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文精神教育探究

2019-11-26 13:27黄群英代昌廷
文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

黄群英 代昌廷

内容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诠释的是中国当下人的精神风貌,与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关联,关注个体的人的精神成为了作品中常表现的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非常重要,要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需要学生参与讨论、老师巧妙地引导,用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人文精神 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又吸取了西方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独特的景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既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该课程的重要使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在中国现当代作品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生命的价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少作品反映的是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现实,谱写的是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作家在创作中竭力表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在作品中充分张扬了关于对生命的思考,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无疑可以使学生更加尊重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以多个方面切实让学生感知作品中对生命价值的书写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谈阅读后的感受,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思考作品中对于生命的价值的书写的独特之处;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学生与老师可以相互交流,谈出各自的认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生命的重视的教育,通过举例,深入浅出,谈人对生命的尊重的重要,尤其指出要关爱自己的生命,也要敬重其他人的生命,可以把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地认识,透过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理解现实社会中关于人活着的真谛。余华的《活着》无疑对学生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作者在自序中说道:“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1],作品中的福贵经历了家庭败落、妻子过世、女儿去世、儿子抽血意外死了、女婿也死了,最后连相依为命的孙子也死了,只剩下他孤苦一人,但他依然坚强地活着,这本身就需要承受苦难的决心和勇气,需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好好活着,朴实的憨厚的福贵用他的一生演绎了对于生命的理解,这对当下的年轻学生而言无疑具有教育意义。杨沫的《青春之歌》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书写了女大学生林道静的追求,林道静的生命价值在于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她在追求个人的事业与爱情时逐渐觉醒,林道静的成长之路可以给当下的年轻学生提供一些思考,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就应追求生命的价值。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不少作品在凸显人生命的价值时有作家自己的思考,学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获得对自己的启发,寻求到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对于生命的价值思考不同的人可能有自己的不同认识,文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活着,让生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无疑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启迪。

二.人的尊严与平等

文学是人学,真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会把重点放在对人本身的思考,对人的尊严与平等的书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常表现的内容,对这些作品的教学可以从感知入手,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交流增进对此的认识和理解。

有学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尊严”[2],文学作品中关于对人的尊严与人的平等的书写常隐藏在字里行间,容易被忽视,常被更宏大的主题所遮蔽。以前在教学中常忽视这方面的教育。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因为地位低下,又因为曾改嫁被歧视,她在鲁家没有获得做人的尊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其他人之间更谈不上平等,尤其在鲁四老爷眼里,她是一个不洁的女人,不让她沾祭祀的用品,使她做人的尊严丧失殆尽,完全摧毁了她的意志,作品从另一角度对人的尊严得不到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发人深省。小说家沈从文的创作对人的尊严和平等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他笔下的各色人物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人情美、人性美的同时,对人的尊严与平等有作家独特的认识。在小说《边城》中翠翠爷爷虽然只是一个渡船的船工,但他与船总顺顺是平等的,周围的邻居和坐船的人对他相当敬重,他默默地付出,热心的待人,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也获得了做人的平等,翠翠爷爷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这一切,让人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文学作品呈现的关于做人的尊严与做人的平等方面的书写,年轻学子应从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在生活中应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守住做人的底线。

文学作品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着读者,上文学课的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对人的尊严和平等的思考,启发学生理解人的尊严和平等。

三.人的自由精神的张扬

中国文学对人的自由精神的张扬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得到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得较为节制,传统文学作品情感表达更节制、含蓄,作家书写人的自由精神常受制于各种外界环境,人的自由又常与政治、社会联系在一起,作品注重人对社会肩负的责任。当下网络作家创作更注重人的自由精神的张扬,注重人的主体性价值。

传统武侠小说在彰显人的自由精神也做得非常到位。金庸的武侠小说关注武、侠、情、文化等,小说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能体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如杨过超脱各种礼节的束缚,勇于追求爱情,向往过自由自在毫无约束的生活,但他也有自己的担当和责任,帮助郭靖镇守襄阳,他最后离开襄阳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张无忌、令狐冲等也是追求自由的典型代表,从这些人物身上可见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为追求自由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金庸借武侠小说诠释的是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充分表现了现代人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不少网络文学极力表现人的自由精神,书写人摆脱束缚以后的身心的愉悦,为了挣脱枷锁和压迫付出的努力,自由精神的追求使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更有亮色,也激励读者勇于追求自由。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由精神的理解,尤其要让学生明白在追求自由精神时要遵守社会的做人底线,要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因为自身追求自由而影响其他人的自由,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每个个体的人约束自己才能获得真正地自由,不是不管不顾随心所欲。文学作品对自由精神的张扬符合文学的精神,因为文学主要思考主体的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对主体的人而言有自己的自由追求才更接近生活的真貌,真正重视了人的主体价值,恢复了文学是人学的基本认识。

文学作品对人的自由精神的书写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人本身有渴望自由的心,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约束和不自由,就更容易让读者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获得精神的寄托,寻求到自由追求的可贵和精神的愉悦。

四.结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文精神教育要做到润无声的效果,不要太过刻意,年轻学子对现实和未来有美好的期望,但也渴望少受约束,一部分人还有一定逆反之心。教师在上课时,尽量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交流,尽量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的认识,从而更巧妙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是珍贵的,必须珍惜和关爱生命;人是有尊严的、人与人是平等的,要学会尊重别人;人有自由精神追求的权利,但又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践踏法律和做人的底线,所谓的自由都是相对的,对自由的追求应有正确的理解。文学课程的教师肩负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责,如何有效地把人文教育落實到课堂内外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切实在文学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至关重要。

注 释

[1]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2][英]阿伦.布洛克著 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年,第164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网络小说的人文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LWH16-28。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在线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黄群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代昌廷,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汉语国际17级学生)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