欢
阅读技巧英语阅读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