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2019-11-26 12:41张虹川
文理导航 2019年34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张虹川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掌握,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历史价值观的教学。本文先阐述了核心素养和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内容,接着分析了高中生历史价值观培养中的各类问题,从强化学生的体验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结合热点内容,强化学生历史情感;在课堂环境中积极探索历史本质内容;通过各类史料佐证,培养学生历史精神四个方面,深入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学科;历史价值观;历史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变革发展,各个教育阶段都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不断被提及,并开始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高中历史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顺应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各类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方式与路径的改革发展。但就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学校在核心素养融入和学生历史价值观教学方面都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后续发展中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与调整。

一、核心素养和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理念,并兼顾融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的整体模块。结合高中历史学科内容后,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时空观念。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时空观念,即必须要将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放在相应时空中进行分析,同时也要进行同时空的横向对比,以及相似时空的纵向对比分析。第二,史料时政。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经过大量的事实考证和考据分析才能得到全面的结论。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需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真实史料进行实证考察,并能灵活使用史政支撑自己的各类历史观点。第三,历史理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还需要引导学生客观理解历史事实事件,同时还要正确看待过去发生的各类事件和问题。这样,学生以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变得更加客观与全面,不会出现片面与狭隘看待问题的情况。第四,历史解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还应包括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正确全面的判断与解释,避免出现过于极端的言论,给予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正确的评价。

(二)高中历史价值观的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主要是学生个体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以及自身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和情感。当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冲击和交融发展的整体背景下,并且也出现了一定的外来文化侵袭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形成正确健康的历史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使其形成开放、包容的民族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体验不足

当前,在很多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不足,很难全方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也使得整个学科教学对学生来说成了单纯的历史知识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没有积极融入热点内容

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展开教学内容时,过于依赖课本的固定知识,导致整个教学过程非常僵硬,加之教学内容与学生当前生活环境相差较大,很难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不够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比较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比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的各类知识,无法提高整体教学成效,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历史资源匮乏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类历史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但很多教师虽然已经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拓展教学资源,但并未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学生体验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价值观培养并不是一個短期的活动,而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教学中心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使用正向的历史解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比如,在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二十七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说出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科技领域的具体成就。鉴于当前很多高中生都对智能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教师也可以这些科技发展为视角,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西方国家科技发展现状,以及现代科学革命的进程。这样,学生能正确直观地认识我国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充分感知国家的强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结合热点内容强化学生历史情感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件,跟学生当前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当前发生的热点事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事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性。在引入热点内容时,教师应考虑使用一些当前的时政新闻材料,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比如,在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和第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宗教信仰的时政热点信息,这里可以选择以色列与阿拉伯的多次战争。通过这些教学,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并兼顾阐述宗教文化的发展与融合过程。通过这些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历史情感,可为后续历史价值观的巩固与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课堂环境中积极探索历史本质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完全依照课本内容展开教学,就会使教学过程非常枯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难以契合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针对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得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本质。比如,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引导学生就红军长征为话题进行讨论。在红军长征时,很多中外人士都对长征进行了评价,同时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很多主体也对红军长征做出了报道。通过在课堂中的讨论,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征事件的认识,并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

(四)通过各类史料佐证培养学生历史精神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应吸取历史事件的教训,这也是历史价值观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并能通过史料佐证进行学习,形成全面的历史精神。比如,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甲午中日战争的纪录片,并通过问题让学生反思这些侵华战争的原因。通过这些史料佐证,可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并形成历史精神。

综合来看,在我国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核心素养培养非常必要,应在我国高中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开展。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历史情感。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要在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本质内容,认知正确的历史事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历史价值观,使学生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凌洁.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82-183

[2]党思伟.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23):22-23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